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上汽集團4月份累計銷量36萬輛,其中中國品牌銷量高達21.6萬輛,占比超六成。不過,銷量快報中並未明確上汽集團旗下各品牌的具體銷量,而是著墨於集團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表現。
據軲轆哥了解,汽車圈向來有著「報喜不報憂」的傳統。上汽集團4月銷量快報有著多重「隱藏」信息,來看看背後的銷量實況究竟是什麼樣。
上汽新能源車大幅增長?仍需努力!
在過去,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和北汽集團等,都有賴於合資品牌作為「利潤奶牛」。不過,近年來隨著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高歌猛進,逐漸撐起銷量半邊天。
在上汽集團公布的這份銷量快報中,可見其新能源汽車4月銷量為7.5萬輛。其中銷量主力仍是上汽通用五菱的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超4萬輛。考慮到宏光MINI EV曾有單車月銷量破3萬輛的記錄,且其新能源產品線不斷壯大,旗下擁有五菱繽果、五菱星光等售價親民的新能源汽車,可見這一銷量數據並不算樂觀。
另外,上汽集團旗下其它品牌的銷量數據也相對神秘,只釋放出智己汽車4月份銷量同比增長49.3%,智己L6收穫訂單2.1萬輛。以及上汽乘用車榮威D7 DMH、MG Cyberster兩款車型在細分市場有出色表現的信息。
而合資陣營中,上汽大眾的表現最好,單月銷量超1萬輛,銷量主力為大眾ID.3。上汽通用在4月份共交付8762輛新能源汽車,其中4月份才剛剛上市的別克全新GL8陸尊PHEV傳來訂單破萬的消息,目前上汽通用旗下已擁有凱迪拉克銳歌、別克E4、別克E5、微藍6等新能源車型。
總結來看,上汽新能源汽車在今年1-4月累計銷量達到28.5萬輛,同比增長35.4%,說明其整體正處在穩步上升的通道。但考慮到此前基數較低,且多品牌在新能源領域表現一般,這份成績單難言出彩,還要繼續努力!
自主品牌占比超六成,合資品牌奮力反擊!
降低對合資品牌的依賴,扶持自主品牌上位,幾乎是每個車企向上發展路上的共同選擇。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那麼快。
上汽集團公布的信息顯示,其自主品牌在集團的銷量占比超六成,銷量達21.6萬輛。正所謂此消彼長,意味著合資品牌的占比下降了不少。
作為參考,上汽集團2023年累計銷量超502萬輛,其中自主品牌銷量277.5萬輛,占集團銷量比重已超過55%。如今占比再度提升至六成,自主品牌在上汽集團的話語權有望進一步加強。
據軲轆哥了解,為了坐穩國內第一大車企寶座,上汽集團在合資品牌表現失利的背景下,選擇大力發展自主品牌、堅定新能源路線和擴大出口優勢的新發展主線。客觀來說,上汽集團的戰略布局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海外市場方面,2023年其海外銷量達到了120.8萬輛。今年4月份,上汽集團在海外市場斬獲9.2萬輛銷量,表現依舊不俗。
與此同時,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也在加緊推出熱銷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試圖雙線發力,恢復巔峰時刻的市場份額。比如上汽大眾在北京車展帶來途觀L PRO,新車針對智能化進行重點升級,並提供兩種風格設計和2.0T高/低功率的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可選。
而上汽通用在北京車展前夕推出了別克GL8陸尊PHEV,向插混MPV市場投擲了重磅「炸彈」。凱迪拉克旗下定位豪華純電中型SUV的IQ傲歌,用親民的價格在豪華新能源車市場玩出新花樣。雪佛蘭也集中火力進軍插混車市場,全新打造的探界者Plus搭載全新1.5T混動發動機、奧特能同標準的全新一代插混電池,百公里綜合油耗僅0.72升。
2023年上汽集團財報顯示,其營業總收入為7447.0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1.06億元。無論是營收還是盈利都在增長,說明其保持了健康穩健的發展狀況。轉型期的陣痛,並沒有影響上汽集團的戰略布局和前進的信心。
雖然當下汽車市場競爭激烈,更多車企卷進「新能源汽車大戰」,但上汽旗下各品牌可謂越戰越勇。從自主品牌躋身高端新能源市場,到合資品牌穩固燃油車基盤、打造爆款新能源汽車,整體而言,上汽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都有著較為積極的進取意識和自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