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陸軍大將古德里安,是一直被後人津津樂道的歷史人物。
他雖是希特勒發動戰爭的追隨者和幫凶,卻難得在人性和軍人道德方面存有值得肯定的些許亮點。
由於古德里安在戰爭期間並沒有虐待戰俘和屠殺平民,所以沒有被英美法庭列為戰犯,成為為數不多得到免罪追懲的德軍將領。
戰後,他僅被監禁三年就得到無罪釋放,其後甚至還在原西德擔任過軍事顧問,幫助建立了西德軍隊防禦體系。
德國人公認古德里安為裝甲兵之父、「閃電戰專家」。
二戰期間,他在短期內將德國的裝甲集團演練成歐洲第一軍團,他指揮進攻迅速,作戰果斷,經常讓對手觸不及防,曾是盟軍將領很怕遇到的對手。
回首當年二戰的歐洲戰場,納粹德國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先後應用閃電戰術、坦克戰術,襲擊波蘭、入侵挪威和丹麥、越過馬其諾防線占領法國,差不多將近三分之二的歐洲納入囊中。
而這些戰績,作為德軍裝甲兵將領的古德里安居功至偉。
古德里安戎馬一生,因為只熱衷軍事不熱衷政治,總是難和希特勒胃口,一直不被希特勒喜歡。他的軍銜也始終沒能出將入帥。
古德里安出生於普魯士的一個軍人兼地主家庭,13歲被送入候補軍官學校,從少年時期就受到了軍事知識洗腦,為其後的軍旅生涯打下了基礎。1907年11月,古德里安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又被德國總參謀部的軍事學院錄取。1907年被分配到駐在羅林州比特赫的第十漢諾瓦輕步營當見習軍官。
一戰期間,他在騎兵部隊擔任過指揮官和參謀長。1922年調任到陸軍運輸處,開始確立機械化觀念。
此間,古德里安經常利用戰術演習和兵棋推演機會,發表自己關於坦克將成為地面戰場主宰的新觀念,逐漸贏得了名氣。1931年正式出任摩托化步兵部隊總監部參謀長。
古德里安一直重視坦克作戰時的快速推進,反對坦克步兵協和作戰。
他認為,坦克作為重型裝甲,應該直接推進直插敵人縱深而不是和步兵一起進攻,這樣不僅進攻緩慢,推遲戰線時間,而且坦克特別容易被攻擊。
他因此研發了「閃電戰」,確定的含義是:最大程度發揮機械化優勢,以最快速度插入敵人縱深,不給敵人任何反應時間。
後來實戰證明,在整個二戰中,「閃電戰」一直是德軍使用的技戰術。
1941年6月22日,德國同樣以閃電戰的方式進攻蘇聯,蘇聯卻沒有戰前準備,全線蘇軍節節敗退。
其中古德里安指揮的是第二裝甲集群,在10月份便攻擊到距莫斯科僅幾十公里的地帶。
據傳,蘇德戰爭爆發後,他乘坐強擊艇度過布格河,當時交戰中的數萬蘇德軍人交織在一起。他則搭乘單獨一輛坦克穿越蘇軍步兵群,蘇軍官兵非常驚訝,甚至根本沒來得及開槍,古德里安單騎闖陣成功,留下一段傳奇。
1941年12月,蘇聯進入嚴冬季節。雙方投入三百人的莫斯科血戰陷入僵持,一方面因蘇聯軍民頑強抵抗,另一方面因德軍進攻太深得不到有效後勤保障,最終進攻莫斯科的德軍在戰役中失敗。擔任德軍第2集團軍司令的古德里安被撤職。
古德里安被撤職後,在家鄉閒賦寓居了一段時光。
1943年2月,希特勒在史達林格勒遭到慘敗後,又重新起用古德里安,派他擔任裝甲兵總監,負責裝甲兵部隊的組織訓練。
儘管他的努力難以改變德國失敗命運,但他主抓的坦克的生產,對於支持德軍打仗起了很大作用。德國坦克產量最多每月達1955輛。至諾曼第登陸之前,古德里安已經重新整編出10個裝甲師和裝甲步兵師,為在東線戰場大傷元氣的德國裝甲部隊補充了一批力量。
希特勒在史達林格勒會戰中失敗,使德軍失去了戰略主動權。但希特勒不甘心失敗,決定於1943年夏天在庫爾斯克突出部發起一次大規模的進攻會戰,代號為"堡壘",妄想奪回已經失去的戰略主動權。
1943年5月上旬,希特勒在慕尼黑聽取高級將領的意見,一些人盲目贊同並對勝利充滿信心。古德里安則直言不諱指出,對庫爾斯克的進攻是沒便宜可占的。5月10日,他再次去見希特勒並勸阻他發動這次進攻。
古德里安說,用裝甲兵去硬攻具有堅固防禦的庫爾斯克是愚蠢的。希特勒置之不理,決定繼續執行"堡壘"計劃。
德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南北兩翼集中了17個坦克師,3個摩托化師和18個步兵師進攻,形成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會戰。
庫爾斯克戰役從1943年7月5日開始,至8月23日以德軍潰敗而告終。
在這次戰役中,德軍損失50餘萬人、3000門大炮、3700多架飛機、1500輛坦克。至此,德軍裝甲兵已經基本消耗殆盡。
1944年6月6日,英美等盟軍在法國諾曼第登陸,蘇聯紅軍又展開了大規模的夏季攻勢,納粹德國岌岌可危,希特勒集團危機加劇。7月20日,又爆發了刺殺希特勒事件。希特勒在一時無人可用的情況下,於7月22日任命古德里安為德國陸軍總參謀長。
但是他與希特勒的關係越來越僵硬,兩人的矛盾分歧越來越大,最後希特勒以健康療養的名義,再次罷免了古德里安總參謀長職務,古德里安從此進入預備役,告別了所鍾愛的裝甲軍團。
(古德里安這張斜眼照片流傳甚廣)
1945年5月10日,古德里安向美軍部隊投降,隨後被關押。
作為納粹軍隊的幹將之一,又是德國侵略戰爭「閃電戰」的創始人,古德里安在審判中僅被判了三年的監禁,最後無罪釋放。
一些人認為他有罪,應該要付出被懲罰代價。可他為什麼會被無罪釋放呢?
有分析說,由於古德里安沒有同美軍直接進行過正面交鋒作戰,而在進攻法國時,希特勒又一再延誤戰機,致使古德里安也沒有對在法國的英軍構成大的威脅。所以,美英軍方並不憎惡他,反而欣賞他的軍事才幹,在審訊中極力為他開脫戰爭罪責。
古德里安被關押了三年後,被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並未虐待戰犯和屠殺無辜的平民,不能被列為戰犯為由,無罪釋放。
據悉,在二戰戰犯審判條例里,是否參與了納粹種族滅絕的計劃,是否在戰爭中大量破壞了生活生產設施,以及是否虐待、屠戮戰俘,都是非常重要的定罪標準。
古德里安是德國國防軍大將,但並不是納粹黨員。在希特勒瘋狂實施猶太種族滅絕計劃的時候,他曾站出來公開反對。儘管最終反對無效,但他在征戰時曾嚴格要求所屬官兵不准參與屠殺行動。
一則史料說:1940年5月,時任德國A集團軍所轄第19裝甲軍軍長時,古德里安率部在強渡馬斯河後,從色當直到濱海的阿布維爾、格拉夫林, 完成了一個舉世震驚的巨大包圍圈,把法國北部和比利時的所有盟軍都裝進了口袋。在進軍期間,古德里安命令部隊通過擴音器呼喊:「我沒有時間俘虜你們,你們要放下武器並且離開道路,以免阻礙我們前進。」以此取消了捉俘虜和殺俘虜。
古德里安的部隊對待被占領區的平民也比較友善。因此,他的部隊在占領區的一段時間內,受到當地平民等武裝反抗的事情較少。
在他指揮的大小戰役中,幾乎沒有出現過虐待戰俘、屠殺平民的事件。甚至當希特勒命令他必須殺掉蘇軍政治委員和指導員時,他也表示自己無法執行命令。
還有史料介紹,在面對手無寸鐵的軍醫時,古德里安也嚴格遵守戰場規定,下令不准殺害醫護人員。在一次作戰中,古德里安放過了一家醫院,為了表達感謝,盟國在轟炸行動中也避開了德軍救護車。
二戰末期,接連戰敗使得希特勒陷入了瘋狂狀態,即便是面對暴怒的希特勒,古德里安仍然沒有在原則問題上妥協。
他率部在從蘇聯撤退時,公開反對對蘇基礎設施的破壞。後期,蘇軍反攻即將進入德國本土,希特勒打算實施「焦土政策」,摧毀一切,不給敵人留下任何資源。但古德里安又一次站出來表示了反對。
他認為,蘇聯地域遼闊,摧毀掉的資源,很快會獲得補充。而德國國土狹小,生活、工業設施一旦摧毀,將會很難恢復。最終,在古德里安和德國生產部長施佩爾的努力下,德國的生活和工業設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全。
當然,古德里安也為他的立場付出了代價。由於他反對納粹的屠殺指令,因此雖戰功赫赫,但始終沒有被升為元帥。
1954年5月14日,古德里安因心臟病去世,埋在他當初服役的地方。
歷史的看,古德里安雖然屬於納粹德國的戰爭幫凶,給世界帶來過災難,但他在服從上級命令的情況下,還能堅持自己的原則與底線,已屬不易。
遺憾的是,古德里安到死都沒有對自己的戰爭行為向世界和人民說聲對不起。
在他老年寫的《閃擊英雄》這本書里,還有為德國法西斯開脫和解釋的內容,確實不該。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7NMG28BMH2_cNUgXMi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