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變粘稠,先別慌:2個應對方法說給你,挺實用的

2019-06-16     39名醫在線

當血液過於粘稠,容易引發血栓,心血管疾病,嚴重的會引發中風,威脅生命。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預防。如果出現了血液粘稠相關症狀,及時就診。

導致血液粘稠發生的原因都有哪些?

第一、飲食不當是導致血液粘稠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你經常吃一些蛋糕、餅乾等含糖分比較高的食物,身體無法及時消耗,便會堆積在肝臟,變成中性脂肪,導致血液粘稠。

第二、人如果長時間都不鍛鍊,並且一天到晚不是坐著就躺著,這樣時間久了,血液流動速度就會減慢,血液之中凝固因子就會容易積累,從而發生血液粘稠。

第三、高血脂患者也很容易出現血液粘稠,因為有高血脂的情況時,血液中的脂質代謝也會出現問題,脂質易在血液當中堆積,從而出現血液粘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高血脂會導致血液粘稠,但是血液粘稠不單單是因為高血脂引起的。

第四、長期處於應激狀態,也會使血壓上升,膽固醇血糖上升,這樣也會導致血液流通不暢,最終導致血液粘稠。

第五、抽煙飲酒也是誘發血液粘稠的一個關鍵因素,這兩種行為可以產生使身體「生鏽」的活性氧,還會增加膽固醇和中性脂肪,導致血液粘稠。

上述這些就是誘發血液粘稠的關鍵因素,大家平時要多加註意避免,不然血液粘稠帶來的危害還是很大的。

血液粘稠有什麼危害?

當血液過於粘稠時,就很容易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血流被中斷。而如果是心臟出現這種狀況,那可引發冠心病;如果是下肢出現這種情況,會出現肢體壞死、潰爛等症狀;如果是腦部出現這種情況,可引起腦中風。總的來說,血液粘稠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如果出現了血液粘稠相關情況,一定要及時治療。

血液粘稠怎麼治?

血液粘稠的治療可以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比如:

1、血液粘稠症狀比較輕的,可以通過生活以及飲食來調理,具體包括:避免久坐、久躺、多鍛鍊、遠離煙酒;飲食儘量清淡些,少吃那些不易消化、高熱量、脂肪以及膽固醇的食物,多吃蔬果,比如山楂、菠蘿、草莓、洋蔥等,可幫助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還有維生素c含量比較高的食物也可以多吃一些,有調節血脂的效果。

2、血液粘稠症狀比較嚴重的,則需進行規範的治療,一般來說,藥物是治療血液黏稠比較多用的方法,像益心酮、藻酸雙酯鈉、腸溶阿司匹林、蝮蛇抗栓酶等都是可以的,具體使用哪種還需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建議大家先去專業的醫院看診,再在醫生的指導下規範使用,以免因用藥不當,而引起嚴重的後果。

參考文獻:

陳文貴,《血液黏稠如何稀釋》,大眾標準化,Popular Standardization,2003年03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WZimWwBvvf6VcSZGR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