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膠質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CNS)腫瘤,是兒童(年齡<15歲)、青少年和年輕成人(adolescent and young adult,AYA,年齡15-39歲)和成人(年齡>39歲)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子分析使人們越來越了解各年齡段普遍存在的常見基因變異。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第5版(WHO CNS5)提出了區分「兒童型」和「成人型」腦膠質瘤的命名。AYA的腦膠質瘤譜系包括「兒科樣」和「成人樣」腫瘤實體,但仍然定義不清。由於兒科和成人醫療中心之間的臨床管理分散,AYAs面臨著醫療差距、臨床試驗入組率較低以及額外的社會心理和經濟挑戰等。這就需要重新思考診斷和治療方法,以改善所有年齡段患者獲得適當檢測和潛在有益治療的機會。
在本文中,研究者回顧了不同年齡組腦膠質瘤的主要分子變異及其對診斷、預後和治療的意義(圖1)。研究者強調了目前對AYA人群認知的差距,討論了目前臨床研究中針對腦膠質瘤患者的靶向方法,以及改善AYAs腦膠質瘤診斷檢測和biologically-informed治療的潛在策略。
圖1
兒童和成人腦膠質瘤的分子特徵
腫瘤分析揭示了複雜的腦膠質瘤分子特徵(圖2)。不同年齡階段的基因變異譜和腫瘤亞型具有異質性,其中一些通常在兒童中診斷,另一些在成人中診斷。WHO CNS5將膠質瘤分為6種主要實體,包括成人型瀰漫性腦膠質瘤、兒童型瀰漫性低級別腦膠質瘤(LGG)和兒童型瀰漫性高級別腦膠質瘤(HGG)。儘管術語更新了,但患者診斷時的年齡並不是診斷標準。因此,老年患者可能被診斷為兒童型腫瘤,同樣,兒童可能被診斷為成人型腫瘤。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特定年齡的預後影響,研究者總結了WHO CNS5分類如何突出了兒童和成人腦膠質瘤之間的生物學差異,以及對AYAs的潛在影響。
圖2
兒童型腦膠質瘤:
兒童LGGs(PLGG)包括多種組織病理學和分子生物學實體。PLGG發生的大多數基因變異通常局限於Ras/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最常見的是BRAF致癌基因變異。WHO CNS5分類中納入了幾種分子標誌物以及先前確立的組織學特徵和免疫組織化學信息。
「兒童型瀰漫性低級別腦膠質瘤」包括:「瀰漫性星形細胞瘤,MYB或MYBL1變異」、「血管中心性腦膠質瘤」(MYB::QKI融合)、「年輕人的多形性低級別神經上皮腫瘤」(PLNTY,通常攜帶FGFR融合或BRAF變異)和「瀰漫性低級別腦膠質瘤MAPK通路變異」(BRAF變異,包括BRAF::KIAA1549和BRAF V600E;FGFR1變異,包括點突變、FGFR1融合和酪氨酸激酶結構域重複)。這一分類加快了診斷,突出了最常見和最有意義的分子變異,這些變異應在低級別腦膠質瘤的診斷檢查中進行篩查。
與成人相比,HGGs在兒童中明顯較少見,而在成人中,HGGs在原發性CNS腫瘤中占最大比例。HGGs是一種破壞性疾病,預後不良,5年生存率低於20%,在兒童癌症相關死亡中占很大比例。兒童HGGs(PHGG)發生於CNS的中線結構,通常由組蛋白H3.1和H3.3編碼基因的體細胞突變驅動的,導致異常的癌組蛋白H3K27M蛋白。幾乎80%的中線PHGGs攜帶H3K27M突變,而其餘的表現出EZHIP過表達,其模仿突變的組蛋白,導致PRC2隔離,從而導致整體低甲基化。PHGGs的一個亞群與EGFR的頻繁變異相關,這可能是潛在的治療靶點。攜帶H3.1K27M突變的腫瘤通常生長在腦橋,如瀰漫性內源性腦橋膠質瘤(DIPG),而H3.3K27M突變常在腦幹和其他中線結構(如丘腦)生長的腫瘤中發現,更普遍地代表瀰漫性中線膠質瘤(DMG)。值得注意的是,H3.3K27M突變的腫瘤在兒童中最常與腦幹相關,而在AYAs患者中,這些腫瘤通常發生在丘腦。另一種常見的組蛋白突變是H3.3G34R/V,該突變主要見於大腦半球的PHGGs,在AYAs人群中也普遍存在。這些主要的分子定義實體反映在WHO CNS5「兒童型瀰漫性高級別膠質瘤」家族中,該家族包括「瀰漫性中線膠質瘤,H3 k27變異」、「瀰漫性半球膠質瘤,H3 G34突變型」和「瀰漫性兒童型高級別膠質瘤,H3和IDH野生型」。
兒童腦膠質瘤的一個罕見亞群——嬰兒型半球膠質瘤(IHG),由涉及受體酪氨酸激酶(RTK)編碼基因ALK、ROS1、MET和NTRK家族的致癌性融合驅動。這些融合在很小的兒童中診斷出的膠質瘤中常見,但也在青少年和成人中檢出。這些變異雖然罕見,但具有高度的可靶向性,並且在沒有其他更常見變異的情況下,也應在老年患者中進行篩查(圖2)。
成人型腦膠質瘤:
與兒童型瀰漫性膠質瘤(分為LGG和HGG)不同,成人型膠質瘤沒有這種區分。在成人型瀰漫性膠質瘤(是成人中最常見的原發性CNS惡性腫瘤)中,具有預後意義的一個主要分子特徵是IDH1或IDH2突變狀態(圖2)。因此,成人型瀰漫性膠質瘤可進一步分為「星形細胞瘤,IDH突變型」、「少突膠質細胞瘤,IDH突變型和1p/19q共缺失」和「膠質母細胞瘤,IDH野生型」。與之前的WHO CNS4分類相比,一個重要變化是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更受限制的診斷,包括瀰漫性星形細胞IDH野生型腫瘤,通常攜帶TERT啟動子突變和/或EGFR基因擴增和/或+7/-10染色體拷貝數變化。WHO CNS5膠質瘤分類中實施的進一步重要分子特徵包括1p/19q共缺失(少突膠質細胞瘤,WHO 2-3級),CDKN2A/B純合缺失(星形細胞瘤,IDH突變型,WHO 4級),以及MYB、MYBL1、MN1、YAP1、MYCN、FOXR2、BCOR、SMARCB1、FET-CREB和DICER1變異。除分子分型外,壞死和微血管增生的存在/程度仍用於WHO分級(WHO 1-4級)。
其他腦膠質瘤:
除了兒童和成人型膠質瘤,WHO CNS5還包括其他膠質瘤家族:「局限性星形細胞膠質瘤」(包括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具有毛細胞樣特徵的高級別星形細胞瘤、多形性黃色星形細胞瘤、室管膜下巨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和星形母細胞瘤,MN1變異),以及一組異質性的「膠質神經元和神經元腫瘤」。
AYA癌症易感綜合徵和胚系檢測
癌症易感性是評估AYA膠質瘤患者時需要考慮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兒童人群中,與癌症易感性相關的胚系事件發生率較高。在兒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中,約有10%檢出這些胚系變異,通常對患者及其家人有深遠影響。儘管目前還缺乏基於人群的關於AYAs腦膠質瘤患者中致病性胚系突變患病率的數據,但應考慮篩查和遺傳諮詢,尤其是當家族史或存在可能與癌症傾向相關的體細胞突變引起懷疑存在胚系變異時。多種癌症易感綜合徵可與膠質瘤(尤其是HGGs)相關,包括李-佛美尼綜合徵(Li-Fraumeni syndrome,TP53突變)、胚系DNA複製缺陷綜合徵、結構性錯配修復缺陷(cMMRD)綜合徵和Lynch綜合徵。準確診斷CMMRD和lynch相關的超突變HGGs至關重要,這不僅是因為其對家庭和腫瘤監測的意義,而且對治療也有意義(見下文的免疫治療部分)。對於LGGs來說,最重要的癌症易感綜合徵是在15-20%的受累兒童中由NF1導致的主要發生視神經膠質瘤。
Biologically-informed療法
除了對腫瘤精確分類的意義外,分子標誌物的檢測還可促進靶向治療的應用。因此,適當的分子分析作為AYAs常規診斷檢測的一部分是改善Biologically-informed療法實施的關鍵第一步。目前正在開發和優化用於膠質瘤治療的幾種靶向分子變異的策略,但通常不關注AYA人群。因此,研究者回顧了可能對AYA患者有益的新治療方法,儘管目前對這一人群的認知還存在很大差距。
BRAF/MEK抑制劑:
BRAF V600E突變和BRAF融合是兒童LGGs的關鍵驅動因素,BRAF V600E突變可在兒童和成人HGGs中檢測到。隨著近期臨床應用的實施,BRAF和MEK抑制劑越來越多地用於治療兒童和成人膠質瘤患者。維莫非尼(Vemurafenib)和達拉非尼(dabrafenib)是BRAF抑制劑,已被證明在兒童和成人BRAF V600E突變型LGG的治療中安全且成功,無論是單藥治療,還是與MEK抑制劑聯合治療。BRAF V600E突變HGGs患者也對BRAF抑制劑治療有應答,但作為單藥治療不足以治癒這些患者。一項隨機試驗在BRAF V600E突變LGGs兒童人群中評估了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與卡鉑聯合長春新鹼治療的總緩解率(ORR)和耐受性,結果顯示前者的ORR較高,無進展生存期(PFS)較長,不良事件較少。聯合MEK和BRAF抑制劑也在成人BRAF V600E突變型LGG和HGG中顯示出有意義的反應。
MEK抑制劑司美替尼(selumetinib)在NF1突變和BRAF變異的進展性PLGGs中顯示出顯著的抗腫瘤活性。另一種MEK抑制劑曲美替尼也已被研究並被證明對進展性PLGG患者有活性。關於最佳治療持續時間、與常規化療相比的結局以及與其他現有治療方案的潛在聯合,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正在進行的研究有望回答其中一些問題,包括比較司美替尼與卡鉑/長春新鹼的試驗(NCT03871257),以及在進展性LGGs患者中比較司美替尼單藥治療與司美替尼聯合長春鹼的試驗(NCT04576117)。雖然設計時考慮到了兒童人群,但兩項試驗均允許納入年輕成人患者。
泛RAF抑制劑Tovorafenib(DAY101)正在一項開放標籤、多中心、國際II期研究(FIREFLY-1)中對年齡在6個月至25歲之間患有BRAF變異的復發性或進展性LGGs患者進行研究。來自註冊部門的結果顯示ORR為64%,臨床受益率(CBR)為91%。另一項正在進行的試驗LOGGIC/FIREFLY-2正在比較Tovorafenib單藥治療與標準化療對需要一線全身治療的 BRAF變異PLGG 患者的療效(NCT05566795)。至於FIREFLY-1,該試驗還允許納入25歲以下的年輕成年患者。
FGFR抑制劑:
FGFR變異(如點突變或染色體重排)可發生於PLGG,而在成人中,這些變異更常在高級別腫瘤中檢出。新的報告表明,它們在AYA中經常發生,可發生於高達16%的IDH-WT AYA膠質瘤中。FGFR變異膠質瘤的一項大型隊列(包括6個月至87歲的患者)的數據表明,融合在兒童患者中更常見,而點突變在AYA患者中更常見。大多數(87%)兒童腫瘤為低級別組織學,而在AYA中,這一比例較低(67%),在老年患者中,FGFR變異的腫瘤通常為高級別。雖然這些發現的臨床和預後意義仍在研究中,但這項研究強調了跨年齡研究對揭示AYAs分子變異的重要性。
幾種FGFR抑制劑已在兒童和成人膠質瘤患者中進行了試驗,包括厄達替尼和FGFR1-3抑制劑英菲格拉替尼,英菲格拉替尼在一項針對FGFR變異復發性膠質瘤患者的多中心II期研究中進行了研究。儘管ORR低至3.8%,但4例患者的疾病控制時間延長。一項兒科研究在一個由3例PLGG患者和2例PHGG患者組成的小隊列中評估了口服FGFR抑制劑Debio1347,結果顯示有一些應答,而在成人HGG患者中未觀察到應答。儘管緩解率相對較低,但這些早期發現提示,一些患者可能對FGFR抑制有持久緩解。特定FGFR變異和/或其他伴隨變異的存在可能決定了對FGFR抑制劑的應答。研究者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探索這些和其他未解決的問題,鑒於AYA的高患病率和一些兒童患者的陽性應答,應對FGFR變異進行篩查,並考慮在這一患者人群中採取靶向療法。
HDAC抑制劑:
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抑制劑越來越多地用於治療H3K27M變異的DMGs和 DIPGs。在分子水平上,突變的H3K27M誘導H3K27me3甲基轉移酶復合物、Polycomb抑制復合物2(PRC2)的抑制,導致組蛋白乙醯化增加和組蛋白甲基化減少。這種表觀遺傳標誌物的整體變異導致致癌程序的表達增加。HDAC抑制劑的開發目的是在致瘤環境下通過酶從基因組中去除組蛋白乙醯基。帕比司他(panobinostat)是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評估的用於DIPGs/DMGs的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之一,它也被用於治療許多其他類型的癌症。帕比司他治療導致組蛋白乙醯化水平增加,表明其具有生物學活性。儘管高達30%的兒童患者出現血小板減少和貧血,但該療法一般耐受性良好。在PNOC015試驗中,7例新診斷為DIPG的兒童和青少年(5-21歲)接受了MTX-110(帕比司他的水溶性製劑)重複劑量的對流增強給藥(CED),耐受性良好。不良反應以神經系統為主。與歷史對照相比,中位OS為26.1個月,但由於參與者數量有限,必須謹慎解讀。新的HDAC抑制劑正在進行臨床研究,以克服帕比司他的缺點,其中包括quisinostat和romidepsin。最近的研究證明了quisinostat和romidepsin在臨床前DMG模型中的療效,具有良好的血腦屏障穿透和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
Imipridones:
Imipridones是一種小分子抑制劑,已在幾種癌症的治療中有很好的療效。ONC201是Imipridones的一種類型,其抗腫瘤作用仍在研究中,並且已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中,以及聯合放療在H3K27M DMG顯示出療效。ONC201首次被發現是因為它參與激活TNF相關凋亡誘導配體(TRAIL)途徑和整合應激反應(ISR)途徑,這兩種途徑是平衡細胞存活和細胞死亡的重要調節劑。ONC201作為多巴胺受體DRD2和DRD3的拮抗劑,這兩種受體都屬於G蛋白偶聯受體家族。ONC201穿過血腦屏障(BBB)並阻斷DRD2,導致ISR通路的激活、TRAIL誘導的細胞凋亡和AKT/ERK通路的抑制。另一項採用ONC201治療復發性成人患者的試驗(NCT03295396)正在進行中,主要是丘腦(腦橋或脊髓除外)的H3K27M腦膠質瘤。這項試驗的結果將有助於研究者在AYA患者中治療這些腫瘤,因為H3K27M突變膠質瘤主要位於AYAs丘腦。ONC201 Imipridone的一種新衍生物ONC206已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比ONC201更強效,目前正在DMG或其他復發性高級別CNS腫瘤的兒童和年輕成人(≤21歲)患者中進行臨床研究(NCT04732065)。兩種藥物均結合併激活線粒體絲氨酸蛋白酶ClpP(酪蛋白分解酶蛋白水解亞基),導致線粒體損傷、活性氧釋放、ISR通路激活和細胞凋亡。
H3K27M DMGs普遍預後不良,雖然主要影響兒童患者,但在AYA和成人人群中也普遍存在。由於缺乏治癒和治療方案,因此設計針對DMGs的年齡包容性臨床試驗是有充分依據的。
PI3K/mTOR抑制劑:
PI3K/mTOR通路的過度激活——通過激活突變(例如PIK3CA突變)、負調節因子PTEN的缺失和/或上游受體酪氨酸激酶受體信號通路的激活——是腫瘤生長的基礎,並且是包括膠質瘤在內的大多數人類癌症的關鍵致癌驅動因素。因此,靶向PI3K/mTOR通路,無論是使用單一療法還是組合療法,都是一種已被充分探索的策略。mTOR抑制劑依維莫司被用於治療幾種CNS腫瘤實體。依維莫司治療的一個眾所周知的適應證是結節性硬化症(TSC)患者中存在相關的、不可切除的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形細胞瘤(SEGAs)。接受依維莫司治療的TSC和相關SEGA患者通常表現出腫瘤大小顯著縮小和癲癇發作頻率顯著減少。此外,與NF1相關的復發/進展性低級別膠質瘤患兒對依維莫司的反應良好。由於已知 PI3K通路在DIPG中普遍激活,因此在生物標誌物驅動平台試驗BIOMEDE(NCT02233049)中,依維莫司被納入兒童和年輕成人(25歲以下)的評估藥物之一。與厄洛替尼和達沙替尼相比,依維莫司顯示出更好的療效趨勢(無統計學意義),且毒性特徵良好。
Paxalisib是一種正在臨床研究中的PI3K抑制劑,在復發性HGGs成人患者中顯示出令人鼓舞的應答。Paxalisib在HGGs中的安全性和療效也在評估,包括在DIPG/DMG中聯合ONC201[NCT05009992]。
NTRK/ALK抑制劑:
靶向NTRK和/或ALK融合蛋白的幾種抑制劑已被開發出來。第二代ALK抑制劑(如阿來替尼和布格替尼)具有增強的BBB穿透作用,可用於治療ALK驅動的有CNS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洛拉替尼是BBB穿透增強的第三代ALK抑制劑,已在數種兒童和成人惡性腫瘤中顯示出療效,包括1例患ALK融合的嬰兒型半球膠質瘤(IHG)的兒童。
第一代TRK抑制劑拉羅替尼已被批准用於治療NTRK融合的成人和兒童CNS腫瘤患者。恩曲替尼也顯示出對NTRK、ROS1和ALK融合惡性腫瘤的活性,特別是在有CNS轉移的成人NSCLC患者中。2019年,FDA批准恩曲替尼用於治療≥12歲兒童,並且在NTRK和ALK驅動的成人和兒童CNS腫瘤患者中均顯示出陽性抗腫瘤活性。
IDH抑制劑:
驅動腫瘤的IDH突變已在不同類型的癌症中被發現,多種IDH抑制劑已被開發和應用於臨床實踐。由於成人型膠質瘤通常存在IDH1突變(IDH2突變較少見),因此評估IDH抑制劑在這些腫瘤中的療效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艾伏尼布 (AG-120)是一種IDH1抑制劑,已在IDH突變實體癌中進行了試驗,目前正在評估其對成人IDH1突變LGGs的療效。BBB穿透性IDH1抑制劑DS-1001b在IDH1突變復發/進展性膠質瘤成人患者的一項I期臨床試驗中進行了評估,結果很有前景。Vorasidenib是突變型IDH1和IDH2的抑制劑,研究者在一項隨機III期試驗中對IDH突變型WHO 2級膠質瘤成人患者進行了研究。與安慰劑治療相比,vorasidenib治療延長了患者的PFS。此外,與安慰劑組相比,vorasidenib組患者到下一次治療干預的時間顯著較長。
IDH突變在兒童人群中罕見,但在≥14歲的青少年膠質瘤患者中檢出率高達35%。這需要較低的納入年齡和/或以AYA為重點的試驗(例如NCT03749187)來評估IDH抑制劑在青少年腦膠質瘤患者中的作用。
EGFR抑制劑:
EGFR功能獲得是由於其擴增或活性突變體EGFRvIII的存在,這在HGGs成人患者中常見,在兒童和35歲以下成人患者中極為罕見。因此,過去幾十年開展的大多數臨床試驗都集中在成人/老年患者人群。針對EGFR的多種生物製劑,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單克隆抗體(如西妥昔單抗)、抗體-藥物偶聯物(如瑪汀-迪妥昔珠單抗),以及免疫治療方法(如抗腫瘤疫苗和EGFRvIII特異性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已在成人膠質瘤患者中進行了試驗,結果一般不理想。治療失敗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包括導致靶點獨立的機制(通過結構變異或靶點表達缺失)、其他信號通路的激活,以及由於BBB的特性導致藥物分布受限。
奧希替尼和貝伐珠單抗聯合治療在EGFR擴增和EGFRvIII突變的腫瘤患者中進行了探索,但由於研究隊列較小(15例患者),需要進一步評估。特伐替尼(Tesevatinib)是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穿過血腦屏障,靶向EGFR、HER2/neu和Src,目前處於II期臨床試驗(NCT02844439)。
免疫治療:
免疫療法是(高級別)膠質瘤的另一個新興治療領域。基於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其他實體腫瘤中取得的成功,在過去幾年中,研究者期望找到對神經膠質瘤有效的免疫療法。免疫治療方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細胞免疫治療、抗腫瘤疫苗和溶瘤病毒。
靶向免疫調節檢查點蛋白PD-1及其配體PD-L1、PD-L2以及CTLA-4的藥物已進入臨床試驗,這些藥物可抑制患者免疫系統的T細胞介導的反應。其中幾項評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臨床試驗迄今未顯示兒童和成人HGG和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OS或PFS顯著延長。
一項II期臨床試驗(Ipi-Glio)在新診斷為膠質母細胞瘤的成人患者中比較了伊匹木單抗+替莫唑胺與替莫唑胺單獨治療的療效,結果未觀察到PFS或OS有差異。
cMMRD或Lynch綜合徵相關HGGs患者不太可能對替莫唑胺有應答,因為替莫唑胺需要完整的MMR系統才能發揮活性。早期報告提示cMMRD相關超突變HGGs患者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有益,之後進一步的研究證實了客觀緩解和3年生存率為41.4%。鑒於cMMRD患者(MMR基因中的雙等位基因胚系致病變異)通常在年輕時被診斷出患有腫瘤,AYA患者更有可能被診斷為Lynch綜合徵(MMR基因中的單等位基因胚系致病變異)。與cMMRD相關腫瘤相比,Lynch綜合徵相關超突變腫瘤的突變負荷較低,尤其是伴隨聚合酶校對缺陷(PD-1抑制劑治療應答的基因預測因子)的腫瘤,但這些患者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客觀應答。
CAR T細胞已經徹底改變了難治性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治療,但尚未確定其用於實體瘤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在成人和兒童HGG中發現了幾個可作為靶點的抗原,包括Ephrin-A2(EphA2)受體、HER-2、B7-H3(CD276)、IL13Rα2和GD2。針對成人和兒童HGG患者開展了多項不同治療策略的臨床試驗,目前仍在進行中。在16例可評估的患者(成人和兒童/青少年)中,8例通過靜脈注射靶向HER-2(和pp65)的CAR T細胞治療顯示出臨床獲益(部分緩解或疾病穩定),並且治療被認為是安全的。針對兒童CNS腫瘤的靶向HER-2 CAR T療法、針對兒童和AYAs的靶向EGFR CARs、針對DIPG/DMG或難治性兒童CNS腫瘤患者的特異性B7-H3 CAR Ts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NCT03500991、NCT03638167和NCT04185038)。對於H3K27M變異的DIPG/DMG、GD2-CAR T細胞和B7-H3 CAR T細胞目前正在進行臨床研究,並取得了有希望的初步結果。
30年來,疫苗接種一直是免疫治療研究的重點。在一項隨機試驗rindopepimut中,針對成人EGFRvIII陽性膠質母細胞瘤的多肽疫苗未能延長生存期。最近的進展包括靶向組蛋白H3突變的疫苗。在一項對3~21歲患者開展的試驗中,有H3.3K27M特異性CD8+免疫應答的患者的OS比無應答患者長。
溶瘤病毒正成為重要的免疫治療選擇,特別是對於DIPG/DMG兒童和年輕成人患者。在接受溶瘤腺病毒DNX-2401治療的12例DIPG患兒中,有9例腫瘤縮小,這使該治療成為這些非常高危腫瘤的另一項進展。另一方面,在49例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腫瘤內給予溶瘤DNX-2401病毒,隨後靜脈給予帕博利珠單抗,未出現任何劑量限制性毒性,但治療也未使總緩解率有統計學意義的增加。
討 論
WHO CNS5介紹了兒童型和成人型膠質瘤的區別,強調了這些年齡組腫瘤之間的生物學差異。這為進一步的研究和治療開發奠定了基礎,這些研究和治療是根據兒童和成人人群的具體需求量身定製的。雖然這肯定是有益的,並支持對這些患者群體的與年齡相關的研究問題的關注,但研究者擔心,AYA的定義仍不明確,並且醫療服務不足。
了解縱向重疊和膠質瘤從兒童期到成人期的演變是一個重要的研究缺口。AYA膠質瘤中分子變異的發生率和預後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雖然醫學,特別是腫瘤學,正在朝著生物治療的方向發展,但對AYA膠質瘤了解的缺乏會產生嚴重的後果。膠質瘤是AYAs癌症相關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些患者的生存率幾乎沒有提高,一些研究提示死亡率實際上可能在上升。
優化治療(包括靶向治療的實施)首先要將適當的分子檢測作為診斷檢查的一部分,用於識別生物標誌物。鑒於WHO CNS5的重點是兒童與成人,該領域專家最近發表的共識聲明和建議是確保對AYA患者進行適當和及時診斷性檢測的關鍵。
儘管兒童、成人和最有可能的AYA膠質瘤之間的分子特徵有所不同,但這些腫瘤也有共同的致瘤途徑,包括癌基因的過表達、RTKs的激活、表觀遺傳失調和代謝途徑增加, 研究者探索這些途徑,以便在包括年齡的臨床試驗中引入新的療法。如前所述,數項兒科研究和研究聯盟開始提高納入研究的年齡上限,以便納入患「兒童型」疾病的年輕成人,這是增加AYAs患者獲得創新療法的迫切步驟。
目前,AYA患者的臨床管理在兒科和成人中心之間高度分散,由於醫護人員之間缺乏/斷開信息交流,進一步限制了治療的可及性。為了彌合這一差距並為這一弱勢群體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兒童和成人神經腫瘤醫師以及更廣泛的多學科臨床團隊之間的專業知識交流和密切合作必不可少。一些中心正在專門的腫瘤委員會內定期進行聯合病例討論,以提高AYA患者的護理質量,並增加AYA患者在臨床試驗中的納入。
此外,還必須考慮AYA患者所承受的社會經濟和心理健康負擔。由於預後的不確定性和治療的局限性,AYA患者長期處於對未來缺乏控制、感到負擔和社會孤立的壓力下。專業社會工作者、物理治療師和心理學家的支持,最好是在以AYA為重點的治療機構中,將有助於在腫瘤治療期間和之後為AYA提供建議、指導和支持。專業部門還為AYA患者提供與其他類似年齡組患者聯繫的可能性,以及量身定製的活動,例如體育活動/運動。
關於AYAs膠質瘤,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以改善臨床護理和治療。確保獲得適當的分子檢測以檢測關鍵生物標誌物,設計膠質瘤的年齡包容性臨床試驗,創建多學科團隊,彌合兒童/成人分歧,是世界各地多個中心需要採取並正在實施的眾多行動中的一部分。此外,應鼓勵和支持以AYA為重點的研究,為這一人群的腫瘤生物學帶來新的見解。
參考文獻:
Weiser, Annette et al.「Bridging the age gap: a review of molecularly informed treatments for glioma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Frontiers in oncology vol. 13 1254645. 13 Sep. 2023, doi:10.3389/fonc.2023.125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