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其實很努力,可為何大明到最後還是滅亡了呢?

2020-06-11     史海觀復

原標題:崇禎皇帝其實很努力,可為何大明到最後還是滅亡了呢?

大家都知道,我們歷史上很是強大的明朝帝國,最終是亡在了崇禎的手上了。但是我們在歷史的記載中,可以看出來,崇禎這位皇帝實際上是非常的勤奮的,他對於國家的各種政事都是非常的勤奮並且刻苦的。他是一個世人皆知的非常勤政的皇帝,但是明朝卻還是最終亡在了他的手上,這就令人非常的疑惑了。

要知道,在他的上一位當皇帝的老哥,是一個成天都不問政事,將國家的事務全權交給了宦官和一幫子大臣打理,自己就成天待在後宮裡面干木匠活,但是明朝在那時卻仍然是運轉十分的正常,並沒有發生什麼足以導致國家危機的事情發生。而崇禎這樣的努力,為什麼反而是讓明朝滅亡了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地講一講這其中的原因。

首先一點,我們大家都要知道的事情就是,一個勤奮的皇帝不代表著這個皇帝就是一個合格的好皇帝。這句話乍一看似乎是說不通,因為作為一個皇帝,他能夠不被外物誘惑,能夠整日都埋頭在國家的政務之間,難道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嗎?其實,我們要明白的一點就是,不是努力了,就能夠有效果的。

一個好皇帝,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勤奮的皇帝,而是一個能夠找到正確方向的皇帝。就像是一個好的領導,也不一定是最為勤奮的員工,他需要做的是為公司的人們指出一個正確的方向,然後再為之努力奮鬥。而崇禎顯然是在這一點上沒有做好。作為一個好的君主,所需要的是能夠用好人,而不是自己事必躬親。我們大家在歷史中看到的那些很有作為的君主,史書上都描寫這些人是如何的努力,怎樣的勤奮。但是這只是史書上寫出來的明面上的東西而已。

其實,他們最為重要的就是會用人。就比如漢高祖劉邦,他就是一個非常擅長用人的皇帝。他手下的眾多人物都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而這正是因為劉邦能夠充分的利用他們,能夠將自己手中的權力放心地交給他們,讓他們放心大膽地去干,才能夠有這樣的效果的。

第二個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崇禎做的很正確的一件事就是剷除了魏忠賢這個大禍害。但是我們同樣要知道的是,崇禎其實僅僅是鏟掉了魏忠賢這個人而已,並不是說將整個太監集團都給剷除了。他仍然是非常信任自己的太監的,並且是使用太監作為監軍,甚至是給予了太監很大的權力。

其實要是說起來,皇帝使用宦官來對軍隊中那些手握大權的將領們進行制衡,這件事本來是正確的。畢竟權力是需要受到制約的。但是他崇禎任用的太監都是一群毫無能力但是又恨喜歡插手軍隊事務的人,這就很不對了。用太監作監軍可以,但是太監們胡亂指揮就不對了。

其實,筆者看來,崇禎雖然是十分的勤奮。對於國家的治理也是非常的上心。但是他的方法卻總是用不對。而這其中的原因,是和崇禎早年的時候並沒有在皇宮內部接受到正規的帝王之術的訓練是有很大的關聯的。早年間,崇禎一直是在外作為一名親王的存在,他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對於皇帝的訓練,沒有像張居正這樣的大臣來教導他帝王之術,也沒有人能夠教導他如何管理國家。他的出身和來歷,使得他的眼界不夠高,因此他看不到這個國家最為本質的問題,只是在一意孤行。他雖然是努力了,但是努力都沒有用到正確的地方,這才是他最大的問題。而對著錯誤的方向進行努力,只會使得事情越來越糟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laFoXIBd4Bm1__Y0ZH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