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什麼股票最先漲,什麼股票最後漲?
為了在牛市中把收益擴大,必須要先知道牛市什麼板塊最先爆發,什麼板塊最後板塊,或者清楚板塊的輪動順序,所以下面我將根據前面兩波牛市總結下的經驗給大家具體講講。
牛市第一階段
牛市中最先爆發的板塊自然就是券商板塊了,因為我們之前一直強調過券商是牛市的風向標,而且牛市來臨後券商是最直接受益的板塊,業績方面會迎來拐點,所以最先啟動就是券商板塊。
牛市第二階段
這類板塊雖然在牛市初期也出現了上漲,但是沒有迎來大的爆發性上漲。所以在券商板塊上漲了一段時間後,接下來上漲的板塊就是一些藍籌為主,主要集中的板塊是銀行,保險,煤炭,鋼鐵,有色,電力,軍工為主。因為牛市上漲階段開始主要先集中在藍籌個股裡面,但是上面提到的藍籌板塊啟動時間會適當慢於券商。
牛市第三階段
等到大部分藍籌出現明顯上漲後,市場將會啟動第三階段,第三階段往往也是處於牛市的中期了,牛市中期市場主要消滅市場的低價股了,比如三四塊的低價,可能低價股可以處於很多行業中,可能電力上漲後還有一部分是低價股,或者一些造紙行業等,所以大家在大部分藍籌出現了明顯漲幅後,可以去選擇市場的低價股布局。
牛市第四階段
牛市中如果低價股基本已經被消滅了,那麼牛市已經進入了中末期了,這個市場資金會選擇題材炒作為主了,那麼這類個股主要集中在一些科技股小盤股裡面了,所以牛市的中末期,一些低價股都已經漲完了,可以再次做波科技股。等到科技股也漲完了,資金連最後一波題材炒作都結束了,那麼牛市也快結束了。
牛市與熊市選股技巧
股市行情隨時在變動,投資者應學會在不同的時期購買股票的技巧,利用各時期的特點,綜合分析、實踐操作。
1、在牛市中選股
「股市就是這樣,牛市之後是熊市,熊市之後是牛市,是不斷循環的。現在是熊市,說明牛市也不遠了。」楊百萬的這段話很簡單地概括了牛市和熊市持續循環的特點。那麼,如何選股成了其中重要的問題。
在理性投資者的理念中,「在股市中比的不是誰今天賺得多,而比的是誰在股市中生存的時間長」。如果比誰賺得多,股市中有太多大喜大悲的案例,有很多幾年前在股市叱吒風雲的人物早已消失,倒在了牛市形成之前。誰生存的時間長,則意味著所獲得市場賜予的機會就越多。
2、在熊市中選股
在熊市中選股的難度遠遠大於牛市,大盤在不斷下跌,大部分個股的走勢也逐級向下,只有極少數個股逆勢上揚。雖然在熊市中選股難度很大,但也有一定的方法可循,具體如下。
(1)選擇基本面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業績有望突升的個股。無論是在牛市還是在熊市,這類個股都是受追捧的對象。由於基本面發生了好轉,必然或早或晚地反映到股市上。當然,在選擇時需要注意時機,不要等到股價已經上漲到高點時再買進。
(2)選擇具有長期良好發展前景的個股。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公司,是大多數人選股時追求的目標,這類公司發展前景光明、經營穩健,被許多人看好,在牛市中股價可能高高在上,業績被提前預支。但是在熊市中可能隨著大盤而大幅下跌,甚至暴跌,這為投資者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買入機會,他們可以用很低的價格得到一隻優質股票。同時,需要注意,選擇這類個股應立足於中長線,不能指望短期內獲得高額利潤。
(3)選擇主力機構介入的個股。股市中的主力機構實力強大,不是一般的中小投資者可以比的,但是也有進出不靈活的弱點,一旦介入一隻個股,就要持有較長的時間,尤其是在熊市中,除非認輸出局,否則就要利用每次反彈機會,伺機拉升個股。中小散戶只要介入時機合適,成本價在莊家之下或持平,並且不要貪戀過高的利潤,就會有相對較大的獲利機會。
(4)選擇在熊市後期超跌的個股。在熊市後期或熊市已經持續較長時間,一些個股總體跌幅已深,綜合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下跌空間已經有限,已經無法再跌。即使大盤繼續下跌,這批個股也會提前止跌,率先反彈。
總結可知,熊市中重要的是關注大盤走勢、了解盤中熱點以及政策的轉變等。投資者宜只選不買,為將來在牛市中選擇個股做好準備。
專業操盤手的核心九法
法則一:買股票前先進行大勢研判
1、大盤是否處於上升周期的初期——是——選股買入。 法則一:買股票前先進行大勢研判
2、宏觀經濟政策、輿論導向有利於那一個板塊,該板塊的代表性股票是哪幾個,成交量是否明顯大於其它板塊。確定5-10個目標個股。
3、收集目標個股的全部資料,包括公司地域、流通盤、經營動向、年報、中報,股東大會(董事會)公告、市場評論以及其它相關報道。剔除流通盤太大,股性呆滯或經營中出現重大問題暫時又無重組希望的品種。
法則二:中線地量法則
1、選擇(10,20,30)MA經六個月穩定向上之個股,其間大盤下跌均表現抗跌,一般只短暫跌破30MA。
2、OBV穩定向上不斷創出新高。
3、在大盤見底時地量出現,以3000萬流通盤日成交10萬股為標準。
4、在地量出現當日收盤前10分鐘逢低分批介入。
5、短線以5%-10%為獲利出局點。
6、中線以50%為出貨點。
7、以10MA為止損點。
法則三:短線天量法則
1、選擇近日底部放出天量之個股,日換手率連續大於5%-10%,跟蹤觀察。
2、(5,10,20)MA出現多頭排列。
3、60分鐘MACD高位死*後縮量回調,15分鐘OBV穩定上升,股價在20MA之上走穩。
4、在60分鐘MACD再度金*的第二個小時逢低分批進場。
5、短線獲利5%以上逢急拉派發。
6、一旦大盤突變立即保本出局,以利再戰。
法則四:強勢新股法則
1、選擇基本面良好、具成長性、流通盤6000萬以下新股觀察。
2、上市首日換手70%以上。或當日大盤暴跌,次日跌勢減緩立即收較大陽線收復首日陰線三分之二以上。
3、創新高買入或選擇天量法則買點介入。
4、獲利5%-10%出局。
5、止損為設為保本價。
法則五:成交量法則
1、成交量有助於研判趨勢何時反轉:高位放量長陰線是頂部的跡象,而極度萎縮的成交量說明拋壓已經消失,往往是底部的信號。口訣:價穩量縮才是底。
2、個股成交量持續超過5%,是主力活躍其中的明顯標誌。短線成交量大,股價具有良好彈性,可尋求短線交易機會。
3、個股經放量拉升、橫盤整理後無量上升,是主力籌碼高度集中,控盤拉升的標誌,此時成交極其稀少,是中線買入良機。
4、如遇突發性高位巨量長陰線,情況不明,要立即出局,以防重大利空導致崩潰性下跌。例如,0508瓊民源,停牌前一天放量下跌,次日遭停牌,長達三年。
法則六:不買下降通道的股票
1、猜測下降通道股票的底部是危險的,因為他可能根本沒有底。
2、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下跌的股票一定有下跌的理由,不要去碰它,儘管可能有很多人覺得它已經太便宜了。
法則七:要敢於買入創新高的股票
1、95%的人不敢買創新高的股票,這是他們總抓不住大黑馬的原因,龍頭股然是率先創出新高的品種。
2、當某隻股票創新高時,其中必含重大意義——該股票一定有一些事情發生了改變,不論有多少人宣稱,基本面並未改變,而且也沒有理由漲到如此高位。這種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人們還是無法克服恐懼。
法則八:勇於止損
1、首先要明白沒有誰不曾虧錢,沒有睡是百發百中,因為要知道市場上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
2、一旦出現與預想不同的情況,寧可錯失一次機會也要果斷止損出局,保持資金的自由,耐心等待下一個交易機會。
3、不設止損不買股。
法則九:分批買入一次買出
1、確定目標股票後結合盤口走勢,試探性買入,趨勢確立後再逐漸加碼,不可一次性滿倉買入,避免因分析不全面導致太大損失。
2、到達目標位則一次性了結,不可拖泥帶水,貽誤下一次交易機會。
凡是受過交易專業訓練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要想在這個市場上生存,資金管理是否科學比判斷行情是否正確更為重要。
我個人認為,以10萬元左右的資金說,操作現有幾個品種,在資金的使用上任何情況下都不應滿倉,每次下單量都不應超過總資金的1/3,一般情況下總持倉比例不應超過總資金的50%。
股票交易的盈虧數額取決於兩個因素:
一是每次交易的盈虧幅度即獲利或虧損的點數;二是每次交易的單量。
舉例來說:如果你拿100萬的資金來操作,假設每年無論贏虧都是50%,一年盈利一年虧損輪流出現,那麼幾年以後會是什麼結果呢?
第一年盈利50%,資金量達到150萬;第二年虧損50%,剩下75萬;第三年再盈利50%,達到112.5萬元;第四年仍虧損50%,就只剩下56.25萬元了,要不了幾個來回就迅速虧到肉里骨頭裡了。
如果每年盈虧率提高到100%,100萬資金第一年獲利100%賺到200萬,第二年虧損100%,就賠光光了。這說明在股市上賠錢比賺錢要容易,所以你必須做到看對行情賺錢時的倉位要比看錯行情虧損時的倉位重才能做到最終是盈利的。
所以才流傳這樣一句話——「炒股的人要有狼心兔子腿」,看對行情賺錢時要狠,看錯行情賠錢時要跑得快。
中國有句古話——「賺錢不吃力,吃力不賺錢」。這在股市上同樣適用,賺大錢的人是坐著賺來的,不是用腦子想著賺來的,而既會思考又能坐住的人實在太少了。
在實戰操盤中,我們總是在超賣或超買時先把獲利的單子平出來看看,等反彈或回調時再補回,但是多數人都一再地犯同樣的錯誤,就是反彈起來(或回調下來)時我們總覺得沒有反到位,結果在猶豫中價格又回到了我們倉價位以下,這時你便不願在這個價位補回,等到價格一跌再跌,你最終忍不住大膽地重倉介入時,行情往往已經到底或到頂了。
所以,我一直追求坐著賺錢的境界而不是跑著賺錢,但真要達到這一境界實在太不容易了。
股市需要冷靜而不是猶豫,需要謹慎而不是恐懼,果斷而不是盲動,大膽而不是貪婪。若能做到手中有股,心中無股,手中無股,心中有股,悟性基本上就到了七八分。
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最主要是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要總是受勝負心、得失心的影響,未戰先已輸給了自己。
只有懂得股市內在規律、頭腦冷靜的少數人,不盲從市場的孤獨者,才能最終獲得盈利。只要比別人多一分冷靜,便能在股市中脫穎而出。
擁有一定的實戰經歷和看盤經驗及豐富的證券知識,才會擁有好的心態。在漲跌不定的市場中,要永遠保持平和的心態,平和地對待股市中的漲漲跌跌,就不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賺自己能賺的錢,做自己能做的事。
心平,才能平和地對待市場的浮躁;心靜,才能冷靜地認識到紛紛擾擾表象背後的本質。盈,不為所驕;虧,亦能吸取教訓。真正平靜地對待一切之後,投資觀甚至世界觀都能得到升華。平靜中積蓄的是一種力量,是不斷奔向成功的力量。為了更好地適應交易,更好地完善個性,要逐漸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心理特點,學會對心理的調節能力、自我調節方法,隨時調整情緒、思維、意志等心理。性格決定命運,良好的心態與和善的性格必定會使你在股市上有所收穫。
投資蛻變的4大階段
雖然我們都知道要做好某件事情,都是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往往這個過程也是非常痛苦的。有人半路下車,有人在經受不了挫折之後,開始全盤否定了最初的觀念,也有人堅持到了最後,實現初心。
其實不管是那種選擇,都沒有錯,每個人的接受能力罷了。
一、初識,它占據了我的整顆心。
說得不過分,如同初戀一般,我初接觸了股票,愛上它,開始變得如痴如醉。剛愛上一個事物的時候,是一個人的美好時光。這個時候,對知識如饑似渴,瘋狂的學習。每個人心底都是有求知慾的,並且會很享受這個過程。因為我們最容易在剛開始的時候,就去幻想最美好的結果,特別是在一個很好的精神狀態下。隨之而來的是我的知識面大增,國內局勢、國際形勢、政經環境、美聯儲、等等,都開始進入到我的日常生活。我覺得很開心,比我身邊的人多了更多的知識,時不時會在朋友圈發個行情分析顯擺顯擺。可是,人生好景不常有。就像愛情的新鮮度,不會超過18個月一樣。度過了最初的兩三年交易生涯,基本摸清了這個市場的來龍去脈,積累了一些交易經驗,我開始進入交易高原期。
二、遭遇瓶頸,卻並不言棄。
用多年的時間,才可能摸清這個市場的脈搏,積累交易技術、理念、資金管理,以及大量的實盤經驗。這個階段,我發現我的交易再也很難有突破,業績時好時壞,有時候會經歷一些單子的閃崩。我會讓自己不斷反省,有時候也會因為抓住一個大波浪而高興。這些漫長的時光里,我多次會以為自己經驗已經相當豐富,交易系統成熟完善。這個階段,我不會排斥用中型和重型倉位來做。我知道這不是最好的資金管理辦法,但是我會安慰自己,也算經歷過了一些大風大浪。算不上成功,但也不算失敗。一切都還在堅持,我把這定義為:苦難的長征。交易者,總是要有苦行僧的靈魂感召的!
三、交易者的宿命里免不崩潰和抉擇。
堅持了很多年,我以為自己要開始飛了。看起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經驗,技術,知識,閱歷,前面那麼多年的修煉,讓我覺得大幹一場的時候終於到了!於是開始調集大批量的資金,人生在此一戰!交易的誘惑和人性的貪婪,不是以線性倍數在放大,而是以指數級別在放大!大資金的閃失,往往只出現在3%的機率里。我知道要很小心去操作,告誡自己紀律和倉位都要嚴格控制。可是,一次致命的貪婪,就讓前面所有的努力付之東流。沒有領略人生極致的苦,我也沒有能力去控制深處的慾念。萬念俱灰,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趣,後悔進入市場,後悔接觸金融。這個時候,我無比懷念當年初遇股票時候的美好。現在面臨兩個最重大的抉擇,是繼續堅持,還是退出市場。這裡面,少數幸運者等到了徹底開悟的那一天。徹底開悟了,也就再次煥發交易青春。
四、心的重生,難以再對交易存在任何情緒。
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做完十多年交易,歷經無數市場磨難,最終我開始重回輕鬆賺錢的軌道,無外乎這麼幾點:輕倉,順勢,學會休息。山還是那年我剛入股票市場的山,人卻是頓悟後的人,方法還是那些最淳樸的方法。你不把股票交易太當回事,這就對了。我的慾望已經在無欲中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精神的升華推動了自律,靈魂的洗禮滌盪了慾望。成功的交易,我是領悟了,順勢交易乃第一要素,做好資金管理乃核心。
最後,輕易不要出手,耐心等待真正的高勝率機會出現。減少交易機會,增加成功機率!
了解更多股市資訊、操盤心法和交易系統,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C567016),免費領取牛股戰法和長、短線盈利模式一套,精準把握主力資金動向 ,解決你一買就跌一賣就漲,選股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