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史上武將謀臣英雄輩出,最強的,卻是這個小小的史官

2019-09-01     杯酒品歷史

三國史上最強,武將謀臣云云,有人說呂布,有人說曹操,有人說是關羽,眾說紛雲。實在,最強的,應該是他。

他,為大部分三國故事提供素材,為後來的三國再創作提供基本資料,影響重大,才算三國史上最強,對,這次要談的,就是《三國志》作者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現四川省南充縣)人,歷史學家,有傳說陳壽的父親是陳式,但沒有確實記載證實,有人以這點攻擊陳壽評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是公報私仇。

傳說如此,沒有實證,個人傾向於不信,因為戰績而言,諸葛亮軍事表現著實不亮眼,當然,也可以說對手太強。

陳壽少時勤學,曾拜譙周(勸說劉禪投降那位蜀漢學者)為師,後來擔任蜀漢觀閣令史,因不願曲附權宦官黃皓,屢遭譴黜。蜀漢亡後,晉司空張華十分賞識陳壽,舉其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補陽平令。

在此期間,陳壽編撰了《蜀相諸葛亮集》上奏朝廷,因此功而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陳壽之後致力於編寫魏吳蜀歷史,遂成《三國志》,共六十五篇。

歷代對《三國志》評價甚高,如南朝梁的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認為:

唯陳壽三志,文質辨洽,荀、張比之於遷、固,非妄譽也。

唐朝名臣房玄齡撰寫的《晉書.陳壽傳》,認為陳壽善敘事,有良史之才

當然,也有人覺得陳壽作品中有曲筆為當權護短或者惡意貶低的部分,但人始終是人,記事總有偏頗,況且一個區區小官,在有形無形壓力面前有所屈服,實在無可厚非。

事實上,在王權時代,歷史記載是由勝利者或者勝利者的後人所控制,史官曲筆護短以保當權者顏面,實是必要之惡,要不,害掉自己性命之餘,連歷史記載也不能保留。

最少,陳壽盡了力量保存較多史料,令後世創作和研究提供不少素材,單是這點,已經值得欣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Ubi9GwBJleJMoPMR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