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年適不適合買房?內行人透露:等得起的話,就等到2023年

2019-08-29     陸水新知

近幾年,隨著樓市調控政策越收越緊,房價基本趨於穩定,難以再現暴漲或暴跌的現象。於是,有人認為,對於剛需族而言,今年隨時都可以出手。但是,內行人透露,等得起的話,最好等到2023年。為什麼呢?

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大多數商品的價格都是由市場供需關係所決定的,房子也不例外。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的房價為何一直居高不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在不斷地凈流入,需求十分旺盛,從而助推房價不斷上漲。

當然,這個「需求」並不是指簡單的住房需要,除了買來住之外,還有另外兩種需求。一種是炒房客的投機需求,想必大家也聽過不少靠炒房暴富的故事,而且從上個世紀90年代的海南樓市就開始,這類需求相當巨大,並不是只有近幾年才存在。

另一種需求是貨幣保值增值需求,由於國內合理投資渠道較少,買股票買基金被套,投資P2P暴雷,存銀行又跑不贏通貨膨脹,而房子在近幾十年來基本沒跌過,這無疑成為了人們對貨幣保值增值需求的最佳選擇。

不過,投機客和投資客這兩種需求都是建立在剛需之上,如果一直有剛需族在高位接盤,那麼這個遊戲就可以一直順利地進行下去。但是,如果剛需出現大幅減少,這兩類需求找不到接盤俠,最後只能「自食其果」。

那麼,如何判斷真正的剛需量呢?不妨先看看2016年、2017年這兩年房價大幅上漲的背後是有著怎樣的需求。有數據顯示,2015-2019年,95後購房比例增幅最大,85後是主力軍,75後的購房需求呈現下降趨勢。而且,在一線城市95後購房群體中,超4成的人是全款買房。

要知道,在這段時間裡,95後大多數是從全國各地來到經濟較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去上大學,所以,他們買房基本靠父母,有的家庭是動用了三代人的錢包,還有的父母四處借錢也要為還在上大學的子女購房。所以,這波房價上漲的驅動因素除了85後的剛需之外,還有95 後的提前購置。

根據中國曆年的出生人口數據顯示,2001年出生的人口與之前相比,出現大幅度減少。這批年輕人到2023年剛好大學畢業。根據目前的趨勢,他們的父母基本上會提前給子女購置房產。

此後,剛需量就會出現大幅下降。加上有不少房企在2019年拿地蓋樓,到2023年剛好建成,一二線解除限售的房子,投機客和投資客紛紛想要把房子變現。到時,房子的供給量上來了,需求減少了,供過於求的情況下,房價會變成什麼樣,想必明眼人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吧?

​因此,對於剛需族而言,這2年適不適合買房,內行人透露,等得起的話,最好等到2023年。如果實在等不及,家裡有礦的,隨時都可以上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O_s3WwBJleJMoPMl3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