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探營丨北京進入「中非合作論壇時間」,新聞中心彰顯大國外交風采

2024-09-02   21世紀經濟報道

新聞中心(鄭青亭/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青亭 北京報道

時隔六年,中非大家庭將再次在北京面對面交流。

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將於9月4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這是繼中非合作論壇2006年北京峰會、2015年約翰內斯堡峰會、2018年北京峰會之後,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團圓,也是中國近年來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

中非合作論壇的會標隨處可見。(鄭青亭/攝)

9月2日,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新聞中心進入試運行階段。在新聞中心綜合服務台,媒體記者可獲得中、英、法等多語種諮詢、預訂預約、資料發放、物品借用等服務;通過LED大屏,可同時收聽觀看多場會議並選擇多語種同聲傳譯;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和綠幕虛擬拍攝系統,可現場為自己製作以北京地標建築和峰會新聞中心內景為背景的專屬新聞播報「數字人」。新聞中心還有一名特殊的志願者——交互式人形機器人「小柒」,配合工作人員即時回應記者的各類諮詢,獲得中外記者的一致好評。

LED大螢幕。(鄭青亭/攝)

除了滿滿的科技元素,記者還在現場感受到了濃濃的「中國風」。不少非洲記者在互動區體驗景泰藍、風箏、彩塑京劇臉譜、花絲鑲嵌等傳統製作技藝。據介紹,在峰會舉辦期間,參會嘉賓還可在會場留言區體驗「中國印」,用刻有中非合作論壇標誌、北京市著名景點等內容的印章,在留言捲軸、會議用品上蓋印留念;還可學習毛筆書寫方法,用毛筆字為峰會留言。

新聞中心國旗牆(鄭青亭/攝)

在新聞中心國旗牆上,53個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國旗和非洲聯盟組織旗整齊排列,中非合作論壇大事記講述了24年來論壇發展歷程,凸顯中非友好合作。宣傳品展台擺放了大量可供領取的中、英、法等多語種書籍,幫助非洲嘉賓加深對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的理解認同。此外,《古代中國百家談》、「雙奧會刊」、「胡同開門」手繪地圖,也為中外記者了解當代中國形象和首都文化魅力提供了諮詢窗口。

餐廳充滿了中國元素。(鄭青亭/攝)

餐廳提供的烤鴨(鄭青亭/攝)

餐廳充滿了中國元素。(鄭青亭/攝)

機器人志願者(鄭青亭/攝)

新聞中心茶歇一角。(鄭青亭/攝)

資料區。(鄭青亭/攝)

資料區展示冬奧會會刊。(鄭青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