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軍|「家有女兒」37:我們今天需要一個孝順的孩子嗎?

2023-05-14     校長傳媒

原標題:楊樹軍|「家有女兒」37:我們今天需要一個孝順的孩子嗎?

【楊樹軍專欄】

「家有女兒」37:我們今天需要一個孝順的孩子嗎?

原創作者|楊樹軍

王朔曾問母親:「如果我是一個殺人犯,你還愛我嗎?」母親的回答是「我會舉報你。」

在一次採訪中,王朔被問及母親是否也會為他的文學才華感到驕傲,他提到了這次關於「殺人犯」的對話,然後說:「我不允許她為我驕傲,不許她貪天功為己有,我是自己成長起來的,孝可以,但我絕對不順。」

孝順應該成為家庭生活的基本色調嗎?學校的基本色調又該是什麼呢?老師認真工作,是因為這個工作本身的價值,他傳遞給學生的是知識、思維和價值,他不需要因為某種氛圍而額外付出。學校通過某些特殊人物的勵志演講、現身說法試圖讓大家去做出某種犧牲,這既不道德,也無可能。

我們可以被一個帶病堅持工作,為了別人家孩子忽略自己孩子的優秀教師感動,但一個社會不能靠這個東西。

在家庭里,孝順正在變成一種被質疑的美德——我們一輩子積累、儲蓄,似乎就是為了迎接「父母重病」的到來,許多人的人生規劃也是圍繞著有一天能讓父母看得起病、有人陪床展開的。

孩子要成長是因為這是他原本的內在需求,而不是為了報答誰。你生孩子疼,那不是孩子的錯。

我跟翠花的約定是:她應該享受自己的成長本身,我愛她、也願意為她做任何事情是因為這讓我開心——如果她這樣做覺得開心也可以;我對她負有責任是因為我生了她,她可以將這種責任感延續至她的下一代,但我的喜怒哀樂都不需要她負責。

有一個博主分享了這樣的觀點:一個成熟的社會,應該是默認病人、老人都是沒有家人護理的,是可以用社會援助的方式得到照顧的,家人當然可以給予額外的支持,但不應該是唯一的指望。

有人可能會擔心,在家為孝子,出門做君子——如果孝順不再是家庭的最高價值,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是否會滑坡?

道德是什麼?春秋時期,智伯死後,家臣豫讓決定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復仇。智氏一脈已被根除,豫讓的復仇既無政治價值,也沒有利益回報;其次,豫讓原本可以先投靠趙襄子,再伺機殺之,但豫讓認為如果投靠了那個人就不能再殺他……在我們的傳統價值中,豫讓就是絕對道德的。

翠花每周一次的自我檢測都是要記入總成績的——自己在電腦上考,可以「作弊」呀!今天已經不是春秋時期了,誰會因為道德自我綁架。

翠花說,她相信沒有人作弊。這是一個道德問題嗎?醫學院最新的設定是,過關即可,不再看具體成績。醫學生想努力學多、學細一點,是因為他們知道,醫生的工作事關生命,應該掌握儘可能多的知識。

我們希望這是一群道德水平高於社會平均水平的人,這比專業知識更重要。同時,我們都希望自己置身的這個群體可以維持一個較好的道德水平,但有道德的人通常利益會受損,除非身邊大部分都是這樣的人。

如果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不高,我們還需要培養一個有道德的孩子嗎?

作者簡介:校長,已出版作品包括《子曰·我曰》《村裡最好的學校》等。

(本文為楊樹軍校長原創,首發其個人微信公眾號「楊樹先生」,校長傳媒獲得授權發布)

延伸閱讀:

楊樹軍|「家有女兒」36:在西湖邊漫步比一次期末考試重要得多!

楊樹軍|「家有女兒」35:你還有另外一種取暖的方式——擁抱!

楊樹軍|「家有女兒」34:相信吧,99.99%的孩子終將一生平凡!

楊樹軍|「家有女兒」33:「媽媽,我表現得怎麼樣?」

楊樹軍|「家有女兒」32:趁還能承受的時候,儘早完成分離這件事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31:翠花從不叛逆,或者說她一直都很叛逆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30:愛讀書的孩子情商不會低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9:大部分時間,男女分屬不同的物種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8:女兒戀愛觀——他欣賞你的頭腦嗎?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7:養大一個孩子需要一條村子!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6:被爸爸寵愛的女孩子,不會羨慕任何人!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5:痛苦的人生是相似的,幸福的人生卻各自精彩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4:對方忙線中……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3:摔傷過的孩子長大後反而不易恐高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2:魚缸里的魚都是被撐死的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1:孩子撒謊都是我們逼的呀!

楊樹軍|2023!2023!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0:孩子要的,我們偏偏不給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9:孩子們天生就是熱愛大自然的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8:一個名字叫「喬」的美國人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7:擁有「領地」的孩子長大後都變成了有主見的人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6:「我數到3!立刻給我……」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5:沒有孩子真的需要星星和月亮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4:父母的責任就是保護孩子快樂的能力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3:教孩子走路是我們好為人師的第一個證據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2:翠花是一隻狗狗嗎?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1:每個自然長大的孩子都是天使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0:嬰兒的哭聲就是一件小規模殺傷性武器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9:爬行是嬰兒的人生大事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8:孩子可以跟蜘蛛、蚯蚓友好相處嗎?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7: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沒有被抱夠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6:襁褓是人類最神奇的發明之一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5:有的嬰兒似乎天生就不愛睡覺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4:我們需要以她今天的「成就」來證明什麼嗎?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3:父親對女兒的愛是天生的嗎?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她從一個億萬年的大夢中醒來……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除了主角的名字本故事都是真的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我們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保持中立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努力不讓教師難堪的學校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被辜負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校長要想在學校做蠢事,誰也攔不住!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五十塊菜是我們最後的倔強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想要有很多很多的社團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上台有什麼意義?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每天都是「家長開放日」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我們都是讀過《論語》和《老子》的人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教師看過100部經典電影之後……

楊樹軍:成為君子——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待學校的工作

楊樹軍|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片區內第一所聘請「外教」的公辦學校

楊樹軍:為情所困的日子——疫情的「情」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學校建築物的牆上只有一句話

楊樹軍|確定性與不確定:「從1到99」與「從0到1」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12870a17478fe58d609ab1d3780d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