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求助,家裡兩歲的寶寶經常吃手指,最近還總是咬東西,怎麼辦,該如何引導孩子不吃手指,亂咬東西呢?
說到吃手指,大家都知道,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那麼一段時間會吃手,這是很正常的,有的寶寶很早兩三個月就自己吮吸自己的手指。
一般來講三歲前寶寶吃手都屬於正常的,只要不頻繁就沒事。我們做為家長就不要過多的干預,否則會適得其反。
寶寶為何會吃手呢?
一、我們從寶寶出生後生長發育階段來看,寶寶出生後第一年,我們一般稱為「口欲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
這個階段,寶寶對周圍的事物開始學習認知的比較少,剛從母體分離出來,他們強烈需要一種安全感,而且吸吮需求很強烈,對於剛出生的寶寶而言,吸手指是很正常的。
當寶寶逐漸長大,吮吸手指的行為慢慢就衰減,直至不再吃手指。這是寶寶在成長發育過程中,從自我認知到周圍事物認知過度,寶寶被外界的事物吸引,從而不再去吸吮手指。
二、寶寶吃手的這種行為之所以持續是因為這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寶寶本來就有吸吮的反射和需求。寶寶吮吸手指帶來的滿足感和吃母乳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所以即使吃飽了,寶寶還會吸手指。
另外一方面寶寶吃手,從心理上來說能給寶寶帶來舒服感,化解焦慮。
寶寶吃手有什麼科學依據?
1.寶寶的手眼協調功能出現
當寶寶到兩、三個月齡時候開始吃手,說明寶寶成長中又進一步了,對自己的手的功能又掌握了一個新技能,寶寶發現自己能夠將手放入口中了。
大家可能在照顧寶寶時候發現,當寶寶還未吃手的時候,總是舉起自己的小手盯著看,有時候握著小拳頭晃晃,自己看手。這是寶寶的大腦在發育,成長里程的一步。
當寶寶手送到口中,開始吮吸手指的時候,說明寶寶手眼協調功能出現,寶寶能夠準確無誤的將手指送入口中,說明了寶寶的肌肉控制能力與眼部的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寶寶又學會了新技能。
2.用口部感知世界
我們說寶寶的「口欲期」,當寶寶還小的時候,就是用自己口部感知周圍。寶寶會吃手,手是自己放到嘴裡的第一個物體,後面寶寶會把自己能觸碰到的東西,都會塞進口中,比如小毛巾,玩具等等。
這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必經的階段,我們需要保證寶寶身邊的物品是安全的,給寶寶洗乾淨小手,讓寶寶安全的放入口中探索。特別是寶寶的玩具,一定要小心那些小零件,以免寶寶誤吞,發生危險。
3.寶寶吃手,減輕焦慮,獲得滿足
有時候寶寶吃手是因為自己的情緒緊張,煩躁不安,換個新環境比較難以接受,寶寶會把手指送入口中,緩解自己的焦慮,讓自己不再緊張,吃手也是一種獲得滿足感的需要。
不光是寶寶,我們甚至會看到,身邊的有些成人,因為情緒焦慮,也會有時候會咬指甲的動作。
因此,寶寶吃手並不是壞事,我們一定要認真對待。
上面的那位媽媽的焦慮呢,寶寶頻繁吃手,咬東西呢?
我們發現問題,要分析背後的原因,仔細詢問這位媽媽,原來是媽媽禁止寶寶吃零食,寶寶因為自己長期不能得到滿足,從而引發的焦慮,而且現在正是寶寶長乳牙時期,當乳牙還未萌出的時候,牙齦腫脹發癢,寶寶才會吮吸手指,咬東西。
如果寶寶頻繁咬手指,我們作為家長該怎麼做呢?
1.分析事情背後的原因,針對原因找對策
凡事都有表象,那麼就有背後的原因。寶寶頻繁的吃手,那一定是發生了什麼。我們作為家長就要善於觀察,去找到原因。只有找到問題所在,才能解決問題,否則我們盲目焦慮,於事無補。
2.寶寶頻繁吃手指,慢慢引導
我們看見寶寶吃手指,千萬不要強硬阻止。越是阻止孩子,孩子就越反抗,哪裡有壓迫,哪就有反抗。在該吃手的階段,不讓寶寶吃手,那寶寶在之後還會吃手,把未能如願的補回來的。很多成人吃手就是因為小時候未能得到滿足。
因此,我們要有方法有策略的引導寶寶減少吃手,直至不吃手。
- 親子互動,分散寶寶注意力
發現寶寶總是吃手,我們可以多關心寶寶,多和寶寶親子互動,玩親子遊戲,做做親子操,給寶寶講繪本等等,分散寶寶吃手的注意力。當寶寶有其他事情做,吃手的頻次就自然減少了。
- 零食可以適當吃
當寶寶吃手適合你,可以給寶寶吃些吮吸的食物,餅乾之類的小零食,食物的咀嚼也鍛鍊了口腔,寶寶也減少了吃手的頻次。
寶寶吃手是正常的,但是頻繁的吃手我們還是要注意一下,看看是不是照看寶寶的人是否阻止寶寶呢,還是寶寶所處的環境改變導致的。
如果是小月齡寶寶,我們只需要保證寶寶的安全,讓寶寶吃就對了。如果寶寶已經三四歲還在吃手,那麼我們家長要有科學方法的干預了,不能任由寶寶發展了。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FcTqHIBd4Bm1__Yu-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