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封神,65歲翻車,女股神木頭姐是被風吹上天的豬?

2022-03-25   遇言不止

原標題:57歲封神,65歲翻車,女股神木頭姐是被風吹上天的豬?

一個66歲的老人,興致勃勃談論著明天,暢想著人工智慧與生物科技的未來,始終神采奕奕,始終積極樂觀,這樣的木頭姐值得我們的認可和尊重。

——遇言姐

今年的資本市場誰最慘?

莫過於木頭姐 凱薩琳·伍德(Cathie Wood)創立和掌管的方舟基金(ARK)。

去年下半年以來,這支曾經紅極一時的基金已經跌去了一半。

舟旗下管理著5支主動型EFT,分別對應人工智慧、電子金融、生物醫藥等不同領域

木頭姐以重倉特斯拉和比特幣一戰封神,她的基金在短短5年做到全球規模第一。

2020年疫情期間科技股一路高歌, 木頭姐的旗艦基金(ARKK)漲幅高達240%。

當時,與木頭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老巴的伯克希爾沒跑贏大盤。

一邊是木頭姐勢如破竹,基金年年翻倍,賺得盆滿缽滿,一邊是巴菲特宣稱找不到有利可圖的目標,因為按照傳統價值投資方法,市場上沒有值得買入的股票。

當時,大家都說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過時了,木頭姐的科技股估值模型更適應新時代。

風頭無兩的木頭姐也被譽為「女股神」。

大家把她的頭像印在T恤上、杯子上,就差在家裡弄個牌牌拜她了。

2020年,雅虎財經版塊打出大標題——凱薩琳是史上最卓越的投資人。同年,全美十佳基金評選,ARKK以3年回報165%位居第一,而方舟公司成立也才6年而已

今年,這個形式完全調轉過來——

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美國貨幣政策開始收緊,依賴現金的科技板一路走低。

木頭姐因為投了大量股價受挫嚴重的創新企業,基金跌掉了50%。

與此同時,由於資金回歸傳統行業避險,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大漲30%。

真真是,風水輪流轉,蒼天饒過誰。

遇言姐第一次寫木頭姐的時候說,如果方舟基金能保持這個勢頭,過不了幾年遇言姐就能退休了,現在.....

話說,木頭姐的基金剛開始跌的時候,還有不少人出於慣性逢低買入。

結果一邊買一邊跌,跌到現在,大家的心都涼透了。

木頭姐也從人人膜拜的女股神,被粉絲唾棄為 「被風吹上天的豬」,甚至有人搞了一支專門做空木頭姐的基金。

自去年11月成立以來,做空方舟基金的基金上漲了96%,而方舟基金本身則下跌了56%。木頭姐管理的資金總量,也從500億美元降到240億美元

關於這個事情,遇言姐跟投行的朋友聊了一下。

朋友說,木頭姐和巴菲特用的是不一樣的投資模型,談不上誰對誰錯。

成長型科技股就像奢侈品,大家有錢的時候才會去買。現在量化寬鬆政策結束了,錢也就跟著流向大宗商品。

話說,雖然如今木頭姐被粉絲回踩,遇言姐本人還是很喜歡她的。

第一,因為她敞亮。

不同於其它的基金對投資戰略嚴格保密,方舟基金的買賣和持倉同步在網上公布,價格股數,完全透明。

木頭姐的策略和想法都是公之於眾的,她很喜歡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視頻放到油管上,不通過中間商,誰想看都可以看。

當年馬斯克萬念俱灰打算把特斯拉私有化時,是木頭姐隔空喊話: 特斯拉比你想的值錢,一定要堅持公開上市。

可以說,沒有木頭姐當時一聲當頭棒喝,就沒有今天的特斯拉股價過千。

第二,因為她勇敢。

木頭姐在58歲上放棄高薪職位創業,不賺錢時用自己的存款給員工發工資,為了給投資者信心,她自己的退休金也都放到了方舟基金。

木頭姐今年66歲了,在早就能夠功成身退的年紀,她仍然興致勃勃談論著未來,告訴大家給她5年時間,一定可以做到年化15%。

看到木頭姐,總讓我想起褚時健老先生,在75歲時暢想種下的橙子將在10年後成熟。

木頭姐、巴菲特、褚時健,這些人在名滿天下之時,仍然保持簡樸的生活,有著超凡的耐心毅力,堅持自己的投資信念。

他們做投資不是為了賺錢去享受,而是印證和實踐自己的價值判斷,這是非常讓人敬佩的。

咱是女性公眾號,還是來說說木頭姐其人吧。

雖然手上的資金總量從500億美元降到240億美元,木頭姐掌管的基金仍然是全球最大規模主動型ETF。

她是科技股堅挺的唱多者,因為重倉特斯拉揚名立萬。

手下只有38名員工的她,管理的資產總額一度超越了摩根大通同類產品的規模。

在創業之前,木頭姐就是根正苗紅的資深金融精英大佬。

1956年生人的木頭姐,父親是雷達工程師 ,他教女兒從小學會從細節中發現事物的聯繫。

木頭姐憑藉在超市、餐館打工讀完大學。

1981年,木頭姐以榮譽學位從南加州大學經濟學系畢業。

在領英上,遇言姐找到了木頭姐在創業之前做過的4份工作,分別是——

助理經濟學家、首席經濟學家、對沖基金聯合創始人、全球戰略首席投資官。

在58歲那年,木頭姐成為方舟基金的創始人,5年後將規模做到全球第一。

短短几行簡歷,見證的是一個女人40年來的攀登與博弈。

木頭姐結過一次婚,育有3子女,前夫於2018年過世。前夫畢業於杜克大學英國文學系,在《滾石》雜誌和富國銀行做過銷售,還寫過兩部戲劇。離婚後木頭姐延用了前夫的姓氏

40年前,女性從事金融並不容易。

木頭姐說自己屢屢在會議中被當作記錄員,後來做分析師時又時常遭遇男同事的嘲笑。

木頭姐說: 「對我來說,被嘲諷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因為我一直相信真理會勝出。」

在木頭姐創業前,她已經是聯博控股的首席投資官。

然而,2014年,58歲的木頭姐離開工作了12年的東家,在臨近退休的年紀自己開始搞金融創業。

照一般人來看,身為金融大佬的她早就不缺錢了,何必一把年紀去搞高風險的創業。

但是木頭姐堅信自己的理念,她說——

「以前,沒有人相信亞馬遜能在20年中平均每年增長25%,這是因為大家太過重視價值投資,事實上,創新帶來的力量比想像的要持久。

傳統基金對科技股的分析思維落後,對價值投資理念的死守,必將錯過改變世界的高成長型公司。」

方舟基金總有隻有38名員工,多為20來歲的年輕人,而且幾乎沒有財經背景。

這些年輕人來自不同的技術領域,包括:癌症研究人員、人工智慧專家、遊戲工程師。

木頭姐說,分析師只有擁有科技界的從業經驗,才能理解科技如何運作,從而在新世界中站住腳。

木頭姐做了不少在業界看來極為破格的操作,比如投資比特幣、重倉特斯拉。

2016年到2018年,特斯拉每一次暴跌,木頭姐都大舉買入。

當時,很多分析師懟木頭姐:通用公司也能造電動車,憑什麼你給特斯拉這麼高的估值?

木頭姐說——

「這怎麼能一樣呢?通用屬於傳統工業,特斯拉是科技公司,主戰場是軟體。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模型。」

眼下,特斯拉不斷降價。

大家也都看出來了,特斯拉是通過降價來提高銷量,然後依靠賣軟體和生態來賺錢。

而木頭姐早在市場反應過來之前就看透了這些。

不僅如此,木頭姐對特斯拉的認知,比馬斯克本人還要深刻。

特斯拉沒有一年盈利,但估值翻了整100倍,連馬斯克自己都說股價被嚴重高估了。

但是木頭姐認為, 創新型的科技公司不能用現金流來折算估值。

因為科技的突破可以是幾何跨越式的,用評估通用汽車的標準來評估特斯拉,根本是驢唇不對馬嘴。

2018年,深陷被華爾街做空泥潭的馬斯克氣憤又無奈,打算以420美元一股的價格將特斯拉私有化。

木頭姐發表公開信表示,馬斯克對特斯拉嚴重低估,建議馬斯克堅持公開上市。

她說,自己預計特斯拉的股價在未來5年將達到4,000美元,馬斯克回購股票無異於斷了特斯拉繼續融資的可能性。

木頭姐在公開信中對市場喊話——

「科技創新的價值被低估了,特斯拉是資本錯配的縮影。當市場明白這一點時,特斯拉的股價會上漲,到時投資者們將會為現在的短視後悔莫及。」

她還在信的結尾鼓勵馬斯克——

「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股東,以及整個世界都會得到公正的回報。」

遇言姐說,這結尾一句寫得太贊了。

特斯拉真是一支好股票啊。無論遇到什麼糟糕的情況,跌一跌就又會重新漲起來,堅韌到令人感慨

在方舟基金成立最初的兩年,因為新公司缺乏江湖名望,根本沒人願意投這支基金。

木頭姐拿出自己的積蓄給員工發工資,同時不得不出售公司股份來維持運營。

為了讓投資人有信心,木頭姐把自己的養老金全押在了自家的基金里,誓與方舟基金共命運。

在最艱難的時候,她始終認為一切會順利,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她仍然堅持認為未來10年,深度學習將呈爆髮式增長,半導體晶片行業持續走高,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會成為主流,AR增強現實和VR虛擬現實,都是未來的趨勢。

最近半年來,木頭姐則是從執行長變成了首席安慰官,一直寬慰大家不要害怕,要相信她的模型是對的,未來5年可以做到年化15%。

遇言姐說,5年後木頭姐都71歲了,這是要工作終生的節奏啊。

眼下在美股低落的大環境中,巴菲特的伯克希爾逆勢上漲,有人說唯有老巴是永遠的神。

真的是這樣嗎?

在谷歌上市之前,巴菲特就會見過兩位創始人,但是巴菲特最終沒投谷歌。

後來,在被問到為什麼沒有投資谷歌和亞馬遜,巴菲特老爺子尷尬地乾笑了幾聲回答道: 「這是個好問題,但我沒有一個好答案。」

也就是說,老爺子自己也不知道當年是為啥拒絕了送上門來的機會。

所以你看,即便股神,也會因為認知盲點犯下錯誤。

不光是巴菲特,庫克也犯過一樣的「傻」。

在特斯拉最艱難的時候,馬斯克曾經聯繫過庫克,希望蘋果能以十分之一的價錢收購特斯拉,結果庫克壓根沒回復,連見都不想見馬斯克。

同一時期,庫克倒是投了10億美元給滴滴打車,難道特斯拉還比不上個打車軟體嗎?

真是不知道庫克在想啥呢。

滴滴創下中概股最快退市記錄,特斯拉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不知庫克午夜夢回有沒有捶枕頭

「Contempt Prior to investigation」,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未作出調查的前提下對新想法嗤之以鼻。

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解釋過這種自以為是的心理——

「它像是一個無形的圍欄一樣,阻礙一切信息,阻礙一切論述,用盡全力確保我們無知。」

有意思的是,這種心理現象的嚴重性往往與人的認知水平成正比。

你越是專家,越是容易對別人提出的新想法不屑一顧,好比微軟前總裁預言蘋果手機賣不出去,因為它沒有鍵盤。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盲目心理,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對新事物保持敏銳。

這也是為什麼方舟基金跌了這麼多,我仍然對它的長期發展感到樂觀和期待。

因為木頭姐投資的都是新事物,因為木頭姐更願意著眼於未來,而只有可口可樂和冰雪皇后的世界太無聊了。

木頭姐曾經鼓勵馬斯克: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股東,以及整個世界都會得到公正的回報。

木頭姐的基金,是否也會在時間中顯露真實價值,咱們拭目以待。

不管怎麼說,一個66歲的老人,興致勃勃談論著明天,暢想著人工智慧與生物科技的未來,始終神采奕奕,始終積極樂觀,這樣的木頭姐值得我們的認可和尊重。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