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菲新劇爆了,原因竟然是這個!

2022-06-08   電影鋪子

原標題:劉亦菲新劇爆了,原因竟然是這個!

這幾天,被復古潮主宰多時的內娛終於有了點新水花。

一部國劇火了,為疲軟多時的古偶圈帶來一股久違的熱度。

不僅討論度居高不下,收割觀眾無數,

開分甚至直接飆上了8.8——

《夢華錄》

劇集講述北宋年間,

聰慧果敢的趙盼兒(劉亦菲 飾),聯手風風火火的孫三娘(柳岩 飾)與江南琵琶高手宋引章(林允 飾),勇闖東京汴梁,開設酒樓,並在皇城司指揮使顧千帆(陳曉 飾)的幫助下,將酒樓做成汴京頂流的故事。

創業、權謀兩條線,將男女主的感情戲串聯。

作為一部大製作、大陣仗古偶,又是「神仙姐姐」成年後播出的第一部劇集,

《夢華錄》賣點不少。

但其成功的關鍵,除了主演的高國民度,與一個過關的劇本,其實也少不了同行的襯托

女主趙盼兒,鄧州人士,原樂伎,現為錢塘趙氏茶鋪的掌柜,人美茶藝佳。

邊在江南經營茶館,邊等待未婚夫及第之後與自己成婚。

沒想到變故接踵而至,

先是茶鋪被人打砸,又忽聞心上人在京城另攀高枝的消息,無奈之下,踏上了前往東京的旅程……

大女主爽劇第一要義,避雷傻白甜

目前看來,起碼在這一點上《夢華錄》做的不錯。

八十兩金錠擺在面前,女主揮手說不要,觀眾正要惋惜,下一秒開口就是「五百兩還差不多」;

被徹底辜負之後,一個特寫,以為要開始戀愛腦發作傷春悲秋了,沒想到人家的內心獨白是祝負心漢「仕途坎坷,諸事不順」。

以往的古偶劇中,

不少開局噱頭十足,打著獨立女主的旗號,讓人眼前一亮。

一到關鍵時刻,機靈慧理的女主就突然降智,讓人眼前一黑。

從大框架來說,《夢華錄》仍有大女主「爽文」的「爽元素」,但好在智商在線,細節完成度比較出彩。

第一集中,趙盼兒的姐妹宋引章帶情郎周舍前來提親,男方巧言令色,自稱淮陽富商,與引章因曲生情,互為知音,今後必定待她如珍似寶,一生一世。

趙盼兒卻一眼看出對方是一個出入歡場的酒色之徒。

一問,

「一去紫台連朔漠的下一句是什麼?」

對方啞然。

「他連杜子美的明妃曲都背不出來,

能和你是個鬼的知音啊。」

二看,

端茶時用中指和拇指捏住茶杯,這是標準的賭徒拈色子的姿勢。

三嗅,

對方身上的薰香,只有最貴的幾間青樓才用得起。

三兩下戳破對方的「另有所謀」。

當聰慧精明的點茶西施,遇上了更老謀深算的「活閻羅」,難免火花四濺。

男主顧千帆,皇城司指揮,手段狠辣,人稱活閻羅。

劇集開篇,顧千帆到錢塘調查皇后讖言一案,手下在趙盼兒的茶鋪為他接風洗塵。

不巧,一群被官兵追捕的歹徒逃到茶鋪,為逃命挾持了掌柜與客人。

千鈞一髮之際,顧千帆救了趙盼兒一命。

趙盼兒端上好茶以答謝對方的救命之恩,卻意外得知對方皇城司的身份。

於是她故意將茶水打翻。

精心烹制的佳茗就算砸了,也不給皇城司的煞星喝。

前後態度的明顯轉變,自然被「活閻羅」捕捉到。

於是他假裝糊塗,順勢當起流氓:

「水灑了就給我倒,

爐子熄了就給我生,

我今日偏要在你這裡喝茶。」

在顧千帆的脅迫下,趙盼兒端上好茶與糕點,卻暗中做了手腳,想讓顧千帆吃個上吐下瀉。

誰知顧千帆早有防備,識破了她的伎倆。

「龍腦香味苦寒,綠豆又性寒,

君臣相佐之下,

兩三個時辰之後只怕我會上吐下瀉。」

接著,便睚眥必報地挑釁起來,專戳對方痛處。

點出趙盼兒躲刀的那一招,出自綠腰舞。而如今民間會此舞者,多半不是良家。

並故意問她「在哪家勾欄獻藝」,又以「將她的身份昭告天下」威脅趙盼兒背出自家履歷。

「九歲因父罪沒為官奴,

隸杭州樂營歌舞色為樂伎。

十六歲因太守恩令,脫籍歸良。」

三句話,摸清了趙盼兒態度轉變的原因——

凡因父罪沒入官奴者,十有八九都是犯官妻女。

看她前後態度截然不同,想必當年負責緝拿的就是皇城司。

開頭十分鐘,男女主的性格人設與因緣際會就已交代清楚。

兩人前期的針鋒相對,後期的強強聯手,勢均力敵的愛情,成為這部古偶的最大看點。

而在感情戲的處理上,也沒有一味的撒工業糖精,而是靠微妙的細節一步步推動。

以兩次部的觸碰為例。

第一次,還是二人在茶鋪里初次相遇。

隨意招呼,擦身而過,沒有眼神停留。

一個對「鄉野村婦」不屑一顧,

一個對「朝廷鷹犬」敬而遠之。

互相看不上。

此時歹徒鬧事,眼看趙盼兒難以招架,一旁冷眼觀戰的顧千帆突然起身,將她救下。

沒有男主攬女主入懷,在空中轉圈圈的尷尬情節。

救人的一腳正中歹徒面門,化險為夷。

被救的稍顯狼狽地撐在地上,驚魂未定。

動作乾淨利落,手卻還沒鬆開。

僅僅是一個拖著手腕的肢體接觸,便已曖昧叢生。

第二次,是後來趙盼兒為救宋引章,而應付渣男周舍時。

以身飼周,佯裝風流快活,實則內心噁心厭惡。

事後不斷清洗、擦拭被對方觸碰過的肌膚。

而顧千帆在手刃至交好友後,承受著巨大的心裡衝擊,第一時間就是跑來找趙盼兒,遠遠地看她逢場作戲。

那時兩人已經歷生死,情愫漸生。

當得知顧千帆目睹全程後,趙盼兒的反應是躲閃。

轉過身,擋住紅唇,遮掩一句「你別看」。

比起暴露自己被辜負的脆弱卑微,她更怕對方誤會自己輕浮自賤。

顧千帆卻拿過她的手,輕輕替她清洗。

「柔荑香凝,紅酥青蔥,多好看。

在我眼裡呀,你從來都不髒。」

同樣是手的輕柔觸碰,配合潺潺水聲,卻將感情中的含蓄和拉扯盡現。

除了肢體觸碰,男女主之間的化學反應也來自氛圍感的烘托,某些片段甚至有留白般的美感。

比如那場為劇粉所稱道的離別戲

顧千帆坐船離開,趙盼兒憑欄目送。

隨從忽強忽弱嘮里嘮叨的話在耳畔,

顧千帆卻聽得心不在焉,眼睛不時飄到漸行漸遠的盼兒身上。

從燈火通明直至沒入一片黑暗。

從含蓄克制中,生出幾分詩意。

再比如趙盼兒把周舍送上公堂,卻因身份反被杖笞;顧千帆及時相救,卻並未露面。

然而趙盼兒立刻猜出是他,脫險後追出公堂。

此時天空下起濛濛細雨,趙盼兒穿過一頂頂黃色的油紙傘,與躲在屏風背後的顧千帆四目相對。

「我就知道是你。」

「差點在公堂上被打死,還不穩重點。」

「我的命硬得很,跟你一樣,挨二十板子死不了的。」

屏風遮擋了緋紅,平息了悸動。

二人隔著朦朧的薄紗,一遞一答,心意呼之欲出。

有人說,《夢華錄》的好看,在於「仙氣」。

劉亦菲、陳曉的顏值作為最大賣點,擔得起「古偶」二字。

但多看幾眼,便會發現它在仙氣之外,還有一股難得的煙火氣。

疫情席捲的當下,蔬飯茶酒的日常,似乎愈顯珍貴,

相應的,當影視作品中能夠少些懸浮,多點「實感」,也就更加討喜。

製作方面,

實景拍攝,著重細節,展現出北宋民間的市井百態。

加上原聲台詞,雖然咬字偶有磕絆,卻比不貼臉的配音要多一分代入感。

劇情方面,

雖然也能見到一些創作者愛想當然的通病,但相對尊重觀眾。

官民之間、商戶之間、男女之間,皆有洞察。

主角開了金手指,又沒完全開;

爽了,但也沒有完全爽。

第四集中,宋引章被周舍騙財騙色,還遭遇家暴。

趙盼兒聽說後謀劃設計,前去周舍宅中解救。

使出美人計,虛與委蛇,借調笑真打真罵。

將周舍耍得團團轉,落得人財兩空,還被送上公堂。

姐妹三人看似大獲全勝,此時畫風卻陡然一轉——

因為曾經的賤籍身份,縣官對趙盼兒百般刁難,只罰幾文銅錢就將周舍的重罪免去。

作為民間女子,她憑藉自己的長袖善舞走了九十九步,最後一步卻輸在了官府傾斜的權力上……

姐妹三人一同經商,有盈有虧,有磕有碰,

卻始終互相扶持,

女配角不再只是助攻男女主感情戲的工具人,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真閨蜜。

但也必須承認,以上這些,本不該是一部劇大書特書的亮點。

劇情通順,選角合適,注重細節,本應是一部劇的標配。

採用原聲台詞,也不過是「聲台形表」中最基本的一環。

當然,《夢華錄》也存在不足之處。

比如男女主頻繁的偶遇、有意無意的偷聽,偶然性因素略多。

種種計謀、邏輯閉環也並非天衣無縫。

比如男主被通緝,畫像張貼的到處都是,他卻沒有易服改容,頂著一張跟畫像上一模一樣的臉招搖過市。

不少關鍵情節,只靠角色口述。

比如號稱「杭州琵琶第一」、「人傻錢多」人設的宋引章,

一出場就是拉著剛認識15天的情郎私奔的戲碼,

而沒有風光驚艷鏡頭的鋪墊,反差不夠直觀。

讓觀眾只看出了這位名伎的「人傻」。

最受詬病的,當屬對原著立意的篡改。

《夢華錄》取自關漢卿元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

關漢卿筆下的趙盼兒以身飼周,救出了宋引章。

作為最底層的女性,除了「以色侍人」,她們所處的時代沒有給她們任何出路。

這是真正的底層困境。

而劇里趙盼兒卻一直強調自己清清白白、脫離賤籍,一句「以色侍人自甘下賤」與普通樂伎劃清界限。

如此處理確實背離了關漢卿原著的立意。

不知經過大不易的「東京居」之後,主角們是否會改變偏見,真正成為底層女性的代言人。

儘管有著種種不足,《夢華錄》還是收穫了不錯的口碑,

而這恰恰說明了觀眾的要求其實很簡單。

古偶不代表可以製作潦草、不講邏輯。

一部作品是否用心,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