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開始認字好?

2023-11-08     科學家庭育兒

原標題:孩子多大開始認字好?

在育兒界,有個問題一直備受爭議:孩子該多大開始認字?

對此,「過來人」都各執一詞,主要分兩個陣營:

孩子還小,認字會限制想像力;

有研究表明:過早被迫認字的孩子,初入小學時可能比未認字的孩子優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優勢可能就不再明顯。

來源:CCTV挑戰不可能

孩子認字過晚,上學有壓力,一定要打提前量。

「媽媽我不想去上學。我的拼音讀不好,字不認識,寫得也不好。成了全班最差的,怕老師批評我。」這句話來自一位媽媽發布的帖子——《孩子上一年級,每天哭著去上學》,此帖一經推送,便在短時間內超過了10萬的點擊量。

科大大這裡說句公道話,孩子識字過晚,初上小學的確可能會面臨壓力。

但過早被迫認字,也並非好事!有可能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喪失學習興趣。

那這麼說是不是前期啥都不用做了呢?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孩子未來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問題,原因都可能出在嬰幼兒時期。因此,寶爸媽前期的正確引導尤為重要!

1

為什麼學齡前沒教孩子認字會後悔?

沒基礎的孩子,學得會很辛苦

前段時間和一位阿姨聊天,得知現在一年級半學期的總識字量要達到400個字。

孩子沒有基礎識字量,突然要融入並且必須接受一個充滿文字、數字、字母和符號的世界,孩子們會非常疲憊辛苦的。

如果再被老師批評認字慢、讀錯音,孩子內心沮喪和受挫度一點兒也不比我們被領導批評來得低!

據阿姨說現在大一點的孩子考試,對閱讀理解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考試時,閱讀量大到孩子們都沒時間仔細閱讀,她每天都在抓孩子的閱讀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有基礎的孩子更快樂

孩子在識字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未來接受正規學習奠定基礎。

識字對學齡前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都是很好的鍛鍊。

2

學齡前要教,但不強迫孩子過早認字!

有研究統計發現:

在學齡前過早被迫認字的孩子,初入小學時可能比未認字的孩子優秀,隨著年齡增長,過早認字的孩子優勢不再明顯

我有一位親戚,夫妻倆都是博士後導師。

他們堅信學齡前一定要讓孩子早認字,否則孩子入學後,成績會被其他孩子甩在後面一大截。

帶著焦慮,他們讓孩子剛會坐著的時候就開始識字、提問

孩子很聰明,2歲左右就可以基本無障礙閱讀一些「歷史書」(類似於各種名人傳,純漢字的那種)。

媽媽非常驕傲,教會了孩子那麼多字。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雖然孩子上學後,考試成績都是100分,但總抱怨上課很無聊、沒意思,老師教的字她都懂。

正是孩子覺得沒意思,對很多事情都不感興趣,上課就越來越不專心,最終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到了二年級,由於難度提升,孩子注意力被破壞,很多科目成績由優秀變成了良好,不如之前受老師重視了,心理落差特別大。

三年級時,孩子經常發脾氣不想去上學,出現厭學情緒。

看到這裡,可能有很多寶爸媽要說了:「過晚過早都不好,你讓我到底怎麼把握時機、程度和方式啊?」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3

別急!孩子有自己的識字敏感期!

不用學太多

學齡前(6歲前)學會約2000個字,能提高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

剛開始,放低對孩子的要求,每天記住1個最簡單的字即可。一年下來,孩子也可以認300多個字呢。

孩子在4-6歲興趣廣泛,閱讀可以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

有計劃系統地認字,從4歲開始剛剛好

大多數孩子在4-7歲出現識字敏感期,對識字本能地有濃厚的興趣,且4歲左右孩子的記憶能力非常強。

當然,每個孩子興趣點和對文字的敏感度不一樣。如果孩子明顯牴觸,我們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4

用正確方法,提起孩子認字興趣!

給字配畫、認識象形文字

認字是一件枯燥的事,對於枯燥的事情,孩子們的情緒都是牴觸、被動的。

我們可以從給字配畫、認識象形字開始。

在剛開始認字的時候,我們可以陪著孩子,隨機抽取認字卡,然後發揮想像力,用圖畫表示文字

現在市場上有一些甲骨文遊戲卡,也就是象形字卡片,結合象形字讓孩子認知,更貼合孩子識圖認字的過程。

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孩子的興趣,讓他們樂於識字,主動識字。

創造各種學習的機會

紐西蘭科學家瑪麗·克萊認為:孩子的讀寫能力是自然發展出來的,家長提供了豐富的文字環境,孩子自然就學會了文字。

利用生活中的輕鬆時刻認字:買東西、逛公園時,看到標籤或招牌上的文字,我們都可以鼓勵孩子讀出來

創造閱讀環境:每天堅持親子閱讀,孩子天天與文字見面,終有認識的一天。

對於識字敏感期來得早的孩子,挑選孩子感興趣的繪本,鼓勵孩子手指跟讀,即指著字講給家長聽。

這種指讀方法用多了,孩子自然能認出常見到的字。

識字的關鍵:記住文字的含義,而不是文字的長相和讀音。

連續讀幾遍詞彙屬於機械記憶,當下孩子記住了但忘得快,且枯燥無味的重複很容易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5

4歲之前就不用教了嗎?

有個例外

如果孩子認字敏感期來得早,特別感興趣地問:「媽媽,這是什麼字?

難道我們要回答:「小孩子過早認字不好,別認了」?

孩子的興趣和喜好各有不同,如果孩子表現出來了認字的興趣,說明孩子發展到了這一步,我們可以儘量滿足孩子。

又有人問了:如果孩子就是想寫字怎麼辦?

不讓孩子寫字,是因為他們的手指和手腕還沒發育好。

我們可以讓孩子拿著畫板寫,不需要費很大力氣一筆一畫地寫,同時又能滿足孩子愛學習的熱情,可以在6歲開始學寫字。

4歲前,口頭詞彙量是重點

2-3歲是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寶寶要儘量多地使用口頭語言,我們要多和孩子說話,擴大口頭詞彙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提升視覺能力和手腕力量

要讓孩子以後認字學得快,需要提升孩子的視覺能力,多帶孩子觀察、畫畫、看圖識物等。

提高孩子的運動能力,可以玩積木、磁力片排球等,鍛鍊手腕力量。

因為寫字也需要手腕力量,需要遵循筆畫的順序,如果養成錯誤的書寫習慣,以後很難糾正。

不過最後科大大,還是想要給大家匯總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如何提升孩子識字能力!

6

分年齡,提升娃的認字能力!

我們都學過「揠苗助長」的故事,知道這是違背正常生長規律的。

孩子也是一樣,如果還沒學好走,就讓他開始跑,很可能直接摔倒在跑道!

所以,萬物都有規律可循,孩子的語言發展過程,更有規律可循!

家長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

但這也不代表娃啥都不用學了!5歲以前,是寶寶的認字敏感期。

如果在這之前,家長不加以引導,也不利於娃的語言發育。

但是,正確的方法是關鍵!

科大大也將傾情奉獻一份「識字攻略」,家長按照寶寶的年齡段,直接抄作業吧

0-1歲

0-3個月,用各種語言和聲音(避免噪音)刺激寶寶,發展聽力,多擁抱、撫摸寶寶並面對面地和寶寶交流,多聽搖籃曲。

4個月以後,繼續用語言刺激,鼓勵誘導寶寶發音。

9-12個月,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給寶寶「輸入」規範、正確的發音。

1-2歲

多和寶寶說話;提供良好的言語榜樣和言語示範,也可利用語言遊戲,如詞語接龍等進行詞語練習,鼓勵寶寶多開口。

繪本閱讀;可以指著繪本書里的內容,告訴他們具體情節,幫助寶寶掌握新詞彙。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3歲

擴展詞彙的豐富性。

比如用「觀察」來代替「看」;用「五顏六色」來代替「很多顏色」,用「可愛的橘貓」來代替「小貓」。

及時回答寶寶的問題。

寶寶進入到「文字敏感期」,變成「十萬個為什麼」,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一個問題可能會問上好多遍。

爸媽們一定要耐住性子,不要抱著「讀了你也不懂」的態度來敷衍。當寶寶表現出好奇,就算是已經問過好幾遍的問題,也要耐心地及時反饋。

3-4歲

讓識字融入寶寶生活。

家長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環境,寶寶自然就學會了認字。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給文字配上圖片。

在剛開始認字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字畫結合的卡片。

圖文並茂的方式和色彩豐富的視覺效果,對於年幼的寶寶來說,能夠激發他們更多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5-6歲

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具有一定的詞彙量,家長可以用小遊戲提升寶寶的記憶力和反應能力。科大大再為大家介紹一種遊戲——撲克拼字法。

將拼字和撲克遊戲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學認字,又能進行親子互動;既能有輸入,也能有輸出。

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最後,科大大想說:

在寶寶識字和遊戲的過程中,要多鼓勵和獎勵,如果沒有說對,更不要責備。

教孩子識字的目的,不是為了攀比數量,而是讓他們知道字是一種表達意義的有用符號,能夠幫助他們認識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e6a8aa5f19c64f483eff3275d4cde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