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滿百天的科創板,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危害不容忽視

2019-10-30     曹中銘股市觀察

7月22日,肩負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重任的科創板開市。10月29日,是科創板滿百天的日子。設立科創板,證監會曾提出「高標準、穩起步、嚴監管、控風險」的基本要求,而至少在目前看來,科創板的「高標準」已得到體現,「穩起步」的要求已經達到。今後,對於科創板而言需要做到「嚴監管」與「控風險」。

客觀地說,在科創板開市的最初階段,受到市場的關注度是非常高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市場對於科創板似乎已經不那麼「感冒」了。這既與科創板熱度已過有關,也與市場對於科創板已產生審美疲勞有關。事實上,類似的現象在中小板、創業板都發生過,並不值得大驚小怪。

時間往往是最好的檢驗劑。雖然科創板開市至今只有百天的時間,但科創板所暴露出的多個方面的問題,卻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個人以為,科創板在三個方面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視。

根據《關於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科創板股票實行市場化發行,其新股發行價格、規模、節奏等主要通過市場化決定,以強化市場的約束作用。科創板新股發行,首先需要通過上交所上市委的審議,在證監會同意註冊之後,才可以啟動發行程序。

從掛牌的科創板新股看,截至10月29日,科創板掛牌公司36家。這意味著,除了首批掛牌的25家公司外,7月22日之後只上市新股11家,平均每個月上市4家,每周掛牌一家新股,這樣的速度顯然不會對市場形成壓力。從發行家數來看,8、9兩月份分別僅有1家、5家公司發行。但進入10月份後,當月已安排發行家數已達17家。其中10月25日一天就有多達7家科創板公司完成發行,為科創板開市以來發行家數最多的一天。從數據看,科創板新股發行呈現出加速的態勢。

科創板新股發行呈現出嚴重的高低不一現象,背後或有人為因素。科創板實行的是市場化發行,但從目前的結果看,市場化發行或徒有其名。個人以為,這是科創板新股發行需要改進之處。

另一方面,科創板的高溢價現象同樣值得關注。科創板的高溢價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發行價格高企。由於不再有23倍發行市盈率紅線,導致科創板新股高價發行成為常態。首批25家公司中,最高發行市盈率達到170倍,確實令人咋舌。科創板的新股發行,讓曾經久別市場的「三高」發行再次出現。對於科創板公司而言,由於需要資金的不斷投入,「三高」發行的高超募或有其有利的一面,但「三高」發行成為常態,其實並不利於科創板的健康發展。其二,個股高溢價。目前科創板股價較發行價格漲幅超過100%的比比皆是,超過200%的也不少見即是最好的證明。

科創板高溢價產生的後遺症也開始在市場上凸顯。如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都曾遭到市場的爆炒,但資金高舉高打的結果,必然導致股價的虛高。虛高的股價,又必然會有一個價值回歸的過程。截至10月25日,36家科創板公司中,多達28家公司股價較上市首日收盤價出現下跌,跌幅超過10%的有26家,其中5家公司股價跌幅超過40%,晶晨股份的回撤幅度甚至高達57.66%。科創板的投資風險由此可見一斑。

科創板所存在的三個方面的問題,背後既不乏人為因素的結果,也有市場機制在發揮作用。個人以為,對於科創板所存在的問題,要儘量減少人為干預,讓市場的歸市場。當然,對於科創板炒作中存在的諸如操縱市場等違規違法行為,監管部門定要進行嚴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iJKHG4BMH2_cNUg9sT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