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靈魂歌手」,擠眉弄眼、動作不斷,油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2022-04-12     好歌獻給你

原標題:明明是「靈魂歌手」,擠眉弄眼、動作不斷,油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油膩」一詞,以前經常用來形容演員,其實歌手中的「油膩代表」,同樣不在少數。

有人頻繁曝光、刻意炫技、胡亂改編作品,有人唱歌時蘭花指、擠眉弄眼,小動作不斷,還有人乾脆在舞台上劈腿下腰。

這些好端端的「靈魂歌手」,油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1、胡彥斌

此前歌手信在綜藝節目《天賜的聲音》中,公開炮轟翻唱一事,引起強烈討論。

當時的鏡頭給到台下的幾位評委歌手,無一不臉上透著一種尷尬,其中向來以改編出名的胡彥斌,更有些坐立難安。

就胡彥斌本身來說,大家對他的音樂素養一向好評,加之他本人並沒有什麼黑料,所以粉絲和路人緣都不錯。

然而,隨著胡彥斌在各種綜藝舞台上頻繁露臉,可以明顯感覺出來網友對他產生了「膩煩」心理。

這種膩談不上多討厭,就是看他這種臉看得多了,對他的音樂審美產生了反感。

甚至有網友直言評論:「最煩胡彥斌的改編,非要把簡單的歌曲改編得複雜難聽,並且所有的歌都改編成一種調調、一個風格」,諸如此類的聲音,不絕於耳。

胡彥斌的唱功和底蘊自不必多說,但同時也不難發現,他「炫技式」的演唱風格,極易使人感到審美疲勞。

欣賞他的,覺得他才華橫溢;反感的人,會認為他每一次的改編,無非是在證明自己有多厲害。

就像他當年在《吐槽大會》中說到的:「別人家的粉絲,都是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而我的粉絲,始於才華,陷於才華,忠於才華。」

此話不假,但在節目中過度展示才華,對於觀眾來說,大家並不喜歡這種稍顯刻意的自我表現。

加之近年來胡彥斌參加的綜藝過多,無形中就被人貼上了「油膩」的標籤。

儘管胡彥斌參加的綜藝依舊是與音樂有關,但出現頻率過高,總會讓人產生一種「哪裡都有他」的感覺。

或許只有粉絲看到自家藝人頻繁露面會歡呼雀躍,路人們的態度則變成了「怎麼又是他」。

2、胡海泉

同樣的,因為屢屢登上綜藝,顯油膩的還有胡海泉。

作為和胡彥斌一樣連續坐鎮三季《天賜的聲音》導師的胡海泉,近來也沒能免去被吐槽的境況。

提及胡海泉,大家能想到的有關他的高光時刻,就是「羽泉」。

自從「羽泉」風光不再後,曾經的「音樂人」胡海泉,已經一步步地成為商人和綜藝人胡海泉了。

唯一還能讓胡海泉與音樂產生聯繫的事情,大概也就只剩上綜藝了。

客觀地講,就胡海泉和胡彥斌兩個人本身來說,他們與大家印象當中的「油膩教主」並無直接關係。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改變他們混綜藝的事實,自然也無法改變大家對他膩煩的事實。

僅近兩年時間裡,海泉以常駐或是飛行嘉賓身份就參加了多達九檔綜藝節目,這個數量放在當紅小鮮肉身上,恐怕也沒幾個人能追得上。

並且如今將海泉的身份定義為商人或許更為確切,所以他屢屢現身綜藝是為了給自己的商業版圖打廣告,增加曝光率的說法,也不無道理。

只是正所謂「綜藝是把雙刃劍」,過於頻繁的曝光率有時會適得其反,而今大家再提到海泉,或許大家對他的態度正如對待胡彥斌一樣,一句「怎麼又是他」道盡態度。

3、蕭敬騰

蕭敬騰憑藉不俗且有辨識度的唱功,一直活躍於華語樂壇,他的高音算是男歌手中的佼佼者。

從《歌手》的舞台開始,大家對他的風評開始由實力派唱將轉變為油膩、土氣的代言人。

蕭敬騰與胡彥斌有著同樣的弊病,只要涉及到歌曲改編,他都會將其改編成自己熟悉的高音版本。

從《夢想的聲音》到《歌手》再到前不久的《閃光的樂隊》,無論歌曲原來是何類型,到了蕭敬騰這裡一定會被改編成高音對飆的版本。

誠然,作為標準的舞台型歌手的蕭敬騰,高音在表演中容易引起觀眾互動和撩起現場氣氛。

但一味的高音襲擊不僅會讓觀眾聽不到歌曲的情感和層次,還會讓人容易聽覺疲勞。

而老蕭在《歌手·當打之年》中的表現,總結起來大概就是:大多舞台充斥著油膩感。

其實當初蕭敬騰在《歌手》舞台唱完《皮囊》後,有關於「蕭敬騰的舞台是不是變油」的討論,就不絕於耳。

事實證明,這種說法不是空穴來風。

嘶吼的高音、誇張的表情、放大的肢體動作,歌曲好不好聽,現場效果有沒有戲劇性不好評價,但出來的效果帶給人的不適感卻是實打實的。

相比於剛出道時,兼具高度和厚度的嗓音,如今的蕭敬騰的唱功似乎充滿了油膩,即便是想表達情感,奈何在高音炫技下也只是自我感動。

就如同他當年演唱的那首《那女孩對我說》,高亢的聲音完全抹掉了歌曲本身的情感韻味,剩下的全是一言難盡的油膩嘶吼。

作為昔日的實力唱將,如今的蕭敬騰卻不免落入油膩唱腔的現實,面對現狀,不得不讓人感到可惜。

4、張傑

要選出樂壇被黑得最慘的男歌手有誰,張傑一定榜上有名。

不過從出道開始,「土」這個詞就一直圍繞在他身上,只看當年的「閏土」綽號便可知一二。

當然了,即使如今張傑的衣品有所提升,但時尚依舊是他的短板。

在這種情況下,他又總是硬要凹造型,做一些幅度過大的動作,進而變成了網友口中的「油膩」。

張傑被稱為是「歌手中的一把好腰」,每次他在每次飆高音就下腰的習慣。

尤其是在參加《歌手》節目的時候,回到了「娘家」舞台,這副好腰更是要酣暢淋漓地展示一下。

客觀地說,論實力,在如今活躍的男歌手中,張傑能占有一席之位,各大電影的OST或是正式活動的主題曲,大都有張傑的身影。

不過和蕭敬騰一樣,高音聽多了,難免生厭。

而張傑真正深入人心的點,則是他早年間在社交平台上的「自戀」行為。

艾特一大群明星來看自己手的照片,然後告訴大家「這是我見過最舒服的手,美好要和大家分享」,這波操作看得人云里霧裡。

無時無刻不在宣傳自己的新歌,「碰瓷」其他明星,這到底是敬業還是讓人無語呢?

發自己的大頭懟臉自拍照,一句「又帥了」讓人一言難盡,這種自以為的帥多少還是會引起一些路人的不適。

這些許是張傑年輕氣盛時的「傑作」,只是希望有唱功、有實力的張傑,最好能夠遠離「油」潭。

5、高進

每當提到「油膩」這個詞,大家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長相油膩,但有時形容的也是那些作品油膩的人。

提到歌手高進,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個詞可能就是「土」,在綜藝《天賜的聲音》中,高進的歌曲更被樂評人直批「太土」。

而產生這種評價的原因之一,是他的歌曲地方特色性過於明顯。

其實高進的嗓音在男歌手中是比較有辨識度的,而且單就歌曲作品本身來說,品質也不錯。

像他在《我是唱作人》當中的幾首作品。

有描繪異鄉孤獨的《下雪哈爾濱》,高潮迭起的《西東》,歲月滄桑的《南風》,人情冷暖的《高貴和普通》等,歌曲都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或許正如高進自己所講,「很多人聽自己的歌卻不願意表達出來,因為自己的歌沒檔次。」

對於「沒檔次」的說法,我們更願意稱其為「套路創作下的作品缺乏新意」。

一個歌手無法給聽眾帶來新鮮感,最後得到的只能是厭倦,也就是大家常提到的「膩煩」。

所以說高進的油膩並不單純地體現在這個人身上,更多的是大家對於他作品鮮有新意的一種評價。

與高進有同樣困境的,還有楊坤。

6、楊坤

蘭花指、「踩煙頭」、扔話筒這些都曾是楊坤的標誌性動作,然而時至今日,這些動作卻成了楊坤的「油膩」屬性。

楊坤翻唱過《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如果說原唱莫詩子西唱得是對女友的無盡愛意,那麼楊坤撕心裂肺的版本,給人的感覺就真的像「死在你手裡」。

以至於有網友評論,「他像從油壇里撈出來的」。

早先他作為中生代實力唱將代表參加了《歌手》的競賽,第一期競演結束,當時楊坤的排名是第六。

他因為全程閉眼、踩煙頭和蘭花指的演唱風格,引發了很多網友關於他油膩的吐槽。

當有人問他:「你自己有時候,也覺得自己有點油膩嗎?」

面對突如其來的提問,他有些無奈地回應道:「我倒不覺得自己油膩,但他們覺得我油膩。」

儘管每個歌手都有自己獨到的演唱風格,但顯然楊坤如今的這些風格動作,帶給人的觀感並不好,油膩膩的感覺躍然熒幕。

其實無論是獨特的唱腔,還是個人風格,楊坤都是華語樂壇獨一份,只是太濃烈的個人風格,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

7、孫楠

提到孫楠,大家給他的標籤大多是「實力唱將」,當年是能跟劉歡一決高下的歌手。

孫楠憑藉清亮高亢的嗓音一夜成名,90年代「內地歌壇一哥」的地位幾乎無可撼動。

不知是歲月催人老,還是演唱風格和技巧的轉變,現在的觀眾們對於孫楠的那種撕裂音,反而不再有從前的好感。

換種說法,是大家不再鍾情於那種徒有技巧,但情感不夠豐沛的嗓音了。

除此之外,雖說剛出道時的孫楠算不得頂尖的帥哥長相,好在還是個精神小伙,誰知後來的孫楠也沒躲過「歲月是把殺豬刀」的魔咒,逐漸發胖。

此前有媒體拍到孫楠現身某活動現場,誰知一出場的他發福明顯「胖」若兩人,「三個下巴」讓整個人充滿了油膩的感覺。

後來孫楠便開始在胖瘦之間切換,難怪大家都說明星的身材是「氣球人」,胖瘦來去自如。

8、薛之謙

如果說楊坤的油膩來自舞颱風格動作,孫楠的油膩源於身材變化,那麼薛之謙的油膩感,更多來自他那浮誇做作的面部表情。

眾所周知,自從再次翻紅後,薛之謙在綜藝上的表現堪稱高產,而他出圈的點就在於敢瘋、放得開。

尤其是在綜藝《火星情報局》中,各種誇張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的確非常能夠帶動現場氣氛,但看多了還是會感到聒噪和鬧騰。

或許是通告變多、收入增加,生活富足的薛之謙也逐漸變得大腹便便。

此前他在演唱會上露肚子,八塊腹肌沒見到,一整塊的大肚腩和肥肉倒是清晰可見,這滿屏的油膩感太辣眼睛。

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除了段子手之外,也成了「油膩」的代名詞。

而薛之謙更是把這種油膩,「完美」地運用到自己的商業活動和表演風格中。

此前他為某品牌做廣告,廣告視頻中的他用力過猛,伸舌頭的表情簡直是油量爆表。

站到舞台上的薛之謙更是延續了這種油膩風格。

暫不提造型如何,只見這特寫鏡頭下深情的眼神和舔唇動作,讓大家直呼難以接受,深感不適。

薛之謙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越來越嚴重的油膩畫風,只怕有一天會反噬到他的才華。

結語:

其實這些歌手們的油膩,大多是可以炫技、包裝後的膚淺。

既然是刻意為之,就別怪觀眾帶著「吸油紙」的眼光來審視和吐槽他們,畢竟被油膩「玷污」的觀眾,還是希望眼睛能夠清朗一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b3104ef6d0d87cd66d97e15e9d952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