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地「一站式」管理網盤,你可能需要這 10 個 app

2023-04-11     少數派

原標題:在本地「一站式」管理網盤,你可能需要這 10 個 app

前言

相信大部分的朋友都會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到網盤服務,比如我們日常幾乎天天打交道的作業系統 Windows 就內置了 OneDrive、Apple 生態系統中最為核心的雲服務 iCloud 中也包含了網盤服務 iCloud Drive。至於其他第三方自不必說,國外的有 Dropbox、Amazon S3;國內網盤百度雲、阿里雲等等。

平時我們也經常會同時使用多種網盤,比如我們有時就需要本地的文件同時保存到 OneDrive 和 Dropbox 中,如果還按照每一個網盤都安裝一個客戶端來進行網盤管理,對於電腦系統本身也是相當大的負擔。

因此我們需要將這些網盤服務在電腦上實現「集中一站式」的管理。好在市面上大部分的網盤服務都提供了相應的 API,這使得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第三方的軟體,實現各種網盤的統一管理。而這裡我也選擇了目前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網盤集約化管理工具分享給大家,看看是否讓擁有多個網盤服務的你覺得更方便。

將網盤空間映射為本地磁碟

如果只是將網盤單純作為資料存儲的空間,而作為文檔的同步工具,那麼最好的管理方式就是將其映射成本地磁碟來訪問和管理,事實也證明這樣的網盤管理方式使用和學習成本最低,更容易上手。因此我們看到的絕大多數網盤集約化管理工具都是將各種網盤映射為本地磁碟,然後你可以在 Windows 上的文件資源管理器或者 macOS 上訪達上訪問這個模擬成磁碟驅動器的網盤服務。

這樣做的好處是無需為每一種網盤安裝單獨的客戶端並使用客戶端訪問,而是直接訪問本地文件系統那樣進行文件的編輯和管理操作。不過這種管理方式的缺點也同樣明顯,一個是文件複製粘貼的速度嚴重依賴當前的網絡環境,對於某些下載限速的網盤來說,受制於網速,基本的文件操作和管理都會顯得「卡頓」。另一個問題則是這樣映射到本地磁碟的網盤服務實際上都沒有離線暫存模式,在網絡環境不佳的場景下,服務幾乎完全不可用。

下面我就推薦幾個常用的將網盤映射為本地磁碟的集約化管理工具,看看是否能滿足你的需要。

CloudMounter 優點:支持多種常見國外網盤,自帶緩存機制幫助同步。 缺點:不支持國內的網盤服務。 平台:macOS | Windows

由於我並不把 OneDrive 作為我的同步盤而是作為文件備份的雲存儲空間使用,因此在 macOS 上安裝 OneDrive 的官方客戶端顯得就沒那麼必要了,但 1TB 的雲存儲空間也不能浪費,我就想到了 Setapp 商店中的 CloudMounter,因為它可以將 OneDrive 掛載成本地磁碟 / 網絡位置。

CloudMounter 支持的線上網盤服務相當全面,支持的公有雲網盤服務中包括 Amazon S3、Dropbox、谷歌網盤、Mega 以及 OneDrive 等等。如果你還自建了雲存儲服務,還可以通過協議掛載 WebDAV、FTP 以及 SFTP 存儲空間,基本上涵蓋了我們正常使用場景。

這裡新建一個「掛載盤」的過程也極其簡單,在「連接」頁面中選擇 OneDrive,然後根據步驟在彈出的頁面中完全授權登錄即可,最後點擊頁面右下角的「掛載」,你就可以在彈出的訪達窗口中看到掛載到系統中的 OneDrive 了。並且 CloudMounter 自帶有緩存機制,會將修改的操作已經文件等先緩存到本地,然後再和線上進行同步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掛載網盤操作的流暢度。

現在 CloudMounter 還加入了對 Windows 平台支持,因此如果你在 Windows 上也有類似的需求也可以試試這款工具,不過需要說明的是 CloudMounter 是一款付費應用,你可以在其官網購買,對於 macOS 用戶可以通過訂閱 Setapp 來獲取。

RaiDrive 優點:免費版大部分功能可用,支持多種常見國外網盤。 缺點:不支持國內的網盤服務。 平台:Windows

和前面提到了 CloudMounter 這種將網盤轉換成本地磁碟的形式類似,RaiDrive 管理網盤的方式同樣是將其映射成各種網絡硬碟,然後統一在文件資源器中進行文件管理。

在 RaiDrive 添加網盤服務也很簡單,在應用的控制管理頁面中點擊左上角的添加按鈕,然後選擇相應的網盤服務即可,這裡支持常見的國外網盤服務(Google Drive、OneDrive、Dropbox),還可以支持 WebDAV、FTP、SFTP 等這些常見的網絡文件傳輸協議,同樣也都可以將其映射到本地磁碟進行文件管理。

選擇好一個網盤服務之後,你可以設置其映射的本地盤符,對應的文件夾、連結方式等等,設置完成之後我們只限於要點擊連接後,授權 RaiDrive 來管理網盤服務就可以在文件資源管理器中來管理文件了,和管理本機磁碟文件其實別無二致。

RaiDrive 目前僅支持 Windows 系統,絕大部分的功能都可以無需註冊帳戶免費使用。期中免費版支持映射 8 個虛擬盤,不支持模擬成本地磁碟,且部分商業網盤服務不支持讀寫(主要是國外的企業級網盤服務),如果有需要可以購買專業版訂閱解鎖限制。

NetDrive

優點:支持網盤類型多,設置項目豐富。

缺點:沒有免費版提供基礎功能,所有功能均需付費才可使用。

平台:Windows | macOS

和 RaiDrive 這種提供提供免費版本方便用戶使用基礎版本有所不同,NetDrive 則完全是同一款付費應用,不過付費還是有付費的好處的,比如功能設置上相當完善,比如你直接可以在設置區域配置緩存用來提高讀寫性能,同時它支持的網盤也是相當全的(雖然絕大多數依舊是國外的網盤服務),甚至還可以掛載阿里雲或者騰訊雲的對象存儲空間為本地磁碟。

在 NetDrive 的掛載設置上可以選擇是掛載為本地磁碟還是網絡磁碟,並且可以設置上傳方式(後台上傳還是通過文件資源管理器上傳)以及是否支持雙向讀寫等等;高級選項上還可以將網盤設置為可移動磁碟、對某些文件顯示進行特殊處理。而從最終呈現的效果來看,無論是訪問方式還是管理方式上,依舊是通過系統的文件資源管理器進行的。

NetDrive 是一款付費應用因此並沒有免費版可選,支持 macOS 和 Windows,如果你想一步到位的管理儘可能多的網盤服務,那麼 NetDrive 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Mountain Duck 優點中文介面友好,操作簡單。 缺點沒有免費版提供基礎功能,所有功能均需付費才可使用。 平台Windows | macOS

Mountain Duck 同樣是一款非常直觀的網盤掛載到本地的應用,雖然和 NetDrive 相比其支持的網盤類型以及設置項目都不那麼豐富,但是勝在介面友好且操作簡單。

安裝 Mountain Duck 後打開介面,首先你就可以在其中找到你需要掛載到本地文件資源管理器的網盤服務,比如我選擇的依舊是我最常用的 OneDrive,然後調整具體的連接模式後點擊「連接」進行授權操作。

授權完成後,我們只需要將生成的授權驗證碼粘貼到 Mountain Duck 中並再次點擊繼續即可,默認會自動選擇一個盤符並掛載到系統中。不過和 NetDrive 不太一樣的是 Mountain Duck 默認只會以網絡驅動器的形式掛載到文件資源管理器中,並不能像 NetDrive 那樣可以直接掛載成本地磁碟。

Mountain Duck 目前提供了 macOS 和 Windows 版本,同樣也是付費應用,單用戶雙版本費用為 39 美元。

Rclone 優點開源軟體且支持網盤類型多。 缺點沒有 GUI 介面配置相對複雜。 平台Windows | macOS | Linux

有沒有既沒有限制又開源免費的網盤掛載應用呢?有,比如說 Rclone 這樣一款開源的軟體工具。不過對於初學者而言,Rclone 並不是那種容易上手的應用——軟體本身沒有 GUI 用戶介面,所有的掛載網盤操作都只能使用命令行進行操作。

首先我們需要從 Rclone 的 Github 主頁下載最新版本的 Rclone 並解壓縮到本地, 解壓縮到本地目錄後,在當前目錄下打開終端(這裡以 Windows 的 PowerShell 舉例),輸入 .\Rclone.exe config 來創建一個配置文件。

根據命令提示輸入 n 來創建一個配置文件,回車後你就可以選擇創建網盤服務,屬於對應的數字然後添加對應的網盤服務,然後根據提示一步步往下操作(具體的命令可以參照官方的說明文檔 )。

可見使用命令行進行操作並沒有那麼直觀便捷,所以我們最好還是使用第三方的可視化 GUI 工具來進行管理,比如下載 Rclone Browser 這個圖形化介面後,打開軟體並先在 Preferences - General 中設置到 Rclone 的路徑並保存。

接下來回到 Rclone Browser 的 Remotes 中,點擊 Config 來創建配置文件,這裡就會通過終端調用 Rclone 來創建某一個網盤的配置文件,其他步驟就和直接使用終端直接從命令行配置 Rclone 基本一致,只不過圖形化管理文件目錄看上去要比命令行會更直觀一些。

設置完成後我們可以在 Rclone Browser 的 Remotes 中看到某個網盤的配置文件,雙擊後就可以將其通過 Rclone 掛載,你可以直接在 Rclone Browser 進行文件管理,比如說你可以創建文件夾,上傳或者下載文件等等。

不過要想實現掛載到本地磁碟還需要安裝一個第三方軟體 WinFsp 來實現(macOS 和 Linux 也需要提前安裝好 macFUSE 和 libfuse),安裝完成後,在 Rclone Browser 找到需要加載的網盤管理標籤頁,然後點擊 Mount 並選擇對應的盤符,確定後我們就可以在文件資源管理器中看到這個掛載到本地磁碟空間了。

如果你希望不受約束的掛載各式各樣的磁碟,那麼 Rclone 或許是你最為合適的選擇,你可以在其 Github 主頁中下載適應自己系統的版本。

CloudDrive 2 優點支持國內的阿里雲盤、115 雲盤等國內網盤 缺點缺少國外雲盤支持 平台Windows | macOS | Linux

前面說到的網盤掛載服務基本上都針對的海外的網站,那麼有沒有主要是針對國內網盤的掛載應用呢?CloudDrive 2 就是這樣一款相當實用的國內網盤服務掛載應用,支持阿里雲盤、115 雲盤、天翼雲盤等多種國內網盤服務。

使用起來其實也非常簡單,安裝應用後默認會在本機開啟一個掛載服務端,雙擊桌面上的管理入口快捷方式就可以通過瀏覽器登錄 CloudDrive 2 的管理後台了。點擊右上角的 + 來添加對應的服務,然後根據不同網盤的要求授權 CloudDrive 訪問即可。

添加好相應的網盤服務後,我們可以在 CloudDrive 2 管理端看到相應的目錄,這時候選中網盤服務然後點擊掛載到本地,選擇相應的盤符以及掛載方式(掛載為本地磁碟還是網絡位置),點擊掛載後稍等片刻,你就可以在文件資源管理器中看到相應的網盤已經變成了獨立的盤符了,相對應的文件管理你一定就不陌生了。

雖然 CloudDrive 2 是一款免費軟體,但是並不開源,並且也沒有官方網站,因此只能從其官方群下載更新。

需要說明的是,Windows 版本默認安裝了用來轉換掛載協議的 WinFsp,而如果在 macOS 或者 Linux 上使用,還需要先安裝相應的 FUSE 服務才可以正常使用。另外 CloudDrive 2 也不支持常見的海外網盤服務,因此如果有海外的網盤服務掛載需求最好還是通過前面提到的那幾款應用來實現。

Alist 優點支持大部分國內主流網盤服務。 缺點配置複雜,對使用者技術能力要求較高。 平台Windows | macOS | Linux

嚴格來說,Alist 並非是網盤聚合掛載服務,更像是一款將網盤轉換成 webdav 方便管理的聚合工具。和前面提到的這些網盤聚合管理服務相比,Alist 幾乎支持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國內網盤服務,比如阿里雲盤、115 盤以及百度網盤。

不過和 CloudDrive 2 可以在管理頁面中直接將網盤掛載成本地磁碟有所不同的是,Alist 最多只能將添加的網盤服務轉換成 webdav,而真正掛載到本地目錄則需要通過前面提到的 RaiDrive、NetDrive 這樣的工具來實現。

但就從配置方法而言,Alist 和 Rclone 倒是有些類似,都是需要通過終端命令行來啟動和配置服務。首先我們需要從 Alist 的 Github 首頁中下載最新的版本並解壓縮到本地目錄,然後在當前目錄下打開終端(Windows 上我使用的是 PowerShell 演示),輸入命令 .\Alist.exe admin 來獲取帳戶密碼。

最後再輸入命令 .\Alist.exe server 來開啟後台服務,這時候你可以看到在本地啟動了一個網頁服務,埠號是 5244,這裡我們打開本機瀏覽器,然後在地址欄輸入 127.0.0.1:5244 來登錄 Alist 的管理端,在管理端輸入剛才我們使用命令行輸入的帳戶密碼登錄到後台。

點擊「管理」,然後從左側導航中找到「存儲」,點擊「添加」來新增一個網盤服務,這裡我還是以添加阿里雲盤舉例,選擇添加服務為「阿里雲盤 open」,然後在阿里雲盤的配置頁面中填寫掛載路徑(這裡隨便填寫一個名稱即可)。

至於刷新令牌則需要打開授權頁面,然後打開阿里雲盤手機客戶端掃描二維碼授權,完成後點擊當前頁面的「I Have scan」來獲得刷新令牌字符串,然後將這段字符串粘貼到剛才需要填寫「刷新令牌」的配置頁面中。

最後在「移除方式」中選擇「回收站」,然後點擊添加來完成網盤的掛載,這裡點擊配置頁面側邊欄最下方的首頁,如果沒問題那麼就可以相關的網盤空間目錄已經呈現在頁面上了。

那麼如何將其掛載成本地磁碟呢?這裡我們可以使用 RaiDrive,在添加空間時選擇「NAS - WebDAV」,選擇相應的盤符後,在地址那一欄中去掉安全域名的勾選,地址就是 127.0.0.1,埠號就是 5244,路徑是 /dav,帳戶密碼就是前面 Alist admin 生成帳號密碼,點擊應用確定後,如果沒問題就可以在文件資源管理器中看到你前面配置盤符目錄了。

雖然 Alist 幾乎可以讓絕大多數的國內網盤服務都可以轉變成 WebDAV 服務從而掛載到文件資源管理器中,但對於使用者的技術和動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你希望在文件資源管理器上對多個國內網盤服務進行統一管理,Alist 這個開源免費的軟體或許就是你的最佳選擇。

使用文件管理工具集約化管理網盤

上面提到的網盤集約化管理的思路往往是將各個網盤服務通過轉換的形式,轉變成可以掛載到文件資源管理器中的虛擬磁碟,用本地文件管理的思路來管理。當然有些時候管理網盤時並不希望將其放在文件資源管理器中進行管理,而是希望類似早期 FTP 應用那樣,在一款應用中直接進行網盤的文件和本地文件的傳輸操作。

而這裡我也選擇了一些類 FTP 傳輸 / 第三方文件管理器,相比映射為磁碟在本地文件資源管理器上進行文件管理,這些應用同樣可以集約化的管理網盤,並且相比網盤原生的客戶端,在文件傳輸上更有優勢。

Transmit 優點: 支持流行的國外網盤服務,中文介面交互簡單 缺點: 沒有免費版本使用基礎功能,需要付費購買 平台: macOS

如果說 macOS 上最好的 FTP 文件傳輸工具,那麼我首先想到的就是 Transmit——中文的用戶介面加之和 Windows 上諸多第三方 FTP 客戶端類似的頁面,上手也最為容易。

而除了支持 FTP 和 SFTP 這些文件傳輸協議之外,Transmit 還支持一些網盤服務,比如說國外最常見的 Google Drive、Dropbox、OneDrive 都有支持,尤其是對於我這種將一些網盤作為文件資料倉儲盤使用的人來說,需要的時候通過 FTP 客戶端將數據傳輸回來即可,大可不必將其掛載到文件管理器中使用。

創建好的連結也可以通過保存快捷方式的方便下一次快速連接傳輸文件,如果你熟悉以前雙窗口的文件資源管理器,相信你會覺得這樣管理網盤反而會更高效。

Transmit 是一款付費應用,因此所有功能都需要付費後才可以使用,如果你在日常工作中習慣類似雙窗口文件資源管理器一樣進行文件管理,並且不需要一直連接網盤服務只是需要的時候進行文件傳輸,那麼 Transmit 或許是最佳的選擇。

Commander One 優點支持流行的國外網盤服務,有中文介面交互簡單 缺點免費版本不支持連接網盤服務,需要付費購買 平台macOS

前面提到的 Transmit 充其量只是一個 FTP 文件傳輸工具,而 Commander One 則是貨真價實的文件資源管理器,並且高效率的雙窗口的並排設計可以非常方便不同文件目錄下的文件快速傳輸,直觀的快捷鍵讓你可以在 macOS 上體會到 Windows 上 Total Commander 那樣暢快淋漓的文件操作體驗。

而作為網盤文件傳輸工具,Commander One 也同樣優秀,比如你可以直接點擊右上角的網盤連結來添加各種網盤服務——不過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好像和 CloudMounter 添加網盤的方式有些類似,只不過最後網盤並不會掛載到訪達中,而是只能通過 Commander One 這款第三方文件管理器進行訪問。

畢竟不是國內應用廠商開發的應用,因此 Commander One 可以用來掛載的網盤服務也基本上就是 OneDrive 、Google Drive、Mega 這樣的網盤服務,或者是 Amazon S3 這樣的雲存儲空間,當然傳統的 FTP、SFTP、WebDAV 也都統統支持,畢竟開發商自己都說,他們其實也是一款 FTP 客戶端。

Commander One 目前僅推出了 macOS 版本, 免費版本的功能中包括各種網盤服務的連接,因此你需要購買專業版訂閱才可以使用。當然如果你購買了 Setapp 訂閱也可以在 Setapp 中下載使用。

SmartFTP 優點支持連接國外的主流網盤服務,有中文介面 缺點支持的網盤服務較少,為付費應用 平台Windows

前面提到的 Transmit 以及 Commander One 都是 macOS 上的應用,那麼有沒有 Windows 上的支持網盤服務的文件管理器呢?當然有,比如同樣也是基於 FTP 文件傳輸的客戶端應用:SmartFTP。

其實看名字就能看出來,SmartFTP 最初就是一個 FTP/SFTP 的文件傳輸客戶端應用, 支持網盤服務純屬「副業」,因此支持的網盤服務就沒想像中那麼全面了,比如國外的網盤服務也就支持 Google Drive、OneDrive、Box 這麼幾種,其他就是最為常見的 FTP、SFTP、WebDAV 這幾種文件傳輸協議。

在使用 SmartFTP 創建一個 OneDrive 連接後,接下來的文件管理方式就和傳統的 FTP 客戶端或者是雙窗口的文件資源管理器並沒有太多的區別了,如果只是單純的上傳下載,自然效率要比在文件資源管理器上要快得多。

SmartFTP 同樣也是一款付費應用,需要購買授權碼才可以使用其中的功能,所以單就從性價比上來說就不那麼突出了,除非你恰巧要購買一個 FTP 客戶端。

總結

以上就是我們為大家推薦的幾款的網盤聚合管理工具,這裡既有將網盤整合成本地磁碟放在系統文件管理器中進行統一管理的應用,也有作為第三方文件資源管理器或者 FTP 工具中新建連接的選項來使用。

在不安裝網盤官方客戶端的前提下,實現了網盤文件的集約化統一管理,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網盤文件的高效管理,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網盤掛載類應用推薦,不妨在文後的評論區分享給大家。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79131?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化學心情下2

責編:廣陵止息

/ 更多熱門文章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1eede661da25199cb8c79e671cb83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