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每天工作三小時的寫作培訓師湯小小(微信tangxiaoxiao338),全職寫作十年,專注分享寫作乾貨和人生經驗,歡迎加好友,圍觀我的生活日常。
表姐上的是名牌大學,畢業後留校工作。
兩年後結婚,老公是500強企業一個公司的部門的經理,高大帥氣,事業有成。
兒子出生後,更為這個家庭增添了幸福和快樂。從小學到大學可以說是一路優秀,目前在國外留學。
表姐現在是有錢有閒。
我一直以她為榮,覺得她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可最近,她卻頻頻給我抱怨,「感覺生活不幸福,沒趣味,做什麼都沒意思,焦慮倦怠。」
現代社會,最起碼能吃飽穿暖,卻越來越多的人感覺不幸福。
有錢有閒不幸福,沒錢沒閒又痛苦。
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車旅行,要經歷無數次上車下車。
時常有事故發生:
有時是意外驚喜,有時卻是刻骨銘心的悲傷……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也是曲折的。
但是,不管人生怎樣曲折,時間卻永遠是筆直的,而且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從或驚喜,或悲傷,或坎坷,或順利的人生經歷中獲得幸福的感知。
01
生活有目標,才會有幸福
賀拉斯說:靈魂如果沒有確定的目標,它就會喪失自己。
我們如果每天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做什麼?沒有目標,不努力,得過且過,怎麼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幸福的感知。
海軍上將拜德在覆蓋著冰雪的南極小茅屋裡單獨住了5個月,方圓百里之內,沒有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
氣候寒冷,連他的呼吸都被凍住了。
在《孤寂》一書中,他敘述了在即難熬又可怕的黑暗裡所過的那5個月的生活。
他必須忙個不停才不至於發瘋。
他說,「晚上熄燈之前,我就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
比如:一個小時去檢查逃生用的隧道,半個小時去挖坑,兩個小時去修託人用的雪橇……」
能把時間分開安排,是非常有益的。
它能使人產生一種可以主宰自我的感覺。
否則,日子就會過得沒有目標,散亂無章,最後弄得分崩離析,甚至痛苦瘋狂。
正如康德所言: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
朋友經常出差,買不到對號入座的車票。可是無論長途短途,無論車上多擠,他說,他總能找到座位。
他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地一節車廂一節車廂找過去。
每次他都用不著走到最後就會發現空位。
大多數乘客輕易就被一兩節車廂擁擠的表面現象所迷惑,寧肯立足於小小的空間,也不願背著行囊擠來擠去,覺得不值。
生活中有很多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沒有目標,就只能停留在沒有成功的起點上。
嘆息命運不濟,運氣不佳。
運氣不是等待,是不懈追求的回報,是自信,執著,富有遠見。
勤於實踐,才能握有一張人生之旅永遠的車票。
幸福存在於自己的信念和持之以恆的努力之中。
知道自己每天做什麼,朝著自己的目標辛勤耕耘,快樂蘊含在努力的勤勉中。
正如達.芬奇所言: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
02
幸福在於過程而不是終點
就像我報小小老師的寫作班。
我從小喜歡寫作,卻一直沒有信心。
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常常徘徊,憂慮,
焦灼不安。
這時,小小老師告訴我:哪怕你高中畢業,哪怕你是家庭婦女,哪怕你現在50歲。只要你想,一切都來的及。
我毅然報班。每天認真聽課,做筆記,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仔細拆解老師發在公號的每一篇文章。分析老師每篇文章的布局,結構,評論……
每天忙忙碌碌,聽課,分析,寫文章,投稿。
我迫切的希望自己趕緊到達終點,取得老師那樣的成功。
可隨著稿件一篇篇如沉大海,我開始焦躁,迷茫,痛苦。
這時老公說: 你是因為喜歡而寫作,你在做你喜歡的事情,已經達到了你的預期。
寫作是一個過程,你應該享受這個過程中的美好,欣喜於自己一點點的成長。
什麼是終點,發表10篇文章,100篇文章,還是出了幾本書,做了幾個公眾號……
很多事情沒有終點,終點一直在路上,在不知名的遠方,讓你永遠追逐下去。
重點是,你要記得欣賞沿途的風景,享受過程中的美好。
是呀,生活中很多人,一直在期待終點的到達。
以為到了終點,一切都好了。
當我們的孩子念了大學的時候
當我們還清貸款的時候
當我們到退休年齡安度晚年的時候……
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世間沒有什麼可以一勞永逸地到達終點和歸宿。
生活的真正樂趣在於過程,終點只是夢幻,它常常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逝水年華細斟酌。
快樂並不在於你完成了某件事,而是在你全力以赴,毫無保留的投入某個行為的過程中,所所經歷的點點滴滴,給你的生命留下的劃痕
不要在躑躅徘徊,多些歡笑,少一些哭泣,生命如逆旅,幸福在於過程,而不在於終點。
03
專注能帶來幸福感
許多人可能有過這樣的體驗。
當你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達到忘我的程度,並由此獲得內心的秩序與安寧時,會使你感到極大的滿足、快樂和幸福。
在美國,宗毓華是響叮噹的主播,她受人注目的原因,除了華裔身份外,最重要的還是她主播時的超強功力。
自認有著完美主義性格的宗毓華,是一個一旦投入工作就會全身心投入的人。
她總是想辦法將每件事都做到最好,卻又覺得自己永遠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她隨時留意新消息,採訪了許多大新聞。
不論是美國總統尼克森的「水門事件」,或者洛克菲勒被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的過程等。
她的報道比別人更深入、更精彩,也讓她的所屬電台收益迅增。
她得過三次新聞報道艾美獎,並且成為全美票選最高的新聞主播。她的年薪早已高達200萬美元。
可是她仍然對自己充滿期待。
這份期待不是事業的輝煌,金錢的多寡,而在於她專注的新聞工作,能帶給她滿足和幸福。
專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是一种放松意識,不存在任何其他雜質,高度投入的狀態。
它是一種令人愉悅的自我實現、超凡的狀態。
如宗毓華在工作的時候
作家在寫作的時候
運動員在訓練的時候……
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
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非常滿足的愉悅感受。
這就是專注帶來的幸福感。
04
當然,如何能更好的獲得幸福的感知,有很多方面,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不要讓小事成為你前進的絆腳石
我們一般都能很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那些大的危機,卻常常被一些小事搞得垂頭喪氣。
要想克服一些小事引起的煩惱,只要把看法和重點轉移一下就可以了。
生命太短暫了,不要再只顧小事。
二、珍惜當下
昨天永遠都過去了,不可能再回過頭來經歷一次。
明天還沒有到來,也絕不可能提前看到明天的太陽。
我們在現實中所擁有的生命只是今天,就是眼前的這一瞬。其他的都不屬於你,珍惜當下。
三、用積極的心態去生活
擁抱生活的人,生活也擁抱他。
遠離生活的人,生活也遠離他。
你給予生活怎樣的面孔,它會原封不動的回饋給你。
正如李嘉誠所說:美好的生命應該充滿期待、驚喜和感激。
作者:楊曉,湯小小寫作基礎班36期學員,中學教師。
圖片來源於網絡
湯小小:自媒體【湯小小】創始人,每天工作三小時的時間管理達人,寫作培訓師,提倡輕鬆高效寫作,至今已培訓學員上萬人,幫無數人實現了靠寫作月入過萬的夢想。私信我可以免費聽寫作課以及獲得價值萬元的投稿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