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市值再超阿里,「電商一哥」懸而未決

2024-05-31   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近日,拼多多集團(PDD.NYSE)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拼多多營收和利潤大超預期,主站和跨境業務Temu均表現亮眼。成績不錯的業績報告為拼多多帶來了更多的投資者青睞,財報發布後,拼多多美股一路上漲,漲幅一度超過13%,市值再次超越阿里巴巴。緊接著,阿里巴巴集團(09988.HK)披露2024財年報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蔡崇信、阿里巴巴執行長吳泳銘在財報中發出了第一封聯合署名的致股東信,信中提及阿里出現了「大公司病」,拼多多高管則冷靜面對成績,表示不過度關注業績波動,並歡迎良性競爭。

大魚財經記者從營收、利潤、增長、電商業務情況測算等多方面進行對比,試圖揭開兩大電商龍頭不斷「較勁兒」的內因及潛力。記者注意到,自阿里發布2024財年報告後,拼多多股價有所回落。截至發稿前,拼多多總市值2111.35億美元,仍超過阿里總市值1894.09億美元。

阿里高營收不敵拼多多「更能賺」

5月中旬,阿里曾公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季度報告,對比拼多多近日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阿里營收遠超拼多多,但利潤卻不敵拼多多。

論營收,一季度拼多多營收868.12億元,同比增長131%;阿里營收2218.74億元,同比增長7%。此前,市場對拼多多該季度的營收預期為768.6億元,拼多多營收表現遠超市場預期,阿里營收略高於市場預期的2198億元。

即使拼多多營收暴增,阿里營收仍是拼多多的2.5倍。不過,拼多多若照此增速繼續,它與阿里的差距將逐漸縮小。

看利潤,一季度拼多多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79.978億元,同比增長246%;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實現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06.02億元,同比增長202%,均超出市場預期。阿里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2.70億元,若不考慮股權激勵費用、投資的收益(損失)、無形資產減值以及其他若干項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季度,非公認會計準則凈利潤為人民幣244.18億元,相較2023年同期的人民幣273.75億元下降11%。

拼多多凈利潤遠超阿里,一季度平均每天賺3億元,同比增速超200%。高速增長中,拼多多管理層表現冷靜。在電話會上,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執行長陳磊表示,公司業績發展不是線性的,有時「過好」,有時「偏差」,不應簡單用一個季度的業績表現來衡量。「看到同行明顯加大了投入。拼多多歡迎良性的競爭,面對競爭,我們的出發點是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5月23日晚間,阿里披露2024財年報告。當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411.68億元,同比增長8.34%;歸屬於集團凈利潤800.09億元,同比增長9.93%。然而,阿里2024年財年的凈利潤還未回到2021財年水平。

淘天集團「盤子更大」

由於阿里巴巴集團有淘天集團、雲智能等七大業務板塊,電商只是阿里的兩大核心業務之一(另一核心業務是雲計算),而拼多多只有電商這一業務,簡單對比阿里與拼多多業績,並不能真實反映二者的電商業務表現。因此,記者測算對比二者在電商方面的業績(包括廣告和佣金收入),以求更加直觀表現二者差異。

拼多多方面表示,一季度業績表現亮眼,主要受益於一季度GDP增長恢復至5%以上、春節消費等季節性因素以及以舊換新等利好政策。

拼多多營收增長主要是由於在線營銷服務(即廣告收入)和交易服務收入(即佣金)的增加所驅動的。本季度廣告收入425億元,比2023年同期增長了56%。佣金收入44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27%。

交易服務收入為拼多多帶來了最多的收入增長,這意味著該季度商家佣金大幅增長背後,平台訂單量和GMV(商品交易總額)也同步增長,此外,拼多多本季度廣告和其他收入同比增長56%至425億元。華創證券測算,拼多多買菜與海外業務綜合貢獻323億元佣金收入。由此計算,拼多多主站業務收入(廣告和佣金)在545億元左右。

對比淘天集團,本季度線上GMV及訂單量雙位數增長,收入同比增長4%至932.16億元,經調整EBITA同比下降1%至385.01億元。客戶管理收入(佣金和廣告收入)同比增長5%至636億元。淘天集團直營及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天貓超市、天貓國際和其他直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至245億元。

淘天集團(除直營)比拼多多的佣金和廣告收入高出近百億元,由此來看,電商業務中,阿里仍超過拼多多,拼多多的主站業務達到淘天集團佣金和廣告收入的85.6%。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主站增長速度極快,廣告收入增長了56%,據中金公司在近期研報中測算,拼多多主站佣金收入同增91%至83億元。而淘天集團的客戶管理收入(佣金和廣告收入)增長幅度為5%,調整後的EBITA利潤(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降至385億元,同比下滑1%。

跨境業務在虧損中不斷「加碼」

阿里和拼多多在營銷費用上都捨得「下血本」,阿里本季度營銷費用288.26億元,同比增長13%,拼多多花了234.12億元,同比增長44%。研發方面,該季度拼多多研發費用29.096億元,同比增長16%,阿里產品開發費用141億元,同比下降1%。

從拼多多的三項業務來看,一季度拼多多主站仍保持領先同行的增速。業內人士指出,一季度為傳統電商淡季,平台電商的營銷活動主要集中於下半年,因此,一季度電商的利潤率有望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多多買菜本季度由客單價和利潤端雙輪驅動,同時已實現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拼多多佣金收入首次超過在線營銷服務,成為最大的收入來源,主要由於跨境電商業務Temu的快速增長。拼多多本季度仍未單獨公布Temu收入情況,據交銀國際估算,Temu一季度GMV達100億美元,加速包括中東、歐洲、拉美等地區發展以降低單一地區風險,預計Temu虧損率縮窄至-9%。這一季度雖然跨境業務仍在虧損,但虧損超預期收窄。此外,第一上海證券研報指出,拼多多在2月「超級碗」之後已暫停在美國市場的投放,未來將依賴自然流量所帶來的增長,因此,市場對於本次財報在費用端的管控有較高的預期。

阿里的海外電商業務方面,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整體訂單同比增長20%,收入274.48億元,同比增長45%。不過,AIDC板塊仍在投入期,未能盈利,經調整EBITA為-40.85億元,虧損同比擴大88%。阿里高管也在此次的致股東信中提到,AIDC剛剛起步,需要前期投資,而淘天集團作為一個成熟的企業,則必須快速創新,把握住下一個增長周期。

近期,多份研報上調對於拼多多盈利預測,並且非常看好拼多多的跨境業務,這是基於今年3月Temu推出的半託管模式,可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國際市場,使得在目標國家擁有倉庫物流合作商的賣家可以自行決定倉儲物流方案,更好地融入全球大市場。5月31日,第一上海證券研報認為,當前,拼多多主站保持領先行業的水平,國內業務保持正循環,海外業務持續「破風」,上調目標價至211.80美元,維持買入評級。不過,由於玩家數量眾多以及同質化競爭,今年對國內電商依然是頗具挑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