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專門以短文方式,力挺我國駐法的盧大使。一次不經意的採訪震驚全球,驚得波三傻坐不住了。盧大使說的正確,全國人民支持你,希望盧大使繼續履職,繼續戰鬥!
盧大使在法國一次電視採訪中,與採訪人隨意聊天中,說出一番話,引起歐洲一些波三小國跳腳。其實這種電視採訪,採訪人提前做了功課,已經設了套,讓被採訪人往裡鑽,但這次碰到厲害的高手,外交經驗豐富的盧大使而是從歷史回答了問題。
法國人問的什麼?
這位法國電視台的主持人問盧大使克里米亞歸屬的問題時,盧大使認為「這取決於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並非這樣簡單。」
盧大使認為克里米亞一開始就屬於俄羅斯,盧大使說得沒錯,那是俄羅斯沙皇費盡心思打下來的土地。盧大使又說,是赫魯雪夫執政時送給了烏克蘭。
隨後主持人說,從國際法上看,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西方人竟拿國際法說事,他們以為很懂,但沒想到盧大使比他們研究透。
盧大使認為,從國際法上看,原蘇聯各加盟國沒有有效地位,他認為沒有國際協議來「落實」他們的主權地位。
盧大使說的一點沒錯,國際法就這樣規定,沒有國際協議你自行選擇獨立,名不正言不順。只不過蘇聯解體後,13個加盟國稀里糊塗地就這樣「獨立」了,嚴格來說只有俄羅斯名正言順,因為大俄是繼承了蘇聯的一切權力,包括蘇聯的債務,這是得到國際法認可的。而波三傻卻在蘇聯解前自行獨立,嚴格來說其主權地位更值得質疑。
盧大使與電視台主持人這種聊天式的問答後,立即在歐洲引起的轟動。歐洲一些國家並沒有反對,但波3小國不淡定了,站出來反對盧大使所說。甚至鼓動一些歐洲議員,要求法國把盧大使列入「不受歡迎的人」。
波三小國這種急眼根本沒什麼意義,他們主權根本沒有得到國際協議認可,他們在美國操縱下,蘇聯還沒解體,它們稀里糊塗下獨立了。如果拿著「顯微鏡」看,根本不合法。二戰後開羅宣言和雅爾達協議,當時在蘇聯地盤上,只有前蘇聯明確主權國家,而且主權內包括波三傻,現在波三跳腳也沒用,其他加盟國都沒反應,波三傻為什麼先跳出來了?因為他們很清楚,當時如何偷摸獨立,嚴重違反國際法,國際社會可以不承認。
現在波三跳出來反對,還有一些歐洲議員也跳出來反對,顯然盧大使戳中了歐洲的「肺管子」,讓他們很敏感。
無論那些不發聲的國家,還是現在跳起腳來不滿盧大使的波三小,他們都應該清楚,盧大使說得沒錯,之所以跳起來反對,主要因為在西方人眼裡,中國一直是一個溫和愛好和平的國家,在西方眼裡,中國很「軟弱」。
西方人一直服強欺弱,這是他們的特點。因為我們很少與西方國家隔空喊罵,大都以一種息事寧人,或者以和為貴,這在信奉叢林原則的西方國家來說,他們不僅不怕我們,甚至還會直接挑釁我們。如今我們看西方不斷挑釁有這方面的原因。
近年來,波三傻沒少干涉我們內政,特別是立陶宛,在台灣問題不斷挑釁中國,不惜越過紅線,導致中立關係降為代辦。波三傻顯然低估了中國實力,以為背後有老美鼓動,就想在國際立棍,簡直可笑,難怪有人叫他們「波三傻」。波三小應該想想,誰家主權可以隨意踐踏?現在盧大使說了句實話,波三小就不願意了。
西方國家大都這樣,欺軟怕硬,你只有實力強,打服他們,他們才願當孫子。而且依靠強大的輿論機器,掩蓋全球的公理及歷史。如果我們說西方違反國際法了,他們又會以「事實」來反駁。反正說來說去,他們總能找到歪理。直到西方認為你很強大,或者被爆打一頓,他們才會服軟。否則西方國家依然為虎作倀,在美國鼓動下,不斷挑釁別國。
波三小應該清楚,他們的主權地位來得不明不正,當年如果背後沒有美國操縱,根本不可能獨立。當時蘇聯還沒有解體,戈巴契夫太軟弱,他們靠幾場示威遊行,就獨立了,來得太順了。獨立時根本沒有什麼國際協議,更不符合國際法。還有南斯拉夫解體後的那些獨立的國家,也存在這個問題。一些國家在內戰內亂後,會在美國操縱下分裂,誕生出很多小國,但根本沒有任何國際協議,更不符合國際法。
有些小國日子過得舒坦了,就狐假虎威,沒嘗受過與大國較量的苦處,沒受過挫折,他們不知天高地厚,以為中國好欺負,在美國的指使下,在台灣問題上不斷挑釁中國。
盧大使只是在電視採訪中,無意中把事實說出來。之前都是西方拿著國際法來說事,西方話事人角色一度迷惑了全球。我們很少干涉別國內政,所以也很少說。現在盧大使說出了事實,不僅西方國家不滿意,就連國內的一些人居然站出來反對,這些人中有的竟然是體制內的官媒的媒體人,是不是「跪久」了的「殖人」?是不是潛藏在國內的「內鬼」?
體制內的一些媒體人竟然認為盧大使說錯了話,如果此事不在網上成為熱點,很容易被這些不良媒體人帶偏。現在看,99.9%中國人支持盧大使。
我們要給盧大使點贊,更要力挺盧大使,至少讓我們看到還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與西方鬥爭。利益是吵出來了,國際上各國吵架很多,但真正吵架的是大國之間。我們經常看到美俄互吵,但不得不說,俄烏戰爭中,俄羅斯輿論戰也很強大,並頂住美西方的抹黑造謠。以前我們很少參與國際間的爭吵,對西方國家隨意指責我們,有時睜隻眼閉隻眼。
但現在不是以前了,如果我們再不站出來與之鬥爭,他們就會聯合起來搞事。所以國家之爭,不僅僅是戰爭中的較量,在國際舞台吵吵架,或者提出讓西方國家尷尬的事實,也是一種「戰鬥」。
如今我們已經站出來,但真正「吵」的能力還需要練,需要更多的「盧大使」站出來,繼續戳西方國家的「肺管子」,讓他們感覺疼,不再自認為高人一等,只有這樣才能掌握鬥爭本領,贏得主動,確保利益不受損。
希望別召回盧大使,還希望盧大使留在國外,最好去美國,因為那邊更需要他這樣的外交人才,更需要用另一種方式去戳一些敵對國家的「肺管子」。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