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健委在官網發布的《關於做好老年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本次疫情的危重症人群中老年人居多。老年人由於各項生理機能退化,抗病能力不如年輕人,應對疫情需重點做好防護。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雷敏提示,疫情當前,老人們要打好「營養戰」,合理膳食,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可大大降低病毒的易感性。
這些「攔路虎」導致營養不良
為何老年人更容易被病毒侵襲呢?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對營養的吸收和利用也隨之下降,抵抗力也隨之下降。以下的原因是老年人身體吸收營養的「攔路虎」:
1. 不少老年人牙齒缺損,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減弱,導致進食受限,出現食慾下降和早飽現象,造成食物攝入量不足和營養素缺乏營養利用能力下降。
2.老年人視覺和聽覺及味覺等感官反應遲頓、常常無法反映身體對食物、水的真實需求,導致食慾欠佳,進食、進水不足。老年人基礎代謝有所下降,對食物熱量的需求有所減少,但仍然需要滿足最基本的能量需要。
3.老年人肌肉萎縮、體脂肪量增加,加上骨量丟失、關節及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等問題,使得老年人身體活動能力減弱,導致骨骼肌、呼吸肌等力量大肆下降,更容易導致壓瘡、肺部感染,對肺臟不利。
4.隨著年齡增加,許多老年人更容易發生貧血、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很多老年人多病共存,長期服用多種藥物,藥物的副作用,也很容易造成老年人食欲不振,並且也會影響營養素吸收,加重營養失衡狀況,形成營養吸收的惡性循環。
五個健康錦囊提升免疫力
有效的預防感染,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儘量不觸摸口鼻眼睛、減少出行外,對老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打好「營養戰」,收好下面5個健康錦囊,提升自我的免疫力。
1. 這些老人可加餐。
對於高齡老人和身體虛弱以及體重出現明顯下降的老人,應特別要注意增加餐次,除三餐外可增加兩到三次加餐,保證充足的食物攝入。
食量小的老年人,應注意在餐前和餐時少喝湯水,少吃湯泡飯。
對於有吞咽障礙和80歲以上老人,可選擇軟食、進食中要細嚼慢咽、預防嗆咳和誤吸。
對於貧血,鈣和維生素D、維生素A等營養缺乏的老年人,建議在營養師和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養強化食品或營養素補充劑。
2.老年人每天至少攝入12種的食物。
食物製作細軟,少食多餐。採用多種方法增加食慾和進食量,吃好三餐。每餐七八分飽,定時定量。
早餐:宜有1-2種以上主食(燕麥、豆雜麵)、1個雞蛋、1杯奶、另有蔬菜或水果。
中餐、晚餐:宜有2種以上主食(蕎麥麵、糙米、小米),1-2個葷菜(魚蝦、雞鴨、牛羊肉)、1-2種蔬菜、1個豆製品。飯菜應色香味美、溫度適宜,進食溫度掌握在30~40℃。
在本時期,避免吃油膩、油炸、甜食、辛辣刺激食物,另外吃堅果也要每天控制數量,每天20克為宜。
3.飲食要粗細糧搭配、葷素搭配、糧豆搭配。
在平衡膳食搭配的基礎上,多選擇蛋白質、維生素A、D、E、C和鋅、硒、鐵、益生菌等營養素,這樣更有助於免疫細胞處於最佳戰鬥狀態。吃富含維生素A和beta胡蘿蔔素的食物,如西蘭花、胡蘿蔔、桔、鮮棗、綠豆、赤小豆等,有助於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呼吸道細胞的健康抵禦病毒感染。
4. 老年人要少量多次、足量飲水。
身體缺水的時候抵抗力會下降。而在冬季及室內空氣乾燥,身體容易流失更多的水分。怎麼知道身體缺水了呢?可以通過尿的顏色,如果尿是透明的淡黃色,說明身體不缺水,如果尿是深黃色,說明尿液被濃縮了,這時候需要多喝水。喝夠水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從而提高抵抗力。每天建議喝1500-2000毫升水,患有心功能衰竭的老年人酌情每天喝水1000毫升。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再喝,少量多次,比一次喝一大瓶要好。
5. 每天在陽台或小區內活動1-2次。
接受紫外光照射,有利於體內維生素D合成和延緩骨質疏鬆的發展。一般認為老年人每天戶外鍛鍊1-2次,每次1小時左右,以輕微出汗為宜;或每天至少六千步。不宜出門時可以陽台進行有氧運動和適當的抗阻運動。在注意每次運動要量力而行,強度不要過大,運動持續時間不要過長,可以分多次運動。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王珊
編輯/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