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會晤長達5小時,王毅:目前的趨勢,美國對華政策是一條走不出去的死胡同

2022-07-15     祖國網

原標題:中美會晤長達5小時,王毅:目前的趨勢,美國對華政策是一條走不出去的死胡同

綜合報道 楊張 7月9日,G20外長會結束之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會晤,會晤持續了5個多小時。

會後,雙方都用若干積極的詞彙評價了這次會晤。

中國外交部聲明中寫道:雙方都認為,此次對話是實質性的,也具有建設性,有助於增進彼此相互了解,減少誤解誤判,並為兩國未來高層交往積累了條件。布林肯談及此次會晤也用到了「實質性的、坦誠的和有建設性的」等詞彙。

觀察者網注意到,給中美關係加裝「護欄」已經成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美方的高頻詞彙,這次會晤也不例外。而中方的回應也很明確: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就是兩國最可靠的「防護」。

「過去一般是美國給中國提要求,去年給舍曼的那兩份清單是中方第一次給美國開清單,之前中國從沒開過,」沈丁立稱,這反映出中國對美外交風格的變化,中國開始用美國習慣使用的方式同美國打交道。

觀察者網注意到,最近一個月來,中美軍事、外交、經濟領域的高級官員互動之頻繁,是拜登當政之後未曾有過的,1個月5次。

6月10日,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香會」舉行會談。

6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盧森堡會晤。

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財政部長耶倫舉行視頻通話。

7月7日,中央軍委委員、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應約與美軍參聯會主席米萊進行視頻通話。

7月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會後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晤。

其中,3次為面對面會晤,2次為視頻通話,且這兩次線上通話中方均是「應約」。

有評論認為,首先,中美高級別官員如此頻繁地互動十分罕見;其次在正式會晤開始前,布林肯對記者表示「希望這次會晤具有建設性」,外界認為這表明美方對同中方溝通的需求正在增加;第三,中方的警告前所未有的嚴厲,王毅外長提醒布林肯:按照目前的趨勢,美國對華政策是一條走不出去的死胡同,意味著雙方已經接近「攤牌」的地步;

第四,中方也認為會晤具有建設性,證明美方作出了一些積極回應;第五,有外媒披露這次會晤持續了五個小時,這個時長也是非常罕見的,雙方也確實經過了充分的溝通;第六,中方提醒美方「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才是中美關係最可靠的護欄」,這就是提醒美方掏空「三個聯合公報」的內涵後果非常嚴重;第七就是中方提出了「三反一正」的四份清單,前兩份是之前美國副國務卿舍曼訪問天津時中方提出的,後兩份是中方在巴厘島新增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c23932096aa92015f661aa23f31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