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森林火災?
凡是失去人為控制,在林地內自由蔓延和擴展,對森林、森林生態系統和人類帶來危害和損失的,超過一定面積的林火,就稱為森林火災。
根據森林火災燃燒部位、性質和危害程度,可將森林火災分為地表火、樹冠火和地下火三大類。
地表火
最常見的一種林火,指火從地表面地被物以及近地面根系、幼樹、樹幹下皮層開始燃燒,並沿地表面蔓延的火災。
樹冠火
是指地表火遇到強風或遇到針葉幼樹群、枯立木或低垂樹枝,燒至樹冠,並沿樹冠順風擴展。
地下火
地下火一般容易發生在乾旱季節的針葉林內,火在林內根系、土壤表層有機質及泥炭層燃燒,蔓延速度慢,溫度高,持續時間長,破壞力極強,經過地下火的喬木、灌木的根部燒壞,大量樹木枯倒。
地表火對森林的危害程度如何?
地表火又叫地面火,指沿林地面擴展蔓延,燒毀地被物的火。地表火能燒毀地表1.5米以下的幼苗、幼樹、灌木,燒傷喬木樹幹基部的樹皮表層以及靠近地面的根系。林木受害後,能使長勢減弱,容易引起病蟲害的大量發生,嚴重影響林木的生長,木材材質變劣,有時甚至造成大片森林枯死。
樹冠火對森林的危害程度如何?
地表火遇強風或遇針葉幼樹群、枯立木或低垂樹枝等,火焰燒至樹冠上部,並沿著順風迅速擴展,而成為樹冠火。樹冠火經常與地表火同時發生,燒遍整個林分的地表的樹冠,對森林的破壞性大,撲救比較困難。遇到此類火,一般不打,而是使用隔離帶。
森林火災發生的三個條件是什麼?
(1)是森林可燃物。森林中的所有有機物都是可燃物,包括森林中的喬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蘚、地衣、枯枝落葉、腐殖質和泥炭等。特別是枯枝落葉,乾枯的草本植物最易燃燒。
(2)是氧氣,沒有氧氣任何可燃物都不能燃燒。空氣中有21%的氧氣。通常燃燒1千克木材約需3.2至4立方米空氣,需0.6至0.8立方米純氧。當空氣中氧含量減少到14%至18時%,燃燒就會停止。
(3)是一定的溫度,也就是火源。可燃物達到開始著火的溫度,叫燃點。森林可燃物的燃點差異很大。一般乾枯雜草的燃點為150至300度,木材為250至300度。在實踐中,扔一個煙頭、野外生一堆火都可以引發火災。
影響森林火災的地形因素有哪些?
有坡向、坡度和海拔高度等
什麼叫「沖火」?什麼叫「坐火」?
林火從山下向山上蔓延,速度快,
稱為「沖火」。
火苗由山上向山下蔓延,速度慢,
稱為「坐火」。
山地林火有什麼特點?
在山地條件下,沖火,特別是陽坡的沖火,火勢猛烈,蔓延迅速,不易撲救;而坐火,其火勢弱,有利於撲救。
森林火警、火災是如何區分的?
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積不足一公頃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
一般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一公頃以上不足一百公頃的;
重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一百公頃以上不足一千公頃的;
特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一千公頃以上的。
「森林防火」的含意是什麼?
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災的預防和撲救。
我國森林防火的方針是什麼?
我國森林防火的方針是「預防為主,積極消滅」。預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關鍵,消滅是被動手段,挽救措施。只有把預防工作搞好了,才有可能不發生火災或少發生火災。一旦發生火災,必須採取積極措施將其消滅。
森林撲火工作實行什麼原則?
森林撲火工作實行發動群眾與專業隊伍相結合的原則。林區所有單位都應當建立群眾撲火隊,並注意加強訓練,提高素質;國有林場還必須組織專業撲火隊。
如何避免發生森林火災?
圖片來源:福建森林消防總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7zuP3EBiuFnsJQVKIv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