前言
在傳統文化發展的幾千年時間裡,誕生了很多領域的不同文化內涵,古代人的聰明智慧也被文字記錄下來,璀璨的文明加上豐富的文字記載,真正感受到厚重的歷史發展過程。在歷朝歷代不斷風雲變幻的過程中,形成了不少別具風格的書法藝術,眾多書法藝術家憑藉著自己對書法的領悟形成了多種變幻莫測的風格。
有人說,書法歷史的演變,其實也是我國發展歷史中非常清晰的策略,在眾多歷史階段形成了十分複雜又有規律的不同書法風格和習慣。作為我國文化的瑰寶,書法藝術可以說是中國人類文明進步歷史上的重要寶貴財富。在古時候就誕生了許多優秀的書法家,他們寫出來的書法風格和韻味各有不同,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顏真卿、歐陽詢等人。這些書法家對後世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他們的書法作品時常成為眾多書法愛好者臨摹的對象。
書法方面的天賦
不過,並不是每一個喜歡書法的人都喜歡臨摹,正如王方澤,他就是一個不喜歡臨摹,卻一直強調個性才是藝術追求的最高點。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他的書法作品在網絡中快速走紅。據說,他曾經拒絕了40萬的年薪,不讓自己的書法被買斷,而且靠賣書法作品,成功掙到了7套房產,在這位書法家的身上有怎樣的傳奇呢?
1975年出生在湖南雙峰的他,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因為從小遭受了貧困的生活,但他卻十分乖巧懂事,不僅經常幫助父母做農活減輕父母的負擔,同時有著非常遠大的志向,他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改變一家人的生活條件,讓家人能夠過上更高質量的生活。
在很小的時候,他其實就對書法產生了興趣。只是當時家庭條件太差,根本沒有多少錢支持他用紙默練字,為此他時常用樹枝在地上寫字。在學習過程中,他總是能舉一反三,很快地掌握老師所傳授的知識點。
特別喜愛寫字的,他在8歲的時候就可以幫助村裡人寫對聯,他也一度被認為是神童,16歲那年他已經可以吟詩作對,但因為家庭條件的限制,所接受的教育資源是十分匱乏的,他完全是靠自學成才的。
人生中的多位貴人
正所謂機會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正是因為他在平日裡堅持不懈的努力,很快就遇到了人生中的第1位貴人,也就是在縣區教學的劉玉璞。對方早就聽說他這個人,但是從來就沒有見過,剛開始時對於大家口中所說的神童並不以為然。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見到了王芳澤的書法作品,最後決定將其收為徒弟。在這位老師的教導之下,他的書法技藝得到了很快的提升,當時正處於瓶頸期的他,一直都找不到屬於自己的風格,正是因為這位老師的指點,讓他了解到只有個性才是自己藝術追求的生命,這次啟發為他日後的成功奠定基礎。
沒多久,他便到一家書法店當裝裱工,因為在那裡每天都可以欣賞到很多優秀的書法和繪畫作品,每次見到這些作品的時候,他都會認真地揣摩。空閒時間又會不斷地練習自己的作品,溫店老闆見他的作品比較出色,他又對書法十分痴迷,便讓他將作品掛在店裡出售。
多年沉積,一舉成名
很快他的書法作品便被顧客買走,而且對方還花了高價錢。在作品越來越多的被買走後,他的書法作品不斷地被傳播,其中有一位書畫商張良玉看到他的作品之後,便開始帶他出席各種各樣的書法活動,甚至還幫助他將書法出版成書。之後他又拿到了人生中的第1個國際大獎,從此一舉成名,成為書法界赫赫有名的大將。在他的書法作品價格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他已經擁有了足夠的資本,接連買下了7套房產。
此時此刻他的書法作品越來越成熟,而且形成了獨有的風格,也因此收集了不少粉絲的忠誠,其中就有一位特別痴迷於他的書法的富豪粉絲,每年為他開出40萬年薪,想要獲得他一年的書法作品。但是他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因為他不希望自己的快樂被金錢買斷。
總結:
在網絡中走紅之後,他更是賺得了大量的財富,就有一些專業的書法家對他的作品並不認可,甚至不斷地對他的家庭背景進行抨擊,認為一個普通的農民是沒有辦法理解書法真正的內涵,甚至公開抵制他的作品。外界的這種抵制,對他來說卻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因為他更願意花時間不斷提升自己的書法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