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
「聽說一眼就能看出家境。」
「憑感覺看面相,不玻璃心!」
網際網路社交平台上,經常出現這類文案與幾張照片的內容組合。發帖者分享的大多是自己日常生活照,雖然沒有博主一樣的專業打光和妝造,卻意外引起不少網友的自發討論,評論數往往高於點贊、收藏數據。
在評論區,有人誇讚分享者「素顏好美」「化妝後一定好看」,也有人從髮型、妝容給出如何變美的建議,其中還包括一些看起來專業的面部分析。
這些更為專業的點評或指導,為主攻顏值分析的看臉帳號提供商機。
據新榜編輯部觀察,有帳號引流至私域提供針對性的分析套餐,也有帳號在直播間推出線上連麥服務,還有帳號導流至醫美機構……
雖然形式不同,但帳號主要都是圍繞「看臉」做文章,在這其中有什麼生意經?又存在哪些風險?為何社交網絡的「打分現象」經久不衰?
19塊9,幫你拒絕容貌焦慮
「一對一看臉,拯救不自信!」
評價顏值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一個專業的看臉博主進行面部分析。以「看臉」為關鍵詞在小紅書進行搜索,我們發現一批主打「一對一無償看臉」的博主。
通過留言私信,我們聯繫到一位名叫糖果的看臉博主,她表示自己每天早上十點會發一條朋友圈,點贊前5位可以免費獲得面部分析,此外客戶也可以選擇付費諮詢。
根據她提供的報價單,不同看臉套餐按照面部分析、髮型推薦、妝容建議等元素進行區分,其中價格最低的一檔是19.9元,僅針對面部輪廓、五官分布進行基礎的面部分析,並且可以跟其他套餐進行任意組合,比如髮型推薦和妝容建議等。
糖果也強調,如果對分析結果不滿意可以退款。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們向糖果預約了19.9元的基礎面部分析,並提供了所需要的正面、左右側面三張不同角度且面部無遮擋的素顏照。不過,她表示在我們之前還有6個客戶待看臉,今天已經約滿,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有結果。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收到500餘字的面部分析,主要從五官、輪廓、皮膚等角度進行評價,多以正向評價為主,最終以推薦護膚產品收尾。當我們想再增加一項妝容建議的分析服務時,她再次告訴我們當天已經被約滿。
圖文形式的顏值分析,到直播間就變成了連麥互動。
「寶寶,你的五官很清秀,風格和易夢玲很像,你更適合走純欲風,我還給你找到幾個對標博主,看你喜不喜歡這個風格呀?」
點進某「看臉」直播間,往往能看到一位妝容精緻的主播正在對素人的外表進行點評,駐足一會兒,便能發現其中的規則。
一些直播間需要觀眾排隊數十分鐘等待主播免費連麥,另一些只為直播間禮物貢獻榜單前N名提供「看臉」服務,還有些直播間則是直接售賣價格幾十元到幾百元之間的「看臉卡」。
連麥成功後,主播會點進網友主頁或通過私信獲得真人照片,分析評價網友容貌的優缺點,並給出相應的建議。
抖音粉絲量1.8萬的「kai妮妮」會不定期直播看臉,且只有直播間中的禮物貢獻榜排名前十名能獲得連麥資格。
她會直播中詳細地分析連麥網友的長相,適合辣妹風還是小清新,甚至具體到適合無劉海的黑長直髮型、深顏色眼妝等。
在一聲聲「寶寶」中,連麥成功的網友在留言區表達出欣喜之情,這種1v1鑑定的方式滿足了網友被關注和被肯定的需求。
另一邊,圍觀的網友也共同參與到這場主動的「審視」當中,看他人能獲得何種評價激發出觀眾的好奇心,自然地拉高了用戶停留時長。
據觀察,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看臉#、#顏值打分#等多個相關話題的瀏覽量均破億。
容貌焦慮,在當下似乎已經是一種社會情緒,對自己容貌不自信、過度在意的現象比比皆是,這也成為看臉類帳號的獲客背景。
以上這些看臉帳號往往自稱是專業化妝師,或者在美容護膚工作多年,用以佐證自己在「如何變美」這條路上頗有經驗。
據正觀新聞報道,心理諮詢師閆煜蕾認為,「評價長相」其實是一種緩解容貌焦慮的方法,「對於那些嚴重低估自己顏值的人來說,獲得來自陌生人相對客觀的評價,可以幫他們重拾一部分對容貌的自信心」。
從「看臉」引流至醫美,商機已成風險
無論是圖文形式,還是直播間的排隊連麥,主打顏值分析的看臉內容都存在可複製性。
以前者為例,在淘寶、閒魚等平台也能找到類似的服務,甚至會提供多種意見,連結的付款人數達到上千,但少了點社交平台帶來的關注度和討論量。
同樣,相似的模板套路也出現在看臉直播間。自稱古早看臉博主的「酒醉小精怪」表示,看臉主播的可複製性非常高,因為直播間是有套路和「單元話術」的,即對著既定的腳本套路進行重複。
雖然幾乎每個人都嚮往變美,但立竿見影的效果並不是幾百字分析和直播間幾分鐘直播連麥就能達到。
因此,有看臉帳號將用戶引導至變現速度更快的醫美諮詢並從中抽成,使其成為更為主要的收入來源。
公眾號「比高」提到,部分「看臉」帳號為各地醫美機構導流,往往能從項目中抽30-50%佣金,假設直播間全年無休,按每天引流一兩百人來計算,差不多一年能積累5萬客戶,假設客單價為3000元,按照4%的轉化率,保守年利潤能做到500萬。
也因此,看臉直播帳號曾風靡一時,粉絲量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據新榜編輯部觀察,這類帳號往往會用美學分析的相關內容為直播引流,比如對明星和網紅的面容進行分析,分析變美的經驗技巧等。
不過,隨著小紅書、抖音等平台整治醫療內容的新規「靴子」落地,一批導向醫美的「看臉」帳號和直播間遭到封禁。
2022年2月,小紅書開展醫美品類轉向治理,不僅取消對私立醫美機構的專業認證,同時對普通用戶生產的醫美筆記進行回查清理,並對涉嫌營銷導流、違規醫美的內容和帳號進行下架、封號、降級處理。
今年4月12日,抖音官方發布公告稱,2022年至今累計清理並攔截醫療科學性有誤視頻25萬餘條、處置處罰違規帳號超1000個,並分批完成了醫療健康類認證帳號 (含機構) 私信與粉絲群互動功能的調整,比如關閉私信與粉絲群場景下的互發消息、視頻通話、語音通話、創建新群等功能。
這意味著,平台不僅加強發布醫療內容帳號的認證審核,還對用直播引流卻繞開平台線下成交的模式進行了嚴厲打擊。
新規發布不久後,粉絲量超百萬的醫美博主「酒醉小精怪」在視頻中透露,她在4年前便開始做看臉直播,經歷過一年的停播後,從去年中旬重新把直播間從幾十人的流量拉到超過2萬人在線。
她在視頻中宣布自己告別了線上看臉直播,除了因為「現在抖音平台其實是嚴厲禁止引流至醫美的看臉直播」,還受到業內看臉直播魚龍混雜的影響,一些所謂的真實從業經驗和美學認知並不重要,甚至存在著主播故意報高年齡以突出自己的「凍齡」。
為什麼社交網絡的「打分現象」經久不衰?
一直以來,對顏值的打分或評價都是社交網絡的流量密碼。
早在2003年,彼時還只是哈佛大學生的扎克伯格編寫了一個網站名為Facemash,並且將兩張哈佛女學生的照片放上去做對比,吸引其他學生投票。上線不到4小時,累積投票達到了22000次。
在這之後,主打網際網路社交的Facebook爆紅並席捲全世界。
在中文網際網路,同樣有相似的顏值打分機制,典型的比如虎撲女神的投票,天涯和豆瓣也有關於「xx女神」的話題討論。隨著社交網絡的日益普及,手握打分器的「評論員」也越來越多,他們不一定具備多麼專業的美學經驗,只需要樂於參與評論互動。
比如近期討論度頗高的「一張照片看家境性格」,指的是分享者僅憑一張照片,就能獲得網友對自己成長環境、個人性格等一連貫看似頭頭是道的分析。如果原帖討論度比較高,評論區還有其他網友主動曬出自己的照片,希望也能獲得評價。
不過,由於玄學監管等原因,鮮少有博主打出「看面相」的專業旗幟,多以娛樂調侃為主。
有網友表示自己不是所謂的「看相師」,只是玩玩
同時,也有博主表示在看完全網1000多張臉後表示不太想做顏值分析,轉而鼓勵女孩努力搞錢,別太糾結顏值。
但能夠評價打分的何止是臉蛋和身材,還有聲音等多個維度。
據新榜編輯部觀察,近期出現了一批和看臉直播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直播間:一個聲優主播,配上一段文案,網友排隊連麥按照主播的要求讀完相應文字,便得到了「御姐音」「蘿莉音」「正太音」「大叔音」等聲音鑑定。
這些帳號粉絲量雖然不高,集中在幾萬粉左右,但直播間停留時長卻十分可觀,最高長達上小時。
在排名較為靠前的直播間中,常常能看到幾十名網友實時排隊等待連麥,甚至有人苦苦等待一小時以上。與看臉直播間相似,送禮物同樣可以「插隊」上麥,這也導致一批未在直播間送禮物的網友只能幹等著。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發現無論是看臉打分還是聲音鑑定,分享者往往能得到較為正向的評價。即便長相普通、嗓音一般,也能在主播的口中得到面部輪廓飽滿流暢、聲音甜美勝蘿莉的肯定。
這或許也是社交網絡的打分現象經久不衰的原因,審美沒有標準答案,打分不能百分百準確評價分享者的真實面貌。然而,這種通過社交網絡與外界產生聯繫交流的形式,卻能夠從另一種角度滿足網友對自己的了解和探索。
畢竟,哪個衝浪網友能拒絕來自專業視角的「中肯」評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