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潛逃之王姜誠君往事:頂尖券商不敢接的項目,他敢接

2024-09-04     華夏時報

姜誠君下機。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玫 陳鋒 北京報道

艙門開啟,姜誠君步履沉重,宛如背負千斤重擔。下機後見到執法人員,他還是努力調整姿態,點頭示好。隨後,眾目下,姜誠君被押上了警車。

8月28日16點20分,電視機里,央視新聞宣告:「外逃職務犯罪人員姜誠君在境外落網被遣返回國。」一時間,資本市場譁然,這一事件也被視為證券反腐領域的重要成果。

據悉,姜誠君涉嫌嚴重職務犯罪。具體犯了什麼罪?「目前都是小道消息,大機率還是投行上市過程中的一些內部勾當。官方沒披露前只能等待官方說法。」某券商首席顧問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投行前幾年水深。」另一券商首席顧問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ST易事特財務造假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不敢接的保薦業務和公司,他敢接。」某券商人士對此事發表評論時表示。

姜誠君於1964年4月出生,是廈門大學經濟學碩士。他曾任海通證券副總經理,負責監管公司大投行業務,涵蓋併購、投行等多個關鍵領域,併兼任投資銀行委員會副主任及資產負債配置委員會委員。

Wind數據顯示,姜誠君在海通證券共保薦了13單項目,其中包括近期深陷財務造假醜聞的ST易事特的IPO項目。

ST易事特主營UBS電源業務,2024年7月5日,證監會對ST易事特下發《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告知書顯示,ST易事特被曝涉嫌通過虛假貿易、融資性代采代理及數據中心集成業務等手段,在2017年至2021年的年度報告中大幅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及利潤總額,累計虛增營業收入超過40億元。

針對此事,證監會除對ST易事特責令改正、給予警告、處以800萬元罰款外,還對ST易事特原實控人何思模採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並處以1000萬元罰款。現任高管中,董事長、總經理何佳也被給予警示函。

2014年1月16日,海通證券作為保薦機構簽署了易事特(未被ST前的簡稱)的招股說明書,隨後易事特順利完成了深交所創業板的上市流程,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彼時,姜誠君正是此項目的負責人。

《華夏時報》記者9月3日致電ST易事特詢問姜誠君被查事件是否與其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目前完全沒有收到任何與姜誠君事件相關或者配合調查的消息。」

而在被問及姜誠君事件可能與什麼相關時,該工作人員表示,「我們並不清楚,因為我們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七年薪資達2854萬元

Wind資料顯示,姜誠君於2000年開始涉足海通證券的投行業務,彼時,他剛剛加入海通證券,擔任海通證券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Wind數據顯示,在海通證券工作期間,姜誠君主導的IPO項目共13起,其中11起IPO成功上市,2起IPO項目中止,上市募集資金共計超過90億元人民幣。

從2008年8月建設工業的率先上市,到2020年9月奕瑞科技的發行成功,11家公司的上市時間跨度長達12年。

Wind資料顯示,姜誠君2017年起擔任海通證券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過去7年(2017年至2023年)的年報信息顯示,姜誠君累計薪酬達到2854.73萬元。然而,姜誠君的薪酬在近兩年內有所下降,2023年,其薪資降至197.74萬元,相較於2021年的高點549.68萬元,減少了約350萬元;而2022年其薪資為317.76萬元。在此之前,姜誠君的薪資情況為:2020年424.41萬元,2019年423.46萬元,2018年394.26萬元,以及2017年547.42萬元。

投行業務一直以來是海通證券的優勢業務,Wind數據顯示,自2017年7月至今,海通證券首發保薦家數共139家,僅次於中信證券的230家和中信建投的199家。從首發募資排名看,海通證券的首發募資金額為1965.14億元,在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之後,位列第四。

今年上半年,海通證券的財務表現遭遇了重創。2024年上半年,其投行收入急劇下滑,腰斬至9.69億元,跌幅54.83%。股權融資承銷金額大額縮水至26.39億元,而去年同期該業務金額為263.37億元;再融資發行金額僅為3億,與上年同期的66.31億元差距巨大。

受連累的還有海通證券的撤否率表現。截至9月3日,海通證券投行項目撤否率高達45%。年內海通證券首發保薦項目為60家,其中主動撤回27家,終止1家。其中,2024年7月1日之後,海通證券主動撤回了3家IPO。

巨豐投資首席顧問張翠霞對《華夏時報》指出,海通證券近年來因亂象頻發屢受處罰,其保薦的IPO項目多次出現撤項及財務造假問題,撤否率居高不下,上半年更收投行違規罰單10張,居券商之首,撤否率高企,凸顯其未有效履行資本市場「看門人」職責。

金融反腐進行時

2023年6月30日起,姜誠君擔任海通證券副總經理。一年多後,根據相關公告,2024年7月31日,姜誠君向海通證券遞交了辭職報告。公告非常「官方」,僅寫著,其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後,其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姜誠君於2024年7月出逃。逃亡一個月後,他被國際執法機構捕獲並送回中國,接受了上海市紀委監委的立案審查。

「七月剛逃出境,八月就回來了……」在微博里,有網友對姜誠君如是評價。

有關姜誠君潛逃細節,《華夏時報》記者9月2日向海通證券發送採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記者又於9月3日撥打了海通證券信披電話,令人驚訝的是,作為公司向公眾提供的重要聯繫方式之一,8月29日還在半年報中披露的該電話號碼竟然「不存在」。隨後,記者通過多方努力獲取了海通證券內部人士的微信聯繫方式,但該內部人士並未通過記者的好友申請。

據財新報道,姜誠君在涉嫌職務侵占線索顯露且受到邊控後,選擇從雲南偷渡出境至寮國,並在那裡落網。該報道還稱,姜誠君出事是因為其多年前保薦的一單IPO項目中被查出了違規問題。

記者注意到,姜誠君系在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統籌協調和公安部等部門協助下落網。也有業內人士猜測稱:「姜誠君的問題事關金融反腐,可能是配合海外資金做空和利益輸送等問題。」

有關金融反腐,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副秘書長鬍麒牧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期中央金融反腐一是釋放堅定發展實體經濟,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決心,讓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二是要進一步明確金融定位,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三是通過加大金融系統案件查辦,凈化從業隊伍,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化解金融系統風險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fff902f25b69cfd93cbab6294b67c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