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兒童支原體肺炎高發,家長要如何防範?

原標題:近期兒童支原體肺炎高發,家長要如何防範?

8歲的小明,家住相城區,因「發熱伴咳嗽3天」在外院治療未見明顯好轉,在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兒科急診時,體溫近40℃,胸片提示肺部大片實變,被急診收治入院治療。完善檢驗及檢查後,明確為肺炎支原體肺炎,兒科醫生給予靜滴阿奇黴素、霧化排痰等治療,同時給予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患兒病情好轉,治療10天後康復出院。

據了解,從7月初到8月底,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兒科病區一直處於滿負荷狀態,床位十分緊張,大部分患兒為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炎,且大葉性肺炎居多。以往支原體感染高發於秋冬季,但今年卻在夏季提前來襲,且來勢洶洶,較往年同期明顯增加,此次流行的肺炎支原體肺炎特點與往年不同,病程長、進展快且多表現為大葉性肺炎。

什麼是肺炎支原體肺炎?該院兒科主任殷其改介紹,肺炎支原體不屬於細菌,也不屬於病毒,是一種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目前發現的自然界中能獨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全年發生,秋冬多見,兒童是肺炎支原體易感人群,多見於5歲及以上兒童,但5歲以下兒童也可發病,尤其是今年夏天,1-3歲的孩子也不少。

肺炎支原體感染和肺炎支原體肺炎一樣嗎?殷主任解釋,肺炎支原體感染是人體感染肺炎支原體後的感染狀態,它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支氣管炎、肺炎等,還可以引起皮膚黏膜、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等多器官系統的損害。如果孩子患有肺炎,而且是因為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就可以確診為肺炎支原體肺炎,不是所有的「肺炎」都是肺炎支原體肺炎。

那麼,什麼樣的情況要考慮去醫院就醫?肺炎支原體感染早期僅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輕微的咳嗽、發熱、咽痛。少部分感染者會發展為肺炎。肺炎支原體肺炎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等。發熱以中高熱為主,如果持續高熱者預示病情重。肺炎支原體肺炎咳嗽較為劇烈,嬰幼兒可伴有喘息。如果孩子發燒伴有劇烈咳嗽超過3天,或者伴有精神不振、食慾差、呼吸急促、喘憋等症狀,家長應儘快帶孩子就醫明確病因,以免耽誤病情。

肺炎支原體會傳染嗎?殷主任說,會。肺炎支原體感染者和病原攜帶者是傳染源,肺炎支原體傳染性強,潛伏期較長(1~3周),潛伏期內至症狀緩解數周均有傳染性。肺炎支原體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在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時的分泌物中均可攜帶致病病原體導致交叉感染。

肺炎支原體肺炎如何治療?殷主任介紹,主要的藥物為大環內酯類抗菌素如阿奇黴素、紅黴素等。家長要注意頭孢菌素、青黴素這類藥物是無效的,不要擅自口服這類藥物,由醫生評估後輕症者可以居家口服藥物治療,中、重度的就要住院治療。

對於病程長、病情重、治療效果不佳的患兒,治療除了使用藥物和輔助治療外,必要時需要氣管鏡肺泡灌洗術。有些家長一聽「灌洗」兩個字特別擔心,以為是「洗肺」,這裡的灌洗可不是把肺拿出來洗洗,它是指通過支氣管鏡下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術,通過肺泡灌洗可以清理氣道、特別是下呼吸道,支氣管、段支氣管和亞段支氣管的分泌物,從而改善通氣,還可以將抽吸出的分泌物化驗送檢,指導醫生進一步用藥,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是兒科呼吸系統一個很常見的操作和診治手段,技術非常成熟。

殷主任特別提醒,目前還沒有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疫苗。如果孩子感染了肺炎支原體,雖然這次治癒了,但以後可能還會再次感染。如何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呢?建議如下:一,最關鍵的是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家中要注意室內通風;二,儘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三,如果孩子去過公共場所,回家後認真洗手、洗臉,注意手衛生;四,另外平時要注意均衡飲食,適當戶外運動,不斷增強體質。(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