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司一次發酵,照樣能拉出好多絲,我整理了詳細的心得,您試試
吐司做不好?試試這配方,還有幾點要注意,做對了新手也能成功!
不少朋友買了烤箱,最終只變成了烤肉烤地瓜的工具,本來買之前雄心壯志,計劃的挺好,但最後買了撻皮試了蛋撻,買了披薩底做了披薩,享受了所謂的烘焙樂趣後,烤箱就被無期限的閒置了。但也有不少朋友最終經歷了失敗,再失敗後成功最終成了烘焙達人,從餅乾做起,最後一步步做蛋糕,做麵包,攻克了被業界稱為能氣瘋人的戚風蛋糕,挑戰了各種風味的吐司,成為幾乎無所不能的烘焙達人,真的很有成就感。
我當年也是從一個美食愛好者做起,網購了一台兩三百塊的烤箱,開始了自己為家人製作美食的道路,口號是為家人做出美味,無添加健康的麵包蛋糕。記不清家人和同事充當了多少次我的小白鼠了,最終我也能做出讓家人和同事稱讚的麵包蛋糕了。今天我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做吐司的一個成功的配方,還有幾點要注意的問題,您看過後再操作,保准也會成功。這個吐司只經過一次發酵,口感卻非常的棒,根本不需要麵包刀來切片,因為它太軟了,直接手撕著吃最過癮。您如果感興趣不妨也試試或者收藏起來,讓你享受到被家人和同事稱讚的成就感!
所用食材:
金山吐司粉 275克 牛奶90克 糖 25克 酵母3g 煉乳55克 鹽3克 黃油 50克 雞蛋55克
具體做法:
1先將液體類的食材放在盆中。然後加入煉乳、糖,混合一下。請注意,鹽和黃油不要放入!液體的量可以微調,牛奶一般預留出10-15克來,以便隨時調整麵糰的軟硬度。不必刻意雞蛋是55克還是50克,雞蛋不夠,牛奶來湊,它與牛奶的加起來的量就行。
2然後放入吐司粉和酵母。然後與盆中的液體混合。記住,鹽和黃油還是不要加入!拌勻後,我們可以根據情況決定預留出來的牛奶是加還是不加或者少量加入。大家在選用酵母時要注意,普通的酵母是不能做吐司的,應選用耐高糖,高活性的。吐司粉的選擇也很重要,我用的是金山日式吐司粉,您不要用普通的麵粉做吐司,一般高筋粉都可以做成比較理想的吐司,但不同品牌做出來的肯定高矮是有點差異的。有的麵粉雖然號稱高筋粉,但是烤出的來麵包也是有區別的。
3將面盆放到廚師機上,先用廚師機低速攪打,讓它成團,然後開三檔的速度打至麵糰能拉出厚膜,這時再加入黃油和鹽。黃油要提前從冰箱取出室溫軟化,天氣熱時,用的牛奶和雞蛋也要放在冰箱中冷藏下,這樣可以有效降低麵糰溫度。您也可以手揉,或者用麵包機揉。
4待黃油被麵糰全部吸收,將廚師機調成高速運轉,約5分鐘後可測試麵糰薄膜,如果能拉出均勻大片薄膜,能套在手上有彈性不易被撐破,如果撐破後破洞是光滑圓形,撕拉開後面面能直線裂開,這個麵糰就可以了。大家要注意,做吐司,麵糰一定要達到這個狀態!並且打好的的麵糰,溫度最好不要高於27度。否則影響吐司組織;沒如果麵糰沒揉到位,無論筋度還是延展性都不夠好,就不能在發酵和烤制時包裹足夠的空氣形成高大的吐司。但也要注意,麵糰也不能揉過頭,要經常檢查一下麵糰的狀態,打過對的麵糰會筋力破裂失去韌性,這樣也會使吐司不長個。
5打好的麵糰取出後不必醒發,直接分割成三份,分割時儘量要精準做到差不太多,儘量不要切得太細碎以免影響組織。麵糰之間差兩三克也是正常的。
6分割好的麵糰不需要醒發,直接儘量擀長。
7翻面,從一端捲起。捲起時第一卷稍稍按壓固定,並順勢捲起。捏緊底部。擀卷不要太緊,也不要留空隙。一般以2.5-3圈為宜。
8不需要醒發,繼續把剛卷好的麵糰再儘量的擀長,再從上往下捲起,放入吐司盒。我用的是450克的吐司盒。
9利用烤箱的發酵模式,進行最後發酵。烤箱自帶的發酵溫度是35度,我們可以在烤箱底部放一盤熱水,既能製造出吐司發酵所需要的溫度,又能創造出所需要的濕度。發至9分滿。
10烤箱要提前預熱,我用的烤箱是上火185,下火195,放在烤箱的最下層,烤了約45分鐘的時間,我在烤至第八分鐘時,給吐司上部加蓋了錫紙。 一定要注意觀察,如果不想讓吐司上色太重,一定要提前蓋好,否則會烤成大黑臉。大家要注意,吐司適用於底火高,上火弱。一定要掌握好自家烤箱的脾氣,不要照搬烘焙溫度的時間。如果您的烤箱不能上下管分開控溫,那就可以擇,175度,或者170度烘烤。時間一般的吐司模掌握在45-50分鐘,有的吐司盒30分鐘就可以出爐,大家這點也要注意。如果上下管無法分開控溫的烤箱,可以嘗試170度烘烤
11出爐的麵包,要立刻震一下,震出熱氣,然後倒出吐司,立馬扶起來讓它向上站立,在烤架上放涼。如果吐司出爐後沒烤熟,會出現底部軟塌的現象。在烤制時底火不足,吐司的膨脹力度不夠也可能導致底部沉積。不熟的吐司,吃起來口感會發粘。
接來,將吐司放涼,美美的享用吧!軟到沒朋友的一發吐司,你要仔細看哦,你遇到的問題,我都詳細地講了哈。您再做不好,就再認真地看一遍哦!
我是蘋果小廚,美食專欄原創作者,一個孩子的媽媽,所有文字和圖片均為原創,發現有盜文盜圖者必究!我與您分享的都是簡單而美味的家常菜、還有基礎易學的家庭烘焙,與您一起共享一日三餐的快樂,期待您與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