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被盜一空,唯留一隻珍貴的水晶獸,後來發現全國都有同款

2021-01-27     收藏界雜誌社

原標題:墓葬被盜一空,唯留一隻珍貴的水晶獸,後來發現全國都有同款

文化是以人為本的,但人以外的生命往往在文化中與人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1972年,山東臨沂的吳白莊漢墓正式被發現,發掘現場出土了四十餘塊畫像石,全部被定為 國家一級文物,成為全國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形制最為複雜的一座 漢代畫像石墓。

遺憾的是,該墓在歷史上曾經數次遭盜墓賊染指,除了這些寶貴的畫像磚石以外,其餘隨葬品所剩無幾,有的也只是一些殘缺不全的零部件,看不出原本它是什麼上邊的一部分。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就在考古人員喪失希望的時候,在一處歷史上的盜洞清理活動中,意外收集到一件完整精緻 水晶獸墜飾

水晶獸 漢 國家一級文物

臨沂市博物館藏

這個小傢伙以水晶雕刻而成,雖然出土時覆滿了泥巴,但一經清洗之後,成了整個考古團隊的寵兒,因為它實在是太美了。

經過測量和鑑定,這件水晶雕刻獸高2.3厘米,長4.0厘米,製作年代是東漢時期,採用白水晶雕刻成一隻俯臥小獸,縮頸拱背,四肢屈踞;腰部有打孔,應該是墓主人所佩戴的一件飾物。

凡是去過臨沂市博物館漢代廳的遊客,必然會對這件水晶獸印象深刻。

與此同時,他還有一位兄弟也在當年的盜洞裡同時出土,不過因為它的外表沒有前邊那位那麼驚艷,所以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一般都安排它在庫房睡覺呢。

這件傻白甜的小獸雕,和水晶獸雕出自同一盜洞,高1.8厘米,長3.0厘米,比前者略小一點點。

石質,表面帶銅銹綠色微微泛白,腰部同樣穿孔,腮部也有小孔。身體刻畫非常細膩,鬃毫畢現,甚至還有紋身。

神奇的是,在之後的考古發掘中,除了吳白莊漢墓的這兩隻小萌獸,更有全國其他地方的墓葬出土了同款的萌獸雕刻。讓人不禁覺得,這是不是這個宇宙的某種安排。

琥珀獸 漢

江西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

江西入藏過一位土豪,人稱劉賀,又叫海昏侯,此人多金但不庸俗,雖然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金銀珠寶,但,上邊這件和吳白莊同款的琥珀萌獸也是他生前的最愛,可見他的個人品味還是不錯的。

這隻金色的琥珀獸,不僅造型與吳白莊獸型墜飾相似,腰部同樣有穿孔,說明這是漢代流行的一種配飾。它出土自 海昏侯劉賀內棺,可見是海昏侯特別喜歡的一件飾品。

土豪家的孩子,自然待遇也差不了。

2018年,在劉賀早夭的長子劉充國墓中,再發現了一大一小兩隻琥珀獸。不過比老爹劉賀更土豪,這兩隻的材質,是 血珀

如此成色的血珀別說在漢代,就是在今天都是「壕無人性」。

劉充國小朋友小時候的玩具可謂是盡享榮華富貴了,只可惜十幾歲就早夭了,看這墓葬規格也知道劉賀有多麼傷心。

別急,這還沒完。2003年,在 王羲之故居發掘的洗硯池晉墓中,也曾出土俯臥獸狀墜飾,黢黑鋥亮,為 煤精質地;而且不是一隻,是三隻。

一號煤精獸,只在嘴上有孔;

二號煤精獸,嘴上腰上都有孔;

三號煤精獸,不走尋常路,比起其它都像熊的,它更像只羊。

三兄弟一起在展櫃里的樣子實在是讓人覺得喜愛。但是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全國各地的墓葬中都有類似的「萌寵」呢?

原來,這是因為當時「圖騰」式的造型藝術手法頗為流行,他們對具體物象採取浪漫而神瑞化的裝飾,動物也不例外。

於是,在塑造它們的形象時,工匠按照定製者的要求,不光要表現獅虎熊類的客觀威猛,還要再主觀地添上一些本不存在於現實中的配件,使其顯得戰無不勝。

《山海經·海內北經》就說有一神獸 窮奇「狀如虎,有翼。」就是古人對獅虎力量崇拜加上合理幻想的直接體現。

理兒是這麼個理兒,但今天你看,這幾隻萌獸,哪裡有什麼威猛,只有憨態可掬。

把它們五個擺在一起再來看一次,是不是不再懷疑「湊齊一套可以許願」的說法了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bboRHcBubk3rjNbtvy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