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提升器托起鋼屋架,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配套提升工程復工

2020-02-25     東方聖城網

尼山會堂項目是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配套提升工程中的重點項目之一,也是第六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的舉辦地,該項目已於2月10日復工。

二次結構砌築

一天推進200多方

23日上午10點,在尼山會堂項目內,工人們正戴著口罩在各自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王廣囍也不例外,他正拿著一把鏟子不停地攪拌砌築砂漿。作為一名二次結構的砌築工人,王廣囍負責配合同一小組的工友一起砌築二樓內部的牆面。王廣囍是曲阜市尼山鎮人。正式復工以後,他二話沒說就趕往工地。作為本地人,能參加家鄉的重大項目建設,他很自豪。尼山會堂項目是第六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的舉辦地,也將成為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的永久會址。雖然王廣囍不知道今年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的主題是什麼,但他知道,這座會堂建好後,將意義重大。

像王廣囍這樣的工人還有很多,他們接到復工通知後,第一時間進行人員信息登記,測溫等檢查,在他們的努力下,二次結構砌築正以一天200多方的速度推進著,目前已完成70%,再過十多天,砌築工作就全部完成了。「當前,我們的工人已有260人到崗,二次結構、屋面、外裝等都在同步進行中。」尼山會堂項目經理胡延濤表示,按照目前的進度,二次結構施工將於3月5日前全部完成,屋面施工將於3月10日之前全部完成,外裝施工將於4月中旬全部完成。月底前,內裝工人也將陸續入場,一切都在有序推進中。

10個液壓提升器

托起800多噸鋼屋架

在尼山會堂項目二樓主會場內,工人們正在加固屋面結構。胡延濤說,鋼屋架足足有800多噸,他們採用地面組裝完成再提升到屋頂的方式施工。「這個主會場能容納2000人,是尼山會堂項目中最大的會場,將來也會是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的舉辦場地。」胡延濤介紹,偌大的場地內無一根柱子,想要把最大跨度53米的屋頂建起來,只能採用鋼結構屋架來解決。胡延濤說,相較於傳統的鋼筋混凝土屋面,鋼屋架具有跨度大,重量輕的優勢,防震效果也要好很多。

「屋頂的最大跨度足足有53米,這也是我接觸過的比較大的跨度了。」胡延濤說,他們當時用了10個液壓提升器才將組裝好的鋼屋架抬起提升到現在所在的屋頂位置,整個過程用時20多天,胡延濤很有成就感。穿過主會場,沿二樓樓梯下來,向外就能看到尼山聖境的美麗景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注意到,整個建築的外幕牆採用青色的石材,很是古樸別致。胡延濤介紹,他們選用曲阜當地的青石作為外幕牆,就地取材,較為環保。相較於普通外幕牆所用材料花崗石,青石的輻射更小,也更有曲阜本地特色。胡延濤希望建成後的尼山會堂,是與曲阜當地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的,這也是一種外在的文化傳承。

設檢測登記點

一天三次測量體溫

尼山會堂位於尼山聖境核心景區孔子聖像西南部,與孔子聖像、尼山大學堂呈現品字形布局。尼山會堂總共五層,主要建有主會場、會議區、宴會區以及門廳、展廳、設備用房、附屬配套等項目。

2019年6月,尼山會堂項目正式開工。早在開建之初,尼山會堂就備受關注。「因為這裡不僅將成為滿足各種論壇及研學旅遊、休閒度假等需求的場地,還將會成為凸顯中華文化神韻、展現大國外交魅力的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永久會址。」尼山會堂項目負責人周志偉如是說。正因其重要性,周志偉和團隊一刻也沒有放鬆。疫情防控啟動以來,他提早返回工地,在當地政府和指揮部的全力支持下,做好各項防疫措施,順利復工。「我們對返工人員進行信息登記,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周志偉說,除了入口設立體溫檢測登記點、一天三次的體溫檢測外,他們還會對工作區域、公共區域進行消殺,確保人員的安全。

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度,尼山會堂項目預計7月份就可建成投入運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PK-e3ABgx9BqZZIrFQ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