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書協的會員名單里有這樣一個80後女會員,她初中未能畢業就外出謀生,最後尋得了一份保姆的工作。這份工作她一干就是十年,僱傭她的是位非常有愛心的老藝術家——張宗彪先生。
張宗彪先生本來是請回一個小保姆,卻沒成想這個小保姆與書法有緣,遂收她為徒,可以說這個小保姆就是張宗彪先生請回家的徒弟——別人收徒都是自己找上門求著拜師,而張宗彪這次卻是「請」了個徒弟回來。
車迎春書法
這個小保姆名叫車迎春,當她十四歲在城市中茫然尋覓僱主的時候,怎麼也不會想到二十多年後自己會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書法家。
如果說有什麼職業是最不挑人的,除開「英雄」之外那麼一定是做「藝術家」,你需要有書香傳承也不需要有千金萬銀,有的只需要自發的愛好和一定的機緣,而車迎春恰恰都碰到了。
車迎春
如今已經七十八歲的張宗彪是一個資深書法教授,二十多年前他的夫人因病臥床需要有人照顧,十四歲的車迎春經人介紹來到了張老家,這其實也是車迎春的第一份「工作」。
張宗彪在了解到車迎春的家況後,從內心底想幫一把這個聰慧懂事的小女孩,於是便請她回家照顧夫人。後來張宗彪發現,每當自己鋪開紙墨時車迎春就一臉羨慕地時不時挨過來,他問車迎春你是不是喜歡寫字?
車迎春書法
車迎春靦腆地點點頭,於是張宗彪便開始給她說一些關於書法的知識,車迎春聽得入迷。雖然車迎春對書法表現出巨大的興趣,但她從沒忘記自己要把張老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張家事無巨細、但凡車迎春能夠做的她都當成自家的事兒一樣勤勤懇懇地付出,每一分工資她都捨不得花全部給弟弟讀書用,這些都被張宗彪先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藝術家張宗彪先生
張宗彪先生決定授車迎春以「漁」,他有意識地讓車迎春從柳體開始臨帖,只要車迎春忙完家務為夫人做完護理之後,張宗彪便親身示範一筆一字地教導她。
車迎春就這樣從一個連毛筆也不會握開始,每天擠出一點時間專門跟著張宗彪學寫字,她的努力和天賦讓張宗彪更是大為讚賞,於是張宗彪先生乾脆決定收她為弟子——這可算是真正的「入室弟子」了!
張宗彪教導車迎春
在張老的悉心教導下,半年之後就有了明顯的成效,當車迎春回家過年的時候她就能寫出讓父老鄉親叫好的春聯了。
兩年之後十七歲的車迎春第一次參加書法比賽就獲得了優秀獎,雖然這只是優秀獎,但卻她開始看到不一樣的未來可能,而張宗彪也更加確信自己的這個「入室弟子」絕對是可塑之才。
車迎春楷書
接下來的數年中車迎春苦學書法,從她正式學習書法開始算起她用了十年的時間,便成為了當時最年輕的中書協會員之一,期間她在張老的鼓勵下參加了數十場大大小小的書法比賽,家裡各種獲獎證書也是琳琅滿目。
張宗彪先生早已不把車迎春當成自家的保姆,而是當她是自家的親人,在車迎春的書法學習之路上,張老不但親身教導、還自掏腰包送她參加各種學習和比賽,甚至於紙墨筆硯都沒有要車迎春自己買過半點,於車迎春而言,是張宗彪先生給予了自己新的人生,讓她能從一個初中都沒畢業的農村女孩變成一位真正的書法家。
如今的車迎春有了新的工作,她在張宗彪先生任院長的書畫院協助,並且開設了自己的書法培訓機構,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所有想學習書法的人:藝術面前不問出身,保姆可以成為書法家,你當然也行!
(文: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