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的乳製品行業一直呈現「一牛獨大」的格局,加上進口奶的衝擊,市場競爭已趨白熱化。
另一邊,羊奶有著易於人體消化吸收、營養形態更接近母乳的優勢,被行業認為是中國乳業發展的下個「風口」。
此前媒體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羊奶製品的年銷售收入約為100億元,未來8年國內羊奶的液態奶、奶酪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市場潛在規模將在1000億元左右。
目前,國內羊奶市場尚處起步,一些本地乳企也紛紛從牛奶轉戰羊奶新市場。
市面產品不多價格較高
記者走訪市區多家商超小賣鋪發現,儘管牛奶產品占據了液態奶、酸奶和奶粉類的大頭,但也不乏羊奶產品。在位於環城南路的家樂福超市奶類專區,記者看到了一款「頂羊」品牌的液態奶產品正在銷售,售價分別為82元/箱和66元/箱,比普通牛奶售價高出許多。
超市導購員介紹,這款羊奶產品上架已經有1年多,銷量還不錯,雖然售價並不低,但有的消費者聽說羊奶易吸收、營養價值高後,也會選擇購買羊奶。
「主要還是看個人口味,有的消費者不喜歡羊奶中的膻味,有的則認為有膻味的才是真羊奶。」導購員說,「特別是對於一些家長來說,食品健康才是第一位的,至於價格倒不是特別敏感。」
在一些大中型商超內,在售的羊奶品牌多來自外省,而到了小賣鋪,記者才看到了本地品牌的蹤影,其中一款產自石林圭山的山羊奶,一盒250毫升的純羊奶售價為10元,低溫酸奶售價15元一瓶。
小賣鋪老闆表示,近年來有不少中老年人開始選購羊奶,看中的是羊奶易消化,但是由於價格較高,總體銷量仍不及牛奶。
企業多從牛奶市場轉戰而來
儘管市場前景被看好,不過就雲南地區而言,企業規模不大、市場普及度有待提升也是業內人士的共識。
事實上,有不少本地羊奶企業有過牛奶製品生產加工的背景,其市場布局方面也大致沿用了推廣牛奶時的經驗,即圍繞消費者來拓展市場。
昆明龍騰生物乳業有限公司從事乳製品生產已有10餘年,2012年起該公司產品重心逐漸向羊奶粉轉移。現如今,其「百年龍騰」天貓旗艦店銷量最高的一款羊奶粉總銷量已達21萬份,月成交量達1萬筆,銷售成績較為突出。
昆明龍騰生物乳業有限公司羊奶產品。
「之所以做羊奶粉,一方面是因為公司有著多年的奶製品生產經驗,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差異化發展的需要,畢竟牛奶市場競爭過於激烈,而羊奶市場還有著廣闊的拓展空間。」公司負責人汪女士表示,在建立了渠道上的優勢後,品牌塑造成為公司當下的發展重心。
昆明龍騰生物乳業有限公司養殖基地。
成立於2010年的昆明聖宴食品有限公司也有著類似的經歷。
在轉行做羊奶之前,創始人鄢仁寧打造過曾經在昆明家喻戶曉的「海子牛奶」,該品牌已被新希望乳業所收購。後來成立的昆明聖宴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飲料、乳製品的生產、銷售等。2014年起,該公司開始推出「阿伲牧場」系列羊奶製品,包括鮮羊奶、羊酸奶等。
該公司羊奶產品負責人馬先生介紹,石林當地有用山羊奶制乳餅的傳統,奶山羊養殖歷史悠久,在此基礎上,公司建立了從採購到冷鏈運輸再到加工的相關鏈條,在昆明等地開展零售及鮮奶配送。
「羊奶很難實現規模化養殖生產,再加上鮮奶、酸奶這類產品主要依靠零售及配送,相關成本比較高,考慮到這些因素,公司決定把其當作一項事業來發展,利潤方面暫時沒有太大期待。」馬先生說道。
生羊奶供應仍存在較大缺口
有研究報告指出,雲南省鮮羊奶以昆明為核心,以周邊宜良、石林、陸良、晉寧、華寧、彌勒、瀘西等為主產區,每日生羊奶供給量在100噸左右,其中50%以上被用來製作乳餅。相關產區證照齊全的羊奶生產加工企業有4家,每天的生羊奶總收購量在60噸左右。
參與編寫該報告的雲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研究員胡鍾仁介紹,在奶山羊飼養方面,雲南已具備一定基礎,且氣候條件也有利於全年羊奶的均衡生產。不過,散收奶目前仍然是企業的主要原料來源,生羊奶供應仍存在較大缺口。
2018年,雲南羊羊好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昆明龍騰生物乳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同開展合作,在宜良縣鳳萊社區前所村建設10000隻奶山羊種羊場項目,通過雜交改良及配種,增加奶山羊良種的供應。胡鍾仁作為技術指導,也參與了該項目的實施。
雲南羊羊好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胚胎移植手術現場。
目前基地里奶山羊飼養量已達2000頭,育有羊崽1000餘頭。「這些種公羊可用於當地奶山羊品種的雜交改良,每隻雜交羊比未改良本地羊產奶量每個泌乳期提高20%,此外肉質也更好。」胡鍾仁說,「接下來,我們將爭取在10年左右里培育出效益更好的新品種,為建立穩定、安全、健康的奶源基地奠定基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tSkSm0BJleJMoPMSuR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