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結婚難:新三大件值上百萬,養孩子不如養寵物

2023-01-04     莫奇愛歷史

原標題:農村人結婚難:新三大件值上百萬,養孩子不如養寵物

無相財經出品

這個春節,你被催婚了嗎?你被七大姑八大姨輪流說道了嗎?

每逢春節,被催婚對青年單身人士來說,是一道邁不過去的坎。

就連春晚都無情地說出「單身是狗」這四個字。

其實單身這件事,不僅父母著急,自己著急,國家也著急!

2019年,中國新生人口1465萬,比上一年減少了58萬。

人口出生率創下了1949年以來的最低值,人口生育率總和不到1.52(能夠實現人口正常代替的數值為2.1),遠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甚至低於大部分已開發國家。

基於此,新華社的記者走訪民間,試圖尋找這屆年輕人不婚不孕的終極答案……

01

「三大件」成「三大山」

社會存在都是經濟基礎決定的。

近日, 「新華視點」的記者在多地走訪發現,家在農村地區的朋友,結婚很難。

為什麼?

錢不夠。

如今,在一些農村地區,娶妻必備的車、房、彩禮等新「三大件」花費竟然飆漲到上百萬元,結婚已成為部分家庭的沉重負擔。

「村裡娶個媳婦,有的全算下來得100萬元左右,娶不起。」有村民無奈地說。

這一百萬花在哪?

有村民匡算:

當地縣城房價每平方米約4000元,一套房子連裝修帶家具、家電六十多萬元,買輛車近二十萬元,再加上彩禮和「三金」(金戒指、金項鍊、金耳環)等花費也得十五六萬元。

一些村民反映,近年來,彩禮行情快速飆升,從一兩萬元迅速提高到現在的十來萬元。

彩禮講究數字,過去是88888,現在是131400……

一趟婚下來,就是一百多萬,對於剛剛打工沒幾年的年輕人來說,如何拿得出手?

多地農村群眾反映,結婚已成為很多村民沉重的負擔,甚至成為部分農村家庭負債、致貧的主要原因。

一些村民說,攢錢為兒子娶媳婦是他們的「畢生奮鬥目標」,但父子辛苦數年打工積攢的錢往往僅夠買個房子,其他花費還得靠借債……

由於結婚成本過高,導致很多男方結了婚就不敢離。

即便女方婚後出現不忠等行為,也是抱著「湊合過」的心態。

河南省前劉樓村的劉玄,26歲。從外地回村時,天天忙著相親。

從19歲開始,劉玄已經相了十幾次親。

「我們這邊男孩相親得排隊,女孩相親可以挑。」劉玄說。

與男青年相比,女青年結婚則較為容易。

晉北某村支書說,近五六年,村裡嫁到外面的女孩有八九個,但一個外地媳婦也沒娶回來。

數據顯示,2019年末,全國男女性別比達到104.46,其中,30歲至34歲為101.28,25歲至29歲為106.65,20歲至24歲為114.61,15歲至19歲為118.39。

不僅是男多女少,而且隨著年齡下降,男女比例還進一步擴大。

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男生很難有選擇的餘地。

一方面是農村地區重男輕女,一方面是城裡的文化重女輕男。

因為經濟原因,城裡女孩不願「下嫁」到農村。

這樣就造成了農村「剩男」多,城市「剩女」多的情況。

有專家甚至建議,要將農村男向城市輸出……

02

最好的避孕藥

專家的理想是豐滿的,但現實是骨感的。

如何讓城市女看上農村男?

在現實情況中,很可能是:至少要求城裡有套房。

這可比鎮上、縣上有套房難多了。

另外,雖然一些城市女性呼喚男女平等,但這種平等是要求男方的義務平等——你要做飯、帶孩子,打掃家務。

而不是權利的平等——結婚的房、彩禮,仍然是男方占大頭。

對中國年輕人來說,不敢結婚,乃至不想生孩子的原因多種多樣。

總的來說,就是一個「錢」字。

高昂的房價,城市的教育花費,新生代年輕人追求自我的生活方式,都是中國無形的避孕藥。

早些年就很流行這句話:房貸是天然的避孕藥。

比如在北京,你要想「上車」,怎麼著也得400萬起。

在經濟學家看來,理想的情況是房貸或房租占到一個人收入的30%左右,生活的幸福感和愉悅感才會比較強。

但對於年輕人來說,這個理想很難實現。

比如杭州一套300萬的房子,也就80平不到。是正常價格,貸款30年算,月供怎麼也得7000元左右。

這差不多是杭州的月平均工資。

也就是說,現在的年輕人如果沒有父母的扶持,是很難談婚論嫁,乃至生孩子的。

中國經濟學家易君健曾對香港的生育率做過研究,研究表明:

房價指數平均上漲1%,綜合生育率將顯著下降0.45%。

如果再加上養孩子的成本,生育率還會下降。

無相君身邊的一些朋友,孩子出生後,兩三歲就要上託兒所,四五歲開始學英語、鋼琴、跆拳道……

期間,他們還要為孩子的學區房焦慮奔走。

一個就夠頭疼了,更別提二胎了。

03

養孩子不如養貓

還有一個讓人焦慮的問題就是養老問題。

現今適婚的85、90後,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

除了房子外,他們還面臨著另一個現實問題:沉重的養老負擔。

用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學教授王廣州的話說,它嚴重擠壓了年輕人的結婚、生育意願。

根據民政部在2020年7月發布的消息,2018年中國單身成年人口為2.4億人。

其中7700萬成年人為獨居狀態,這一數字預計在2021年將上升到9200萬。

計算下來,近五分之一的中國人沒有走進婚姻,選擇了獨自生活。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單身狗」越來越多。

「狗兒子」也越來越多。

27歲的周遠是程式設計師,工資收入足夠自己生活的優裕自足。

他沒有找女朋友,而是養了一隻貓。

每天下班回家後,叫外賣,給貓鏟屎,喂貓糧,然後一起在沙發上看書看電影。

不用哄女朋友,不用為兩個人的生活而操心、消磨,也不考慮買房結婚生子。

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很美好」。

這樣的心態,不僅是周遠一個人,在北上廣,寵物商店開得到處都是。

《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達到2024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

其中,孤獨人群是消費主力。

以前有個笑話:

問:「中國是不是要走日本的老路了?」

答:「能走上日本的老路其實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人口問題,牽涉到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絕不是一兩個專家的藥方就能解決的。

它是一個關係到房價、財富再分配、社會觀念改變的大工程啊!

關於農村人結婚難,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留言區聊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1f78aee1a637ad793f0a4f762ce5d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