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古代皇帝出巡的一天

2023-02-28   歷史百家匯

原標題:來看看古代皇帝出巡的一天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有很多很多,我們對皇帝的工作、生活的印象無非是他們在皇宮裡指指點點,看看大臣們的奏摺,聽聽妃子們的奉承話。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們這裡請出七位不同時期的皇帝,讓我們去看看不一樣的皇帝的一天吧!

出巡的一天

皇帝出巡是指皇帝離開京城,巡視地方與邊疆的活動。皇帝出巡主要目的有考察地方官,解決地方棘手問題,體察民間疾苦,展顯天子威儀等。秦始皇嬴政在位期間,曾先後五次出巡,他最後死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出巡。這一天,皇家車隊來到了博浪沙(相傳在今河南省境內)。

巳初(9:00)出發

中車府令趙高備好了車輛。

就算出巡,也是日理萬機。

巡途中,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呈上今天的奏章。《史記》記載,秦始皇每天要批閱的奏章量以「石」來計算(一石奏章大約是10萬字)。秦代一石約合現在六十斤。

出巡路途遙遠,玩玩遊戲打發時間。秦始皇叫丞相李斯陪他下棋。

中車府令

秦代管理皇帝出行車輛的官。官位不算很高,但是職位至關重要,因為中車府令直接服務於皇帝。

憑几

秦代還沒有椅子,人們都是挺直腰席地而坐,這容易累。而憑几就是人們用來靠著,以便坐得輕鬆的家具。

竹簡與絲帛

秦代還沒有發明紙,字大都寫在竹片上,這種竹片就叫竹簡,許多竹簡用繩子串起來捲成一捆就是一卷文書。一片竹簡上能寫的字很少,所以秦始皇看完一整篇奏章至少得拿四五斤重的竹簡。雖然輕薄的絲帛(一種絲織物)也能用來寫字,但和竹簡比起來它的造價就太高了。

六博棋

當時十分流行的棋類遊戲,玩法也複雜多樣,棋子多由象牙、動物骨頭、玉石、銅、水晶、木頭等材料製成。

巳正二刻(10:30)有刺客!

突然一聲巨響,車隊中的一輛馬車被砸得粉碎,裡面的人也受傷了。幸好秦始皇沒在那輛車中,躲過一劫。

張良刺秦

張良,戰國時期韓國名臣的後代。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後,張良便花重金請來一位能扔一百二十斤(約合現在六十斤)鐵錘的大力士行使刺殺,以報韓國被滅之仇。可惜大力士砸錯了車。史料中共詳細記載了秦始皇四次遇刺,這是秦始皇第三次被刺殺。

荊軻刺秦

這是秦始皇第一次被刺殺。借獻上地圖的機會,荊軻拿出匕首,拽住秦始皇的衣袖刺殺他。秦始皇衣袖被扯破,劍又太長拔不出來,只能被追得繞柱子跑。這也是「圖窮匕見」的兩位主人公。

高漸離刺秦

這是秦始皇第二次被刺殺。秦始皇明知高漸離是荊軻好友,可能會來報仇,還是因為想聽他演奏而將人留在身邊。儘管秦始皇事先有所防備,熏瞎了高漸離雙眼,但高漸離能夠聽聲辨位,秦始皇還是差點被對方用築砸中腦袋。

申正二刻(16:30)抵達目的地

秦始皇很生氣,怒斥接駕的大臣。

酉初(17:00)下達通緝令

秦始皇下達的命令,又稱敕令,書寫在絲帛上,用傳國玉璽蓋章後生效。

傳國玉璽

相傳為秦始皇令丞相李斯用和氏璧製成的印璽。方圓四寸(秦代方圓指的是直徑,而且是方形的東西),換算今天的刻度長寬約是11.2厘米,上面雕有五條龍,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是秦代後歷代皇帝證明自己正統地位的憑證。歷經戰火輾轉千年,最終於五代後唐末帝自焚後失傳。

酉初二刻(17:30)聽音樂都靜不下心

秦始皇想聽首曲子平復心情,但幾曲過後,他還是心神不寧。

編鐘

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用青銅鑄成,按音調高低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巨大的鐘架上,以丁字形木槌和長棒敲打。通常需要多人同時演奏。

酉正(18:00)人是鐵,飯是鋼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吃飽了才有力氣思考問題。

食器

鼎,古代炊器。多用青銅製成。圓形,三足兩耳;也有長方形四足的。可用來煮肉熬湯。

豆,古代食器。形似高足盤,或有蓋,用來盛放食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盛行於商周。多為陶質,商周時期也有木質塗漆豆和青銅豆。

簋,古代食器。侈口,圈足,方座,有的簋有蓋子。有無耳、兩耳、四耳之分。青銅或陶制。用來盛放食物,盛行於商周時期。

爵,酒器。青銅製,用於溫酒和盛酒,盛行於商及西周初年。

戌正(20:00)誰都別找朕

秦始皇拒絕了其他方士的求見,一是沒心情見,二是想等徐福求得長生不死藥回來。

公元前219年,徐福第一次東渡,他受命出海尋仙山,求長生不死藥,未果。公元前210年,徐福第二次東渡,帶著大量的錢財、貨物與數千名童男童女,以及大批工匠,至今沒有歸來的消息。

亥初(21:00)上床睡覺

今天在路上受了驚嚇,秦始皇早早躺下休息,可是偏偏又做起噩夢,夢裡也不得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