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來了?AI作圖獲世界級攝影大獎,獲獎者拒領獎!專家:視覺藝術或被顛覆!

2023-04-23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原標題:真來了?AI作圖獲世界級攝影大獎,獲獎者拒領獎!專家:視覺藝術或被顛覆!

文轉載自公眾號:美術志(ID:mszart)

2023年4月13日

德國藝術家鮑里斯·埃爾達森

的攝影作品《虛假記憶:電工》

榮獲2023年度索尼世界攝影獎的創意類大獎

賽後埃爾達森拒絕領獎

他稱這幅作品不是傳統的拍攝作品

而是由人工智慧合成的

專家認為「或許藝術類和商業類攝影評獎將會不復存在了」

AI技術對商業攝影將會造成巨大衝擊

AI生成的《勝利之吻》

可以看到這張AI合成的作品

無論是在人物的精細度上

還是之前飽受詬病的手部繪畫上

都展現出了超強的還原能力

讓人很難分辨這張照片的真假問題

目前攝影、繪畫和設計

三個領域都已受到影響

AI生成視頻的技術也已在研發了

但AI不會對攝影藝術的紀實性產生衝擊

來看看網友們是如何評價的

可以看出來

大部分網友還是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我個人的觀點是

AI不會完全取代人類

但不願意學習AI和了解AI的人

可能會收到很大的衝擊

所以我們不能排斥AI的出現和發展

應該正視它給社會進步帶來的作用

早期的AI作畫

再回到AI作圖這件事上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AI

作圖拿獎的事情了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上

一幅通過 AI 自動生成的畫作

《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太空歌劇院)

獲得了美術競賽數字藝術類別的一等獎

據作者遊戲設計師 Jason Allen 介紹

在創作過程中,他需要將大量關鍵詞

輸入到 AI 繪畫工具 Midjourney 程序中

經過了大概 900 次嘗試和約 80 個小時的修飾後

才完成了這個作品

這件作品看起來像是來自太空歌劇

畫面中巴洛克風格的大廳里的

古典人物通過一個圓形的觀景口

進入陽光普照、光芒四射的景觀

《空間歌劇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

在 Jason Allen 看來

這幅作品是用AI繪圖軟體Midjourney生成

並表示「自己就是創作者,獲獎當之無愧」

不過這番言論徹底激怒了參展的藝術家們

在獲獎後

其「作者」Jason Allen發布了一則帖子

自曝用Midjourney這個Ai作畫工具繪圖的過程:

只要輸入文本說明文字

就能創建出100張圖像

再經過微調和無損放大

選出3張送去參賽,然後就獲得了冠軍

這條帖子引起了推特上有關AI繪圖軟體的「罵戰」

「有人用AI生成的圖片參加繪畫比賽

還贏了一等獎。沒錯,太卑鄙了。

網友對於AI畫作、藝術特性等展開討論,更有些網友的論點也不僅僅局限在藝術領域:

「我們眼睜睜見證藝術的死亡。如果創造性工作也難免於機器之手,那麼高技巧含量的工作也有被廢棄的危險。我們之後將如何?」

「更嚴重的問題(可能)在於,評委們沒有意識到AI作畫,仍然認為作品很優秀,可以獲獎。對於『人類vs人工智慧』的討論而言,可不是個好兆頭。」

「這很噁心。」

「這很糟糕,如同我們不讓機器人參加奧運會是一個道理。」

「當歷史學家回顧這些年,會用什麼詞描述這個沒人味的『藝術運動呢』。」

「為什麼要引以為傲?」

「評委們沒有通過圖靈測試」

「天吶,上高中的時候提交過數字畫作,但是被淘汰了,理由是『那是電腦給你畫的』……時代變了啊」

當然,也有網友表達了對AI創作的支持:

「為什麼?這幅作品的要點在於——如果AI可以創造出令人讚嘆的藝術(我們還沒有到這一步,還需要很多改進),難道不是好事嗎?」

在眾多評論中,一位網友的發言獲贊破萬,獲得不少支持:

「讓我們暫時假裝AI藝術不存在。有人給一位藝術家發了一系列指令,藝術家照此作畫並發還給指令人。指令人用自己的名字為作者參加比賽並獲獎。那是不道德的。」

AI不是人類,通過打字給AI發出指令的人,也不是藝術家。他們沒有創造什麼東西,最多是合作。然而因為另一方是AI不是人類,所以指令人可以自己署名。這不應該發生,太糟糕了。」

一些日本畫師也開始紛紛抵制AI

通過使用軟體,繪畫門檻變得很低——低到能真正實現「全民畫師」。只要你給出自己想畫的關鍵詞,它就能在幾秒內生成大量畫作。

再加上Stable Diffusion等主流AI作畫服務都已經開源,如果配合一些插件使用,AI美術可以真正實現量產——一晚上畫成千上萬張。可以想像,AI作畫勢必會對行業造成一些改變。

這幅作品是用算法和15000幅從14世紀到20世紀的肖像畫數據製作而成。實現這一切的是一支名叫Obvious法國藝術團隊。

《愛德蒙·德·貝拉米肖像》

(Portrait Of Edmond de Belamy,2018)

在這樣的風潮下

國內也有大批AI繪畫作品出現

其精細程度令人瞠目結舌

Made by Domo

「閃耀的星河,銀白色月亮下聖潔的城堡,油畫風,4K」

「海上的古風宮殿,日出,丁達爾效應」

「日落 雪山 城堡」

「仲夏夜之夢」

Made by Tiamat

From@狼煙無言

從商業社會的角度上來說,通過Ai作畫,節省了畫師、攝影師、後期人員等等一系列成本。在現實中,的確已經有不少媒體、小說、遊戲都開始採用Ai製作的概念場景配圖。

但目前AI的學習主要還是圍繞學習和模仿的階段,創新能力有限。即使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也永遠不可能成為下一個莫奈或者梵谷。

回想 1800 年代相機問世時,也有過類似的巨大爭議:" 與藝術家相比,相機似乎輕鬆完成了所有工作 "、" 隨著彩色攝影的出現,畫家是否將永遠過時?" 然而,放眼兩百年後的如今,人類畫家依然存在。

關於AI作圖,你有什麼看法?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贊,最後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