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針對聯合國部隊的襲擊必須立刻停止

2024-10-15     環球時報新媒體

在兩輛以色列國防軍坦克13日破壞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駐紮營地大門並強行進入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天在最新聲明中稱,對維和人員的襲擊違反了包括國際人道主義法在內的國際法,這些行為可能構成戰爭罪。以方則辯稱此次事件是「幫助撤離傷員時不慎倒車撞入」。自以色列與黎巴嫩地面衝突升級以來,聯黎部隊頻頻遇襲,多名維和人員受傷,成為這場不斷擴大的衝突衝擊地區秩序和國際法底線的又一明證,人們越來越擔心中東局勢將進一步滑向失控。

對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襲擊必須立刻停止。維和部隊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部隊」,而是在聯合國大會或安理會授權下,對地區實施包括監督停戰休戰、調停紛爭、保護平民、人道救援等在內的維和行動的力量,其行動權受國際法保護,其道義立場更受到各國普遍尊重。任何國家都無權限制維和部隊在其行動區內享有的行動自由,更不要說威脅和危害維和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聯黎部隊根據安理會1978年通過的第425號決議建立,是目前世界上服役時間最長的維和行動之一。2006年8月,安理會在黎巴嫩與以色列衝突後通過第1701號決議,決定擴大對聯黎部隊的任務授權,增加兵力配備,以維護黎南部地區安全。截至9月2日的統計顯示,聯黎部隊中有來自50個國家的1萬多名官兵,包括418名中國人。聯黎部隊存在的意義,在於確保執行第1701號決議外交解決方案的能力,也是解決以色列和黎巴嫩衝突唯一可能的前進道路。

針對聯黎部隊的襲擊,傳遞出雙重危險信號。其一,它向外界表明,某些國家或力量正在挑戰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讓本就緊張的中東局勢雪上加霜。其二,對聯黎部隊的襲擊,是對聯合國在中東維和行動的嚴重干擾,這或許預示著下一步更危險的軍事冒險動作,讓國際社會對中東戰事的前景更加擔憂。

我們注意到,針對聯黎部隊遭襲擊事件,國際社會正在快速形成共識。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此前發表了聯合聲明表示「憤慨」,參與向聯黎部隊派遣維和人員的40個聯合國會員國隨後也簽署了聯合聲明,強烈譴責最近對維和部隊人員的襲擊。國際社會在這個問題上態度高度一致:聯黎部隊的存在必須得到尊重,衝突各方有義務在任何時候保障其人員的安全,支持黎巴嫩和整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聯黎部隊是國際法和安理會決議的具體化,各方行為不能沒有邊界,更不能挑戰人道主義和國際法的底線。

加沙人道主義災難的悲劇已然慘痛,容忍黎巴嫩步入同樣的慘境是對國際社會道義和良知的拷問,是時候合力對公然挑釁聯合國權威和國際人道主義法的行為按下停止鍵了。當前國際社會所形成的共識聲音是一個好的開始,但還不夠。受到美國等方面的支持,在這個問題上一些當事方仍然保持著有恃無恐的迷思。我們呼籲,有必要就此形成更大範圍國際輿論壓力和外交行動,在多邊、雙邊以及聯合國安理會、聯合國大會等場合就此展開對話磋商,形成對相關方面有影響力的決議。

我們看到,自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並升級以來,聯合國的權威頻頻受到一些挑戰,聯合國機構的維和以及人道主義工作受到阻撓、人員生命財產受到威脅。但是,恰恰是這樣的情況,讓國際社會進一步認識到,尊重聯合國的領導地位及其使命,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合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100多個國家聯署「對秘書長及其工作的全力支持和信任」就是明證。危機挑戰警示國際社會,聯合國的作用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聯合國的地位必須維護,不能取代。

當前,實現黎以停火必須成為壓倒一切的優先選項。中東地區承受不起全面戰爭,衝突不能繼續擴大。所有各方必須從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出發,以冷靜、理性、負責任的態度處理當前局勢,為打破暴力惡性循環做出真誠努力,停止可能將地區拖入新的浩劫的冒險行徑。聯合國的權威應當得到所有會員國的尊重,有影響力的大國尤其應該作出表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a812b404cb59df2bd71bf2f18f293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