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周刊(355):2023年第33期

2023-08-14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小樓周刊(355):2023年第33期

字數 | 6924字 閱讀時長 | 20分鐘

前 言

【小樓周刊】每期刊出的作品,由嘉賓自選數首點評入小樓【每周試玉】欄目,如有異議,可在投稿時註明「不參加點評」。敬請留意下周日刊發的【每周試玉】欄目,並自行查收。【先按體裁排序,再按作者姓氏首字母排序,原則上每人只限一首,特殊情況除外。】

【五 言】

過雲崗石窟

程永正(福建)

北魏遺風在,千年等我來。

青山如衛戍,列陣拜蓮台。

立秋客鵬城作

戴炳南(福建)

竹馬懷年少,須臾白髮生。

何堪千里客,黃葉又秋聲。

立 秋

范東學(湖南)

今日清晨起,我將爽節迎。

鳥蟲縈耳響,一概是秋聲。

見早市果蔬攤即興而作

郭通海(北京)

飽蘸春秋色,揮鋤寫物華。

展開圖一卷,落款是農家。

蔬園拾趣

蔣昌典(湖南)

辣椒擎火炬,豆角掛流蘇。

最愛胡蘆架,高低有酒壺。

小女即將負笈西行

冉長春(四川)

明晨兒出國,今夜父無言。

眼鏡接來拭,三番復四番。

碗 蓮

孫延紅(山東)

本是瑤池種,正宜栽我廬。

紅塵熏不到,此處遠江湖。

涿州大水

宋善嶺(江蘇)

一自颱風起,懶翻微信群。

休因心已老,不忍聽新聞。

步月得句(新韻)

王玉英(河北)

瑩澈天心月,清涼袖底風。

蟲兒草間訴,句句遞秋聲。

油畫小鎮孫家疃掠影

尹長山(山東)

雲霞結海樓,細浪泛閒鷗。

何處漁人醉,斜陽系晚舟。

童年摘野菜

張昕瀅(湖南)

小橋橫碧水,野徑菜香飛。

三五花裙子,籃滿落霞歸。

小城故事

布汝奎(山東)

因歌天下滿,築店待來賓。

桌上清樽妙,盤中美味珍。

有情誰寂寞,多感我風塵。

左右杯收放,逢源故事人。

雨霽登山

曹國祥(武漢)

去天千百尺,策杖二三人。

流響知泉在,聞聲得雨新。

心清偏近日,地僻更宜春。

四顧觀雲海,悠悠何處塵。

登天水石門山觀雲遇雨忽晴

崔劍平(甘肅)

山色空濛里,四圍煙雨中。

境隨心所願,雲與夢相同。

返照還翻墨,迴風堪御龍。

蒼松何仰止,南北共高峰。

黃 昏

蔣正華(安徽)

雨過黃昏後,殘紅連地瘦。

楊花夢已飛,燕子情如舊。

逝水豈能回,流光誰與候。

無端離恨愁,怎解相思扣。

品 荷

孟大川(四川)

青蓮生盛夏,香氣溢田疇。

尤喜淤泥沃,更憑清水柔。

葉依花色貴,子賴母風流。

含媚嬌陽下,人因美艷羞。

癸卯立秋雜感

吳瑾(法國)

天凈風微起,雲移月漸明。

新秋驚雁影,深院響蟲聲。

老矣霜添鬢,閒來酒在觥。

壯懷今已減,寄志苟營營。

少林寺留別延勇法師

熊東遨(湖南)

禪庭生竹柏,與子恰成三。

飲啄持心素,交流重手談。

顏頹秋見賞,夜寂月分甘。

消罷無憂劫,明朝獨向南。

蒔 園

於文清(鎮江)

苔徑喜新沐,相從水石清。

素心開九畹,靈雨證三生。

室靜偏多樂,風柔不勝情。

小園雖不大,吾欲學農耕。

立秋寄遠

姚海寧(浙江)

物候知更替,炎涼心可分。

隋梅終特立,湘瑟已披紛。

一葉楓知我,三秋誰識君。

年年如日日,望斷嶺頭雲。

秋宵不寐重讀小樓兼賀采輯千期(新韻)

曾聰華(廣東)

聽雨復如醉,歸來人正閒。

開軒風掃葉,有鳥語穿簾。

暗喜新詩滿,初秋永夜寒。

小樓千帙在,賴此作清歡。

立 秋

鄭登平(湖北)

清露掛荷塘,紅蕖散雅香。

月明雲氣遠,蟬寂碧枝涼。

小圃瓜飛白,平田穀欲黃。

秋風今始動,農戶喜收糧。

深居(寄韓公)

劉克胤(湖南)

作家韓少功,敬稱韓公,湖南長沙人,1953年生,曾任海南省作協主席、文聯主席,是我最欽敬之中國現代作家。2000年韓公築室1968年下鄉插隊之地——今湖南省汨羅市三江鎮八景洞,每年4月至10月攜夫人安居於此。我知八景洞之名,在本世紀初葉,緣拜韓公。其《馬橋詞典》《山南水北》等著作,蜚聲海內外,我細讀不下三遍,對其中人物、山水心心念念,神往之至。加之我出生地去八景洞不遠,雖分兩縣,但看語言、飲食、習俗,應屬同一片區,愈發倍感親切。2023年時近立秋,我趁休假之閒,先訪任弼時故居,後往八景洞探游,以了多年夙願。特別欣喜乃在參觀「韓少功文學館」期間,得悉韓府就在附近,恰巧韓公及夫人均在家,遂冒昧登門拜訪,幸得接見,合影留念……

山水自千秋,風煙醉眼眸。

二人分宇宙,一屋隱清幽。

話說人間事,聲名五大洲。

不時或相擾,願得言所由。

日月雙輪轉,陰晴萬古愁。

深居適情性,此外復何求。

不聞八景洞,人物鍾性靈。

僻地因檐筆,一朝得盛名。

長假渾無事,頑軀恨遠行。

日高催酒醒,心苦奈炎蒸。

執念清涼境,驅車百里程。

韓公知委曲,復笑我多情。

【七 絕】

立 秋

曹新頻(廣東)

新涼催醒思濛濛,起舞雞聲逐曉風。

我自窗前捲簾看,兩三人影雨煙中。

蓋朗厄爾峽灣

曹方(浙江)

垂天素練弄白鷗,夾岸層巒染碧流。

驚看船移開畫卷,峽灣無處不昆丘。

晨興觀鳥亭

曹憲閣(遼寧)

夏暑炎蒸慣早行,每從渚岸覓和聲。

灰鷗白鷺應知我,引頸湖天向日鳴。

格桑花

崔廣禮(黑龍江)

淡粉深紅別樣嬌,長蹊靜處恁清寥。

幾回小坐相依伴,守望何須做特邀。

大岩頭村之大石筍

池健(浙江)

幾峰猶筍聳青山,直插雲霄傍水潺。

億萬年來不曾長,恐成竹子順風彎。

看耍猴

陳鎮(河南)

紅掩毛頭紫蔽身,儼然端似廟堂臣。

一聲鑼響頻回首,看向牽繩發令人。

拾風亭尋句

陳竹松(甘肅)

煙花落盡我無辭,卻有蟬聲隱綠枝。

未得空靈三兩句,秋風吹醒去年詩。

重 逢

成文生(甘肅)

卿本沙州羈旅客,重邀河上做遊人。

借沖龍井三分釅,漂去衡陽故友塵。

登臨海古城

丁欣(江蘇)

石城迤邐壓滄波,聚起風雲說抗倭。

日暮潮生連域外,潮頭猶自帶兵戈。

伏 夜

丁永海(甘肅)

月掛西樓柳影斜,閒聊老者托腮娃。

一天光景清宵好,貪戀涼風懶進家。

俞源採風即興

方益洪(浙江)

太極圖開六百春,俞川風物接雲津。

穿行廿八星辰里,滿郭人皆天上人。

霜 楓

郭蕙(河南)

葉上斜陽葉底風,一年情愫付秋融。

幾經霜露煙霞染,守著光陰慢慢紅。

琴島夜坐(新韻)

胡秋征(南京)

風來樹響草蟲吟,島作歌台浪主琴。

鷗鷺加盟交響樂,指揮不是貝多芬。

終南山

侯靜雅(北京)

峰巒俊秀百花燃,銀瀑飛川落碧淵。

太白山巔千載雪,漢唐氣象入雲煙。

農 家

賈建明(四川)

綠里嬌紅雲上栽,風催瑪瑙下山來。

三輪曉碾蓉城月,竹簍街邊望市開。

秋江感懷

賈國鈞(蘇州)

秋江兩岸是蘆花,朵朵飄搖向晚霞。

我把鄉愁纏絮上,隨風一併帶回家。

過岳王廟

蔣繼輝(江蘇)

廟門未進憶前朝,怒火滿腔今未消。

兩宋堂堂十八帝,皇陵哪有岳墳高。

入秋詠嘆

李增山(北京)

蛩鳴枕下過三更,如許田園夢不成。

恨臥高樓難接地,夜來何處聽秋聲。

立 秋

李文順(江蘇)

工棚未覺立秋涼,依舊鹼花蒸太陽。

啤酒就星吹下肚,但求一夢返家鄉。

都江堰

李永康(四川)

水從魚嘴巧安排,開口寶瓶分韻來。

妙構人夸絕今古,光陰才是試金台。

無 題

李景慧(山東)

浮萍如聚散如星,偶向人群稍一停。

不信那時風雨惡,君眸真似遠山青。

二塘溝觀景

盧賢德(青海)

村溪蹚過入山南,一壑松風卷翠嵐。

野徑平岡都踏盡,好花才睹十之三。

太陽花

廖潤昌(廣東)

每對晴光感覺深,熱情如火足知音。

天生只有向陽面,落落從無陰暗心。

夏 夜

孟祥榮(廣東)

涼月初生夜有形。芰荷香氣滿空庭。

老來也學少年樣,閒臥竹床看遠星。

與知青學長文哥的微信聊天記錄(新韻)

彭明華(廣州)

君言有夢我隨身,昨夜深時我夢君。

望里鄉村新面貌,溪山青綠不留人。

壩上草原見不知名小野花得句之三(新韻)

齊蕊霞(河北)

願享清涼默默開,芸芸身小委塵埃。

俗眼難牽詩眼到,與蝶一併采香來。

夏日雜詠

史濟民(上海)

暑日熏蒸話寂寥,拋書擲筆嘆無聊。

不如借得呂仙枕,好與先生度永宵。

無 題

吳國榮(上海)

聚如滿月別如鉤,逐水桃花自去留。

昨夜春雷驚楚夢,心隨雲影共悠悠。

春節與某人微信(新韻)

王志偉(山東)

家山倩影夢如初,只在佳節相祝福。

欲問梅林花綻未,才輸幾字又刪除。

題曹州奇石《金山銀山》

王惠維(山東)

富貴誰言不易求,且看黃白聚高丘。

人間多少營營客,來此紛紛指石頭。

張北天路

王增強(河北)

雲朵如依草似茵,時開七彩醉花神。

天公知意翻奇闊,一表河山洗更新。

涿州雜詩

王建強(河北)

所喜歸來家尚存,好修殘屋育兒孫。

牆高舉斧深一畫,指說當年是水痕。

旅歐與在青甘環線自駕游的昕仔位置共享

姚義勇(湖北)

我游海外葡萄牙,兒賞崑崙一抹霞。

微信連通兩紅點,西歐西域共天涯。

夜宿瓜州張芝公園畔

袁丹(吉林)

夜宿瓜州月上時,不知東院是張芝。

晨興步步見章草,方曉窗臨洗墨池。

詠廈深鐵路

曾艷梅(廣東)

一線東南千里通,穿山跨水走長龍。

長三角與珠三角,快意往來朝暮中。

落 花

張明新(山東)

雨里風中為底開?繁華一別近黃埃。

不圖紅紫於當世,一點芬芳種未來。

入秋聽蟬

張新義(安徽)

濃蔭底下弄聲波,一嗓開嚎到幾何?

笑爾歌中都曉得,可曾曉得日無多。

不肯去觀音

章雪芳(浙江)

層層疊浪似蓮開,朵朵行雲隨性栽。

竹影婆娑觀自在,扶桑不渡誦經來。

註:日本僧人慧鍔入唐求得觀音像一尊,搭船歸國,通途變天塹,而留於普陀山(原名梅岑山)。

不肯去觀音院依章雪芳女史韻

李利忠(浙江)

海潮音發莫徘徊,大士慈悲不用猜。

自是當年如肯去,寇氛猖獗一般來。

鄭小茹(山東)

管它洞外劫臨頭,生死無非一夢休。

有幸飛於枝上去,紅塵唱夠信天游。

癸卯立秋日作

鄭志梅(福建)

昨夜西風悄入城,藕香漸遠水天清。

可憐一覺繁華夢,都付空潭半落英。

【七 律】

還鄉無事日以山行遣悶因次崔德煌庚兄詩成韻

安全東(四川)

峰岫銜天影不齊,行看雲霧掃眉低。

一千尺澗波翻雪,五百年松龍自啼。

野寺鐘聲來遠古,當前人望見淒迷。

解衣欲作北窗臥,可奈蟲沙溷滓泥。

——附原玉:竹林山中酬友

無窮山色向天齊,芳草堪眠日色低。

一陣何人花下笑,幾聲雜鳥樹中啼。

松風雨後吟魂失,海市樓前醉眼迷。

名士當懷王孝伯,離騷佐酒我如泥。

靜夜思

程軍(安徽)

靜幽空對獨伶仃,夏露蟲鳴又幾聽。

今夜清風翻舊夢,那年芳草別長亭。

不知幾度月圓缺,還自一身花落零。

荏苒紅塵雖未老,人生已是水浮萍。

與金洲長安十二時辰醉後作

李曉剛(陝西)

君自甘南我北疆,殷殷相約聚家鄉。

翻山過嶺慚來晚,把酒言歡喜醉狂。

不夜城中尋舊夢,雁塔燈里看經黃。

長安十二時辰到,穿越千年舞韻香。

五色鳥

李浩然(四川)

洪濤海上無遑息,來往遐方几折灣。

羽落玉階晴雨際,聲懸雲路曉昏間。

四溟翻覆猶存眼,孤影去留何處山。

暫倚東南全性命,風高波急亂痕斑。

癸卯立秋

李育林(成都)

中伏拖延未轉涼,茶分亭榭晝漫長。

談雞熱烈風排汗,盤壑清新氣療傷。

天佑涿州消積澇,秋撩汶水賦閒章。

池前合十如靈驗,請朵蓮花寄遠方。

立秋傍晚江堤乘涼步唐寅落花詩一先韻

廖國華(湖北)

暫置形骸古渡邊,氣清野曠鳥飛前。

心頭炎燠銷應盡,眼㡳餘暉炫可憐。

跬步亦曾生舊憶,羸軀豈必羨華年。

上蒼有意留餘喘,來續家山未了緣。

宿麗江束河古鎮慶雲村

梁孝平(山東)

舍家來就白雲居,判作山人那羨魚。

月送晴輝垂几案,溪流碧水繞庭除。

半樓雪意供吟嘯,一塌松聲伴讀書。

四海遍行多墅館,教吾偏愛此蘧廬。

《日本重遊紀行》之一

孫寅(北京)

拄杖徐行迎玉暉,銜蘆斷雁久暌違。

天高有影仙難遇,海闊無涯鷗忘機。

何處秋櫻歌裊裊,遠方雨霽燕飛飛。

浮生浪跡荒三徑,島國重遊逾古稀。

六月水禍逾前

魏新河(北京)

天下滔滔賦七哀,萬方沉陸出蓬萊。

連鰲合負思龍伯,滄海橫流見霸才。

邑滿黿鼉樹如薺,車浮漭瀁日生苔。

漢家正用安民策,一夕薰風遍九垓。

普安寺食齋有記

王聰穎(遼寧)

食齋亦可識咸甜,幸得三餐得味兼。

半截枯枝稱玉箸,兩株細草作牙籤。

殿前野棗初生果,山外輕風欲捲簾。

老酒且憑關帝賜,一人一盞是均沾。

無 題

徐金超(浙江)

大海幽星幻鬼魑,星沉海沸兩由之。

應憐花落春歸後,共此雞飛狗跳時。

一片混茫皆可畏,百年老病漸成痴。

明珠脫手燈昏處,滿地塵揚拾已遲。

晨起推窗即景

薛維敏(新疆)

醒腦曉風迎面吹,遠峰煙岫入迷離。

半窗晴旭正朝我,一沓鳴禽終屬誰。

逸樂春秋多不與,滄桑歲月總相隨。

明霞數片舒新綺,淡水澄心靜可窺。

立 秋

葉青才(安徽)

草木新秋漸有知,露涼風爽稻花齊。

悠然蟬唱兼長調,隱者蛩鳴起暗嘶。

熟到七分棠棣果,閒來三伏耜耕蹄。

岫雲還自東南出,鶴杖不辭榆嶺西。

晨 起

樂正和(湖北)

山形曙色翠連雲,檢點關河興幾分。

富教蒼生俱是德,興邦志士漫成群。

循依天道地呈瑞,和合民胞物與欣。

冉冉征途殊氣象,風清大塊好敷文。

立秋即興

楊逸明(上海)

不知天意欲如何,今日陰晴正篤磨。

火氣勢頭仍駐守,金風陣腳未移挪。

葳蕤共惜之前好,衰颯休悲此後多。

蟈蟈已知時節換,籬邊先我唱秋歌。

癸卯立秋有興

楊子怡(惠州)

沸海煎沙溽氣浮,蟬鳴變調報新秋。

助燃添焰憑紅葉,消暑尋幽想碧流。

畏日久經無懼灼,沍寒早慣不生憂。

人間涼熱同羅剎,閉目閒吟坐小樓。

臨海楊世學兄寄贈湧泉蜜桔有作

曾寤堂(湖南)

一味清甜絕可憐,霜黃擘破謝新鮮。

千奴手種低臨海,百畝心傾暗湧泉。

別後有情如手足,啖時無地計魚筌。

微香片葉驅吾疾,回首蘇仙念宿緣。

黃龍箐山莊雅聚

張友福(雲南)

覓水尋山這一方,黃龍箐里隱農莊。

柳前溪帶清圍繞,嶺半雲飄白起揚。

塵事暫停加速度,歸心樂享慢時光。

全羊烤入人生味,融進詩情沉澱香。

無 題

張鳳軍(北京)

暑盡秋初涼未勻,窗開兩扇納風神。

痴懷塞上黃沙客,珍視身邊白髮人。

半世沉浮多吃苦,一生來去幾逢春?

但求不為虛名累,閒向湖山寫意真。

【詞 · 曲】

謁金門·遙送大表兄八月六日中華路碼頭離岸

獨孤食肉獸(歐洲)

星雲熠。間雜煙頭粒粒。越頂長橋純鐵石。弟兄茲並立。

凌曉花繁投碧。遙岸天低鳴笛。他日朝宗同海極。白鷗方一划。

浣溪沙·秋登滕王閣

丁海軍(北京)

鷗鷺灘頭久騁眸。誰攜彩筆扮三秋?江襟湖帶總風流。

欄外征鴻何處去,閣中詩序為誰留。有人無語過洪州。

喝火令·示友

李家榮(廣東)

醉飲淵明酒,閒參慧遠禪。樂天知命且悠然。魚鳥忘機無事,風物有悲歡。

絕世功名少,驚人富貴難。笑君何必苦躋攀。索性悠閒,索性訪湖山。索性夕陽時候,坐把釣魚竿。

鷓鴣天·題羊樓洞茶場「茶葉形辦公樓」

劉畢新(湖北)

誰豎高樓巧造型,青青一葉若長生。進門觀景春風暖,照影臨池喜氣盈。

香溢溢,水清清。茗人自古善經營。而今銷路連歐亞,難得茶都久盛名。

臨江仙·游洱海

潘振華(黑龍江)

嫩水無涯恆蕩漾,蒼山倒影悠悠。白雲常浣曳絲綢。乘船皆自在,隨鳥亦風流。

滋養高原臻上善,四時含蓄無求。島民雅潔又溫柔。臨津深一掬,品味到千秋!

西江月·山村清晨

王貞友(四川)

淡霧輕縈山谷,朝霞紅艷天邊。農家幾戶裊炊煙,系住晨曦雲片。

林靜鳥聲特脆,光柔山卉尤妍。有人已在繡田園,裁取晨輝一段。

蝶戀花

王十二(安徽)

燕子雙飛人獨語,獨自無人,燕子雙飛去。芳草湖邊楊柳路,清風都被蟬聲妒。

已斷蟬聲猶在樹,近處斜陽,遠處斜陽暮。畢竟斜陽留不住,斜陽一點山無數。

浣溪沙·仙風山晚照

肖芳珠(江蘇)

霞彩漫天鋪霽紅,層巒疊韻淡洇濃。亭台剪影半迷濛。

曠渺盈心無俗慮,清涼入袂有仙風。閒觀幻變轉虛空。

念奴嬌·立秋

葉敏(新加坡)

綠楊村外,水彌天、放眺西湖幽靜。隋苑唐城人不見,雲氣橫鋪千頃。客里情真,尊前意淡,腕底潮聲聽。憑窗小語,曉天高遠帆影。

記得修禊虹橋,名園窈窕,小蝶衣儒靚。幾度神馳思渺渺,有負眼前風景。舊事隨風,古琴尋曲,喚作清和詠。夕陽西下,驀然微覺秋冷。

江城子·山中夜飲

朱文喜(重慶)

驅車大暑別渝州。夜郎幽。上高樓。滿座同窗、談笑興悠悠。為報主賢誠待客,方半醉,豈言休。

不提懵懂少年愁。稻粱謀。任沉浮。珍惜此時、天上月如鉤。投轄陳遵今又見,車上鎖,鑰匙收。

夜合花

張奕(美國)

解語鴛衾,釋香游夢,漫隨錦鯉徐航。殘荷鈿落,卸妝次第湘黃。到寅夜無疆。對星星紛入雲床。見玲瓏斧,橫空進了,霧滿蒼茫。

時空辟出原鄉。把春秋,霎時還捏殊鄉。鶯鳴綽約,勤耕萬畝柔腸。念柳拂千行。再猿鶴思別山窗。正新涼起,鵬城一羽,美若清霜。

浣溪沙·騎車兜風偶遇陳王村廟會

張昆(陝西)

縱轡頻夸道路平,黃昏目盡漢家陵。晚霞一抹快哉風。

車馬鳴嘶人頓足,戲台說唱舞輕盈。掌聲陣陣賽雷鳴。

行香子·游鳳翔東湖

張萍(西安)

修竹婆娑,垂柳翩躚。羨平湖鴨偶清歡。晴空流翠,俊鳥飛弦。賞亭中畫,林中曲,水中天。

風流易逝,文采長傳。嘆千秋人傑如煙。隨心遣興,著意憑欄。仰蘇公祠,左公柳,畢公聯。

組稿/王志偉 吳靜靜 空空法師

作者/小樓師友 編輯/章雪芳

審核/小樓聽雨 校對/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a3d56778890523886dcc8508c18b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