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自責哭訴:我的拔苗助長,讓女兒從好學生變成了抑鬱症

2023-07-17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一位媽媽自責哭訴:我的拔苗助長,讓女兒從好學生變成了抑鬱症

以下是我一位朋友的親口述說,我整理成了文字,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給大家,希望有孩子的家長都能從中得到警示。

正文:一位媽媽自責哭訴:我的拔苗助長,讓女兒從好學生變成了抑鬱症。

我女兒是個高中生,一直是個學業優秀的孩子,從小就表現得非常懂事和努力,成績一直都很好,老師和同學們都對她的聰明和努力給予讚賞,我為她感到自豪,她一直都是我的驕傲和期待。

然而,突然之間她發生了變化。

她不再對學習感興趣,也不再快樂,不願意與人交流,整天都處於沮喪狀態,對任何事情都失去了興趣,她開始厭學,消極對待學業,甚至出現了自殘的念頭。

我感到非常慌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帶她去看醫生,尋求心理幫助,並參加了一些培訓班,但都沒有起到作用。

直到有一天,在網上我發現了一個小組:好學生心態受害者。

在那裡,我看到了許多和我的女兒一樣的孩子,他們都曾經是優秀的學生,他們也曾經是模範生,但他們都因為好學生心態而遇到了困境,成為了受害者。

我突然意識到,原來一切都是我的錯。

是我把女兒推向了"好學生"這個角色,這是我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錯誤……

我在農村出生,靠種地為生,我深知種地的辛苦和其中的道理,每年春天播種時,我都會仔細挑選種子,並按時澆水施肥,每天早上,我都要起床去田裡查看莊稼的生長情況,一旦發現有蟲害或雜草,我會立即採取措施清除,如果發現土地乾旱或積水,我會及時調整灌溉量。

我一直希望我的莊稼能夠快速生長、茁壯成長。

但是,莊稼的生長並不會隨著我的意願而改變,它們有自己的生長周期和步調。有時候,莊稼的生長速度較慢,並不是因為它們不努力或不聽話,而是因為它們需要時間和空間來吸收養分和陽光。

因此,我從不試圖過度促使莊稼生長,因為那樣只會損害它們的根系和莖幹,導致它們枯萎而死。這個道理,每個人都在我們這裡明白。

可惜的是,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我卻忘記了這個道理。

在城市裡,競爭非常激烈,人們都非常努力。他們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願意不惜一切代價,為了讓孩子有更多機會,他們不惜對孩子施加各種壓力。

我也受到了這種影響,我也希望女兒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我認為只有取得好成績才算是好學生,才能有美好的前途。

因此,我從她很小的時候就給她制定各種規則和要求,讓她按照我的標準學習和生活。

我為女兒做了一個"進步記錄本",每天根據她的表現給予評分,獎勵她小紅,如果她獲得足夠多的小紅花,就可以兌換獎品,如果她犯了錯誤或者未達到我的期望,就需要寫下反思並貼在牆上。

我依然會定期為女兒報名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以讓她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我相信這樣做能夠增強她的競爭力和優勢,不論她是否喜歡或者願意,只要對她有好處的事情,我都會要求她去嘗試。

此外,我也會不時向女兒灌輸一些思想和觀念,使她明白學習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我告訴她,只有通過努力學習,她才能考上好的大學,找到理想的工作,過上美好的生活。

我告訴她不能讓老師和家長失望,不能落後於他人,不能辜負她自己的天賦。

因此,我將女兒塑造成了一個勤奮好學的學生,她從不違背我的意願,也從不放棄我的期望,她能夠自主自覺地完成每天的作業,無需催促或者輔導,她每次考試都能名列前茅,不斷超越自己的成績。

她在學校里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稱讚和尊重,在家裡也受到了我的表揚和鼓勵。

我曾以為這樣的做法是正確而且好的。

然而,我錯了。

去年暑假結束後,女兒升入了高中,高中的生活比初中更加緊張和艱苦,女兒面臨著更多的課程、作業和考試,她面臨著更激烈的競爭和壓力,她也承受著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女兒開始感到焦慮和疲勞,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她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她開始對自己的生活和未來感到厭倦。

那段時間裡,我陪著女兒看病、接受治療、調養。

然而,無論我怎麼思考,我都無法理解。

我想不通,為什麼女兒會變成這樣?她不是一直都很出色嗎?她不是一直都很努力嗎?她不是一直都很快樂嗎?

直到有一天,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群體:優等生心態的受害者。

在那裡,我看到了很多和女兒一樣的孩子,他們曾經也是優秀的學生,他們曾經也是模範生,他們也都因為優等生心態而陷入了困境。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原來是我把女兒逼成了"優等生",這是我一生中犯下的最錯誤的決定......

原來,我從小就向女兒灌輸了錯誤的價值觀,讓她認為只有成績好才能獲得愛和尊重,只有達到我的期望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她從來沒有真正做過自己想做的事情,從來沒有真正表達過自己的感受。她只是按照我的意願活著的木偶。

原來,我剝奪了女兒的快樂和幸福,讓她變得焦慮和抑鬱。

她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考不好、讓我失望。她總是懷疑自己是否足夠出色、足夠完美。

她總是否定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覺得自己我認識到自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我終於明白了我女兒為何會變得這樣,我終於領悟到我給女兒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我現在意識到了自己對女兒的不負責任。

現在,我下定決心改變我的教育方式,調整我的價值觀。我決定給予女兒一個新的起點,為我們創造新的機會。

我開始尊重女兒的意願、感受和選擇,我開始支持女兒的興趣、特長和夢想,我開始陪伴女兒學習、生活和成長。

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改變,幫助女兒重新找回自我、重建信心和重拾快樂。我希望這樣的改變能夠讓我們的關係更加親密、和諧和幸福。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ceaedc0f13cfb77500968f8cc7af7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