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援鄂醫務人員全部凱旋 盤點古代赫赫有名的「大夫」

2020-03-30     黔中平壩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綜合整理)3月26日下午,貴州省援鄂醫療隊400人從鄂州出發,轉道武漢乘坐專機順利抵達貴陽。至此,貴州最後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全部安全回家,一個都沒有少!

最後一批貴州援鄂醫務人員踏上返程

  截止2020年3月23日24時,貴州援助鄂州醫療隊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767人,管理患者占鄂州總量的55.02%,占同期患者總量的53.53%;累計出院602人,治癒率96.78%。

  醫生,一份鑽研學習醫學科學技術,挽救生命的職業。他們有著一份擔當和一顆堅信的決心,為人民默默地奉獻著。

  從古至今,醫生還有一個稱呼,就是「大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中國古代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夫:

  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內邱縣),戰國時代名醫。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從小嗜好醫學,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

  華佗

  華佗(約145-208)東漢末醫學家,漢族。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後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藥」。人們稱他為「神醫」。

  皇甫謐

  皇甫謐(215年—282年),幼名靜,字士安,自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肅靈台縣朝那鎮)人。他一生以著述為業,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著有《針灸甲乙經》、《歷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元晏先生集》等書。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

  葛洪

  葛洪(284~364)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著有《抱朴子》、《肘後備急方》、《西京雜記》等。精曉醫學和藥物學,主張道士兼修醫術。

  孫思邈

  孫思邈(541或581~682)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被人稱為「藥王」。

  錢乙

  錢乙(約公元1032~1113年),字仲陽。祖籍浙江錢塘,後祖父北遷,遂為東平鄆州(今山東鄆城縣)人,我國醫學史上第一個著名兒科專家。錢乙撰寫的《小兒藥證直訣》,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兒科專著。被尊稱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朱震亨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彥修,生活於公元1231~1351年。元代金華(今浙江義烏縣)人。自幼好學,精通文哲,至四十歲才開始習醫,創立了有名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及「相火論」學說。

  李時珍

  李時珍(1518年-1593年)字東璧,號瀕湖,湖北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人。其父李言聞是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

  葉天士

  


  葉天士,名桂,號香岩,又號上律老人,清代著名醫學家。祖、父都精於醫術。白天,他從師讀經書;晚上,他父親就教他「岐黃學」。擅長治療時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國最早發現猩紅熱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_lJKnEBfwtFQPkdbr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