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九鐵十,網際網路人沒有「跳槽季」?

2022-09-11     鋅刻度

原標題:銅九鐵十,網際網路人沒有「跳槽季」?

「貓冬」之後或許還有更多機會

撰文/ 陳鄧新

編輯/ 孟會緣

跳槽,歷來被網際網路人視為升職加薪的一條捷徑。

往年的「金九銀十」,跳槽之人此起彼伏,有的是對劣幣驅逐良幣不能忍,有的是對當初承諾的待遇感到失望,有的是對畢業之後第一份工作不滿……

藉此機會,網際網路公司也吐故納新。

然而,2022年的網際網路行業正經受著穩增長與保利潤的雙重考驗,去肥增瘦成為行業的共識,因而這個「金九銀十」跳槽的聲量不高。

眼下,跳槽不再意味著人生的飛躍。

生是大廠人,死是大廠魂

「最不想看到的是HR,最想看到的是HR把我當空氣。」樓雨飛如是說。

踏入職場已六年有餘的樓雨飛,經歷過數次跳槽,從一家獨角獸企業起步輾轉至一家網際網路大廠,與之伴隨的是薪資水漲船高,「換一家公司繼續干,錢還拿得更多點,就算不裁我自己也要走」。

經驗豐富的樓雨飛告訴鋅刻度:「三四月份的崗位一般不太好,如果不考慮年終獎,越接近年底越能找到理想的崗位,放棄的年終獎幾個月就掙回來了。」

如今,樓雨飛的年包高達50萬元,卻對跳槽諱莫如深,「現在不一樣了,大家想的都是怎麼活下去,而不是怎麼跳槽了」。

之所以如此,與就業環境起了微妙變化有莫大的關係。

2021年以來,以騰訊、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大廠逐步追求降本增效、減員增效、提質增效,崗位呈現供需失衡之勢。

譬如,阿里巴巴2022年第一季度末員工總數為254941人,第二季度末為245700人,三個月減少了9241人;騰訊2022年第一季度末員工總數為116213人,第二季度末為110715人,三個月減少了5498人。

再譬如,騰訊2022年上半年員工總薪酬為567.79億元,平均月薪為8.55元;其中第二季度員工薪酬為275.5億元,平均月薪為8.29萬元,相較第一季度縮水肉眼可見。

此背景下,高跳或平跳的難度陡增。

保住工作成為網際網路人當下的共識

一名網際網路HR公開表示:「現在普遍對社招謹慎了,以前不少人在一線大廠之間反覆橫跳,現在這個玩法越來越難了,多是向下兼容去二三線。」

不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已無跳槽念頭的樓雨飛打趣道:「生是大廠人,死是大廠魂,在大廠累死的可能性不到十萬分之一,但離開後窮死的可能性是100%。」

畢竟,樓雨飛身負百萬元級的房貸,未來一兩年還有結婚的打算,且要孝敬老家的父母,一年開銷當真不菲。

「以前群里抱怨996,大家討論得飛起,說是刷屏都不為過。」樓雨飛感嘆道,「現在閒聊的都少了,更不用說提這個了。」

危機感之下,昔日的不滿隨之消散。

裁撤壓頂,轉崗再謀生路

與樓雨飛不同,李昌澤則沒有那麼幸運。

坐標深圳的李昌澤,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從事產品研發工作已兩年有餘,所處的是公認的「風口」行業,原本還憧憬事業再上一個台階。

卻不想,公司的業務線收縮得這麼快。

年中會議之後,事業部裁撤的消息不脛而走,李昌澤不得不另做打算,「4月裁了一輪,6月又裁一輪,早就人心渙散了」。

李昌澤無奈地告訴鋅刻度:「不是不努力,也不是能力不夠,要怨就怨自己選錯了方向,入了一個燒錢的部門。」

李昌澤進一步表示,所謂的「風口」並非公司的主戰場,而是為了對標才切入的,目的是築起防火牆,牽扯對手的戰略注意力,進而間接保護公司的基本盤。

不妙的是,網際網路市場普遍經營壓力陡增,著眼當下成為重中之重,因而新業務的地位遭受嚴峻的挑戰。

對此,前國金證券網際網路傳媒首席分析師裴培公開表示:「在資本市場上,MAU/DAU/AAC等用戶數據已經明顯不再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即便營業收入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現在他們最關注扣非利潤這種最硬的財務指標。」

此背景下,李昌澤動了跳槽的心思。

可惜的是,網際網路高速增長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跳槽並非易事。

據前程無憂發布的《2022年一季度網際網路人流動與留存調查報告》顯示,網際網路行業的整體職位發布量增量同比處於2019年以來的低點;55.7%的受訪網際網路人計劃在2022年進行跳槽,但僅有4.3%的在第一季度完成了這一目標。

沒有首選跳槽,李昌澤走了另外一條路:「正在準備活水,如果失敗了就沒有什麼好說的,拿錢走人。」

所謂「活水」,就是轉崗的意思。

李昌澤與公司另外一個事業部多有往來,且與該部門的領導素有交情,因而打起了改庭換面的主意,渴望曲線留下了。

當然,此法並非十全十美,也有不足之處。

李昌澤今後需要常駐中部城市武漢,與總部相比無論是工資水準、福利待遇、晉升機會等無法相提並論,所幸其大學就讀於武漢,對這座城市也不算陌生,未來安家成本也更低。

低線城市的消費水平更低

事實上,回歸二三線城市,李昌澤並非孤例。

據拉勾招聘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8月網際網路行業人才需求指數報告》顯示,一線城市的吸引力在逐漸喪失,二三線城市成為網際網路人的新選擇,其中成都的網際網路行業人才流入同比增長30%,位居榜單第一。

渴望去大廠,禦寒更有底氣

儘管跳槽不易,仍有不少網際網路人選擇此道,李陽就是其中一員。

李陽畢業於2021年,第一份offer為新消費領域的一家初創企業,從事的是數據分析崗,「老闆很有想法,還說乾得好有股權獎勵,就心動了」。

不過,初創企業往往身兼多職,一個人干三個人的活,令李陽慢慢有了其他想法。

「去年年底拿到三百萬美元的風投,大家以為可以兌現之前的薪資漲幅,結果什麼都沒有,反而更新了KPI考核,說是要跟大廠接軌,呵呵呵!」李陽抱怨道,「沒錢的時候談夢想,有錢的時候講義務,不管怎樣就是沒有實質表示。」

一言以蔽之,餅太硬咬不動。

一名私募人士告訴鋅刻度:「初創的老闆,不一定是好人,但一定是不到黃河心不死的狠人,所以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種企業。」

如此一來,李陽渴望投靠網際網路大廠。

在李陽心中,憧憬的職場應該有透明的薪酬體系、合理的晉升制度、寬敞的工位、精緻的下午茶、準點的班車、可口的食堂、明亮的健身房……

更為重要的是,網際網路大廠有錢,禦寒更有底氣。

據《晚點 LatePost》報道,中國市值前十的網際網路、科技上市公司到2022年上半年末,資產負債表上至少躺著22544億元現金或者等價資產,較一季度末多2380億元,其中京東、百度、美團、騰訊、網易、拼多多、阿里巴巴的現金及等價資產規模上了千億元。

數據來源:晚點 LatePost

李陽告訴鋅刻度:「新消費有了退潮的跡象,還是要早做打算,我年輕輸得起但不意味著一定要輸,站到贏家那邊不就可以了?」

在李陽看來,最終的贏家自然是網際網路巨頭。

總而言之,網際網路流量紅利見頂疊加市場風雲莫測,巨頭們紛紛謹慎起來,網際網路人跳槽也受到波及,往日被人津津樂道的跳槽漲薪成為了過去式。

不過,網際網路依然是中國最有前景的行業之一,「貓冬」之後或釋放更大的增長潛力,網際網路人的預期猶存。

(受採訪者要求,文中的樓雨飛、李昌澤、李陽均為化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ae16f00c0284fe37390d89f6388b6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