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說到近似完美的人,其實有不少,就像呂洞玄。但是呂洞玄很好琢磨,他的三生都是為了紅衣而來,目的單純而執著。還有一個人,雖然不如呂祖強大,但是在很多人心中也是一個近似完美的男人,那就是陳芝豹。他作為北涼王六義子之首,一虎二熊三犬中的一虎,無論是能力還是地位都是沒有爭議的,論心機,論謀略,論能力,論威望,陳芝豹可以說在徐鳳年之上。倘若不是徐鳳年開掛太多,背景太強的話,他還真的就趕不上陳芝豹了。很多讀者都對陳芝豹不太友好,因為看不清陳芝豹,他是幫徐鳳年呢?還是在害徐鳳年呢?這點我們就從頭開始說吧。
北涼苦,最苦是白衣
陳芝豹作為北涼軍當中所以說是全方面都是最頂尖的人物,被很多人所重視著,甚至於在西壁壘之戰的時候,還出現了扶龍派。以謀士陳長陵為首,還有徐驍的小舅子和徐家騎兵主將吳起,燕文鸞、何仲忽等等大將,另外兩名義子姚簡、葉熙真等人都支持陳芝豹作為徐家軍的接班人,劃江而稱帝。如果不是吳素在最關鍵詞時刻出生不支持劃江而治,也就沒有北涼王了。
但是陳芝豹的地位也一直很尷尬,他身為六義子之首,白衣兵聖,在北涼軍當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他卻不是北涼軍名正言順的接班人。甚至於說他的存在會妨礙到徐鳳年的正式接班,這個可能就是所謂的功高蓋主吧。陳芝豹太優秀了,而且立下了太多的戰功了,以至於烽火在書中無數次的描寫陳芝豹用兵如神,不愧為白衣兵聖。徐鳳年哪怕再優秀也沒有表現的機會,只能存在於陳芝豹的陰影之中。所以陳芝豹必須要走,而且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走,不至於讓人認為他是故意在禪讓給徐鳳年。
曾經的陳芝豹還只是一個心想手持長矛策馬天下的少年,從北涼王妃手中接過襁褓里的徐鳳年,還會笑得很開心。但是在徐家幫助離陽王朝定鼎中原,陳芝豹拒絕了封王就藩後,就默默的回到了北涼,特別是在北涼王妃過世後,他更加沉默寡言。看著放浪形骸、聲名狼藉的徐柿子(他不知道徐柿子在自污)。他感覺徐鳳年對不起這北涼軍,看不起這徐鳳年,但是反心或者殺心,這個是真沒有。
我不姓徐,可我名為知報。
陳芝豹,原名陳知報,烽火用他的名字就告訴了讀者們,陳芝豹從未背叛北涼。陳芝豹單騎赴蜀,叛出北涼,但是真的是叛出嗎?作為軍中名聲最鼎的他,在徐驍去世後,隨便就可以拉走一隻幾萬人的隊伍遠赴西蜀,何苦要從頭再來呢?他要在西蜀,也是用心良苦的。李義山生前的規劃當中,西蜀乃是重之重,所以在暗中聯合了蘇酥想要控制西蜀。但是陳芝豹卻光明正大的入蜀了,倘若未來北涼真的敗了,難道陳芝豹不會收攏北涼軍退守西蜀嗎?
所以陳芝豹跟納蘭右慈說道「我北涼鐵騎三十萬!生可悲涼,死卻壯闊!」不是你們中原的溫柔鄉能夠明白的。一日是北涼邊軍,此生皆是北涼老卒。陳芝豹所做的一切,和徐鳳年無關,和徐驍也無關,那或許是和北涼軍有關了。
而徐鳳年在太安城砸欽天監的時候,謝觀應想讓陳芝豹出手阻攔。陳芝豹說到:徐鳳年現在在做的事情,就是我原本將來也會做的事情。我僅是站在這裡已經是給你面子了。陳芝豹為什麼要砸欽天監呢?因為當年欽天監算出了吳素懷的是男胎,徐驍將有後了,這個是老皇帝不能接受的。所以和楊太歲等人合謀將吳素騙入皇宮想要害她。未曾想吳素關鍵時刻入世劍轉出世劍,進入陸地劍仙境偽境破了這局,但是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在生下了徐龍象後就離世了。這仇,徐驍、徐鳳年、陳芝豹,都記得。
後來,陳芝豹再次回來找徐鳳年,那是在齊當國戰死一役後,回來質問徐鳳年:你能夠北涼鐵騎帶來多少東西?就只有三十萬塊石碑?同時說道:北涼如果交給他的話,終有一天,燕文鸞,袁左宗等徐家舊人,人人封王。石符,寧峨眉,典雄畜等北涼將領,人人公侯。哪怕在天下太平之前就已戰死沙場,死後也能人人美諡。這個是在替北涼鐵騎不值,北涼三十萬鐵騎死絕,到頭來就只是保了離陽趙室一個平安。是在替徐鳳年不值,離陽王朝想要害死徐柿子,徐柿子卻要保中原仍在。更是在替徐驍不值,幫助離陽定鼎中原,最後卻拿到了一個惡諡。所以他要為北涼軍討回公道,為他的義父討回公道。徐鳳年做不了的事情,他來做。
圖片來源於:瀟湘過客莫念《雪中悍刀行系列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