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不缺水的城市究竟有多少公園?打卡月湖:「武漢市最美客廳」

2022-03-17     蘇丹卿

原標題:一座不缺水的城市究竟有多少公園?打卡月湖:「武漢市最美客廳」

在長江、漢水的交匯處,武漢是一座從來不缺水的城市,境內湖泊之多令其還有一個「百湖之城」的稱號。

其中,東湖、梁子湖之大,令人嘆為觀止。

圍繞湖泊所建立的城市花園,更是數不勝數。尤其是東湖,因自然之美、楚地之風流,成為武漢人最喜歡的公園,也是外地遊客必打卡之勝地。

但你知道嗎?被譽為「武漢市最美客廳」的湖泊並不是東湖,而是另一個「名不經傳」的湖泊——漢陽區的月湖公園。

漢陽,作為武漢三鎮之一,不僅是武漢城市起源之地,也是諸多文化起源地,如知音文化、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等,境內人文勝景諸多,如古琴台、晴川閣、歸元寺、南岸嘴等。

漢陽古稱「卻月城」,月湖因此得名。

卻月城是武漢歷史上第一座軍事城堡功能的城池。《水經·江水注》:「沔左有卻月城, 亦曰偃月壘, 戴監軍築。……昔魏將黃祖所守。吳遣董襲、凌統攻而擒之。」

《寰宇記》卷131漢陽縣:卻月城「與魯城相對,以其形似卻月」,故名。

從2000多年前的東漢卻月城走來,漢陽城區早已煥然一新。月湖之變化,也叫人嘆為觀止,讚嘆連連。

據了解,在20世紀90年代末,月湖水質十分不理想,水質已淪為劣五類,一度成為武漢人所「嫌棄」的湖泊。

那時,周邊十幾家工廠的工業廢水直排月湖,周邊居民的垃圾及生活污水也都往月湖傾倒。

月湖的生態環境受到強烈破壞。

2002年,月湖被列為「水環境質量改善技術與綜合示範項目」;

2004年,武漢市投資近2000萬元用於月湖截污;2006年,耗資3100萬元對月湖進行清淤;2007年8月,首次為月湖換水70萬立方米,用江水給月湖做「透析」。

2009年,月湖水質穩定為四類水,透明度已達到1.2米。隨後,武漢又投資數千萬元,對月湖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修復和重建月湖舊景,固化月湖岸線。

如今,月湖公園在武漢人的努力下早已煥發生機,朝氣勃勃。

不論是綠化設計、還是生態環境,整個公園看起來像是一處大園林,有遠山、有湖泊、有森林、有古蹟、有藝術中心、有古建、有橋樑、有繁花……它被譽為武漢市最美客廳,亦如漢陽區的宣傳口號一樣:「來到漢陽,就是知音」。

月湖公園北枕漢江,南臨琴台路,東起鸚鵡大道,西至梅子山。

雖說名氣不大,少有外地遊客來打卡,但對於生活在周邊的居民而言,月湖公園的清幽環境實在舒心,宜居環境尤為別致。它大概是漢陽區最美的湖泊公園之一了。

值得一提的是,始建於北宋時期的古琴台就位於月湖之畔,相傳俞伯牙撫琴遇知音之地就是在這裡 ,「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美譽。

我對月湖的認識也源於古琴台。那一個夏日,清新幽靜的月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一個春日,古亭櫻花又教我遐想萬千。

而即將建成亮相的琴台美術館也是在月湖之畔。據悉,這是國內最大的清水混凝土單體建築。站在月湖南岸,遠遠望去,其外形似「連綿起伏的山丘」。

毋庸置疑,它將是武漢新地標之一。

除此之外,圍繞著整個月湖還有武漢琴台大劇院、武漢琴台音樂廳、知音半島、音樂森林、文化廣場、鳳凰廣場、蓮花濕地等組成了一個人與自然、城與自然、藝術與自然、文化與自然的主題公園,更是形成了一種漢陽凝聚古老的文化呈現。

今年春晚大火的《只此青綠》就在月湖之畔演繹了幾次(於武漢琴台大劇院),真是一票難求, 以舞為畫,演繹《千年江山圖》。

那一抹綠,不僅是古老的東方色也,也是武漢城市客廳的色彩。

在這裡,暢遊古今,穿越古今。在車水馬龍之外的一片綠野中,感受城市別樣的寧靜,感受楚地文化別樣的雅致與風流。

這座城市、這個古老的城區、這個春天,賞花、撫琴,讓我們與自然融合,高山流水遇見知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9a58f3361cb9677c38125150124d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