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車影響出行,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

2023-04-26     科學家庭育兒

原標題:暈車影響出行,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

五一出行的火爆程度,科大大已經在搶票和酒店預定app上感受到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眼看搶票無望,很多人已經著手準備自駕了。其實帶孩子的話,自駕更不拘束,但難就難在娃們愛暈車啊。

有的孩子一坐車就會暈車,哪怕只有20分鐘的車程,也會吐的一塌糊塗;

還有的家長說,娃對車好像產生了「應激反應」,一說坐車就覺得自己會暈車,特別牴觸,根本不願意上去。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好不容易能出去玩,怎麼能讓「暈車」影響心情。

今天科大大就針對暈車,做了一個專題,全文乾貨,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一定要看到最後!

從未暈過車的寶寶

我們就儘量給他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

調好溫度

最好能低於26℃,不然就會頭昏腦漲,有暈車的感覺;

必須坐在安全座椅上

曾有小朋友坐在後排座位上,如同攪拌機里的肉在車裡亂砸亂撞。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暈過車的寶寶

一定要提前在車裡備上塑料袋、礦泉水、紙或軟紗布,放在孩子身邊容易拿到的地方,讓孩子想吐的時候,不需要忍著,直接吐出來。

除此之外,我們還得有點小技巧,比如:

上車就哄睡

利用薑片防暈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按壓合谷穴。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聞橘子/橙子皮

上車前,或在車上時,多給孩子聞聞橘子皮,也能緩解噁心症狀。

1、暈車貼

我們大人用暈車貼時,會感覺有用,不暈了。

但仔細看看它的外包裝就會發現成分複雜,給孩子用不一定安全。

2、防暈車藥

如果2歲以上寶寶反應特別大,就能在醫生的指導下,提前吃點暈車藥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注意不要和感冒藥一起吃。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兩種嗜睡成分疊加使用,就會加重嗜睡,增加不良反應風險。

3、防暈車手環

這種手環聲稱戴在手腕上就能刺激穴位,從而防暈車,網上的試用效果也都反應不錯。

但科大大覺得可能更多是心理作用,孩子覺得戴上就肯定不會暈車,有了正向的心理暗示。

不過也沒啥副作用,給孩子試試也行。

4、防暈車眼鏡

用過的網友反饋也是好壞參半,大部分人說有用,少部分用起來沒啥效果。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其實寶寶暈車也並不是病,只是一種暈動反應,下車緩一會就好了。

但很多寶媽還是擔心會不會遺傳,那咱們接著往下說。

1、暈車是病嗎?

不是。

我們常說的暈車、暈船其實是一種生理反應,醫學上叫做「暈動症」。

我國80%的人都經歷過不同程度的暈動反應。簡單來說,只要刺激夠大,沒有不暈的。

2、不吃東西,就不會暈車?

錯了,不吃或吃的太飽會更容易暈車。

胃裡沒有食物,可能不會嘔吐,但乾嘔、冷汗等症狀,可一點都不會少。

3、暈車長大後能好嗎?

可能會。

暈車比較常見於2-12歲的兒童身上,之後會持續下降。也就是說,現在寶寶暈車比較嚴重,成年後可能就好了。

4、暈車會遺傳嗎?

可能會。

我們說的暈車遺傳,一般指前庭器官敏感程度的遺傳。如果家裡有暈車嚴重的人,寶寶也可能容易暈車。

最後科大大還想提醒一下小寶寶的暈車問題。

雖說2歲以內不是暈車的高發期,但也難免有個例,如果小寶寶有這些表現,那就可能是暈車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就近找個方便的地方停車,讓娃緩緩。或者乾脆少出行,等寶寶大一些,能表達了,再帶出去玩!

最後,祝願五一出遊的朋友們度過一個愉快開心的假期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863fa07cfa7f5ff58ef95550fac1b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