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的小夥伴們一定很熟悉「流量」這個詞了[送心]。在流量時代,明星藝人有了流量就等於有了受眾即擁有粉絲經濟。流量這個詞外人來看褒貶不一,但是對於明星這個職業來說流量越大職業發展越好。有國民度的基本都是老牌流量:蔡徐坤 肖戰 王楊冪 趙麗穎 等。即使是已經退圈的爽子和吳某凡也還有巨大的流量關注度。不難發現這些流量都是至少三年以前的了,如今的內娛近三年來為什麼沒有新流量了呢[what]?流量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內娛流量的形成首先需要爆款,即破圈的作品。蔡徐坤因為2018年選秀《偶像練習生》成為頂流愛豆。[作揖]
像肖戰憑藉2023年的大爆劇《陳情令》飛升成為頂流。[飛吻]
楊冪和趙麗穎則憑藉《宮》、《仙劍奇俠傳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花千骨》《楚喬傳》《知否》等爆劇長紅不衰,普遍比花期短更新快的男流量有更強更持久的生命力。
很簡單的道理,藝人作品爆的次數越多那他或她的流量就越大影響力越強。
其次,爆款製造機(耽改和選秀)的去世使流量更難形成[敲打]。國家開展的網絡清朗活動使偶像養成類綜藝被禁止播出,堅決抵制耽改之風等泛娛樂化現象,直接粉碎了製造流量明星的器皿,這也意味著一直以來屢試不爽的造星模式,走到了盡頭。近幾年內娛不存在真正的爆款。一些作品僅僅是有熱度,而沒成為破圈的爆款[暈]。
人人都罵流量,但是人們對流量卻是來而不拒的。[摳鼻]能成為流量擁有很多的粉絲是一種能力。能否成為流量這和和藝人的個人特質有關。包括:營銷的人設 、顏值 、個人星光和粉絲運營等。這拿並不是爆款的《蒼蘭訣》和《星漢燦爛》作對比就很清晰。按道理《星漢燦爛》熱度大於《蒼蘭訣》,但是綜合各種證明流量的榜單,吳磊相較於王鶴棣,為什麼吳磊的流量轉換率較低呢?[what]
一方面,吳磊和王鶴棣背後的營銷公司的不同。吳磊經紀公司是家庭作坊,不善於炒作和製造話題。而王鶴棣是灣灣公司,雖然柴智屏[震驚]不直接經營,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王鶴棣的簽約公司在造星方面更有經驗更專業。從人設來看,吳磊因為是童星,一直給人的印象是弟弟。再加上吳磊個人性格在娛樂圈沒有什麼特點,說白了就是不容易吸粉。而王鶴棣的從《遇龍》的全網嘲到《蒼蘭訣》的好評這種逆襲經歷更合人胃口。社交恐怖分子的性格也給王鶴棣更多的話題度。
另一方面,死忠粉是虐出來的。但是鄭爽208萬的外號傳開了之後,人們對流量明星恨難再憐愛同情。人們更傾向於批判他們而不是單純地追捧。
而有百家牆頭之稱的吳磊因為路人緣和國民度都遠遠大於王鶴棣,粉圈缺少虐粉點。王鶴棣因為《遇龍》的萬人嘲和圈外女友的瓜頻繁地刺激粉絲,幫助形成粉圈。[機智]同理,拿頂流舉例,肖戰在最紅的時候因為277事件,粉絲幾乎都成了死忠粉。這種帶有損害藝人名譽的事件,事後都會是虐粉固粉的利器。試想一下,如果沒有227事件,肖戰現在的流量會在哪一個層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