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馬滕斯的「美麗世界」

2022-08-26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卡爾·馬滕斯的「美麗世界」

藝術設計的朋友們

近日,位於東京的Karimoku Commons Tokyo空間展出了一場名為《東京紙》(Tokyo Papers)的展覽。此次展覽首次在日本展出了荷蘭平面設計師卡爾·馬滕斯(Karel Martens)於2019年-2020年創作的一系列原版的「東京紙」作品,讓我們對這位平面設計大師的作品和設計觀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出生於1939年的卡爾·馬滕斯是荷蘭現代主義設計師、藝術家和教育家,現年83歲的他堪稱荷蘭現代平面設計的教父,深刻影響著荷蘭現代平面設計的發展,被公認為平面設計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實踐者之一。其代表作有1970年代荷蘭社會主義SUN出版社的書籍設計以及建築雜誌OASE的設計等。他於1961年畢業於荷蘭的阿納姆(Arnhem)藝術學院,畢業後從事平面設計師工作,並專注於排版設計。

從1977年開始,馬滕斯在阿納姆藝術與工業學院任教。他在平面設計領域斬獲了諸多的獎項,1995年,馬滕斯獲得了鹿特丹設計獎(RotterdamDesign Prize);1996年,被授予喜力博士獎(DrA.H. Heineken Prize for Art);1998年,其出版物Printed Matter(1996)在德國萊比錫書展(LeipzigBook Fair)上被評為「全世界最美麗的書」(全球最佳書籍設計);同年,卡爾·馬滕斯(KarelMartens)與威格·比爾瑪(Wigger Bierma)在阿納姆藝術研究院成立了著名的字體版面研究所Werkplaats Typografie(WT),並設立了為期2年的研究生課程;2012年,獲得Gerrit NoordzijPrize獎。

荷蘭PTT Telecom電話卡設計,1994

卡爾·馬滕斯是荷蘭現代平面設計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字體設計的特殊貢獻者。他的作品既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又極具實驗性,並著迷於數學中的理性與詩意。諸如,1994年馬滕斯所設計的荷蘭PTTTelecom電話卡上印有以網格排列的疊印號碼,是他開發的用於加密荷蘭國歌的代碼,馬滕斯創建了一種用以交流的圖案形式。此外,還有他著名的單版印刷系列(Monoprint)之一:神奇數列(Magical Square),在舊報紙上印上鮮明、油墨未乾的數字,而實際上這些數列是古印度的吠陀方形數列。此外,他從未簡單地把網點看成印刷技術的成像手段,他在其中發現了美麗的細節,即類似於顯微鏡下的世界,每個畫面的元素都很簡單,但不同組合之下卻形成了不同的生命世界。同時,馬騰斯還是一位多產的平面設計師,他創作了大量的印刷藝術、書籍設計、3D雕塑作品,亦將實驗的成果應用到了更大的建築外觀與內部空間的標識和字體排版設計之中。

「東京紙」系列作品

關於「東京紙」系列作品的設計可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那時,卡爾·馬滕斯開始嘗試一些用工業製品、回收鋼板、金屬零件等材料的拓印實驗。在每天的反覆疊印中,馬滕斯關注著時間、顏色和圖案的變化,在其中尋找著理性與感性的平衡。在印刷方式上,卡爾·馬滕斯常用的創作方式為凸版印刷(Letterpress),這是一種使用機器而進行的印刷技術,即把圖案製成凸起的印版,讓凸起的圖案蘸上彩色油墨,再通過機器的壓力將圖案深深壓入紙張表面,從而形成顏色鮮明、印痕清晰的圖案。作為一種印刷工藝,其可追溯至歐洲15世紀,早期用於書籍印刷,現可用於任何藝術紙品的印刷。馬滕斯在創作中以印表機的方式從收集的抽象圖形中提取出手工印刷的字符,並與顏色混合,他每次只印一種顏色,紙製品會被壓制24小時,此後再進行另外一種顏色的疊加,這種方式使得色彩產生了精確的分層,其創作呈現了技術與藝術的巧妙融合。由此,馬滕斯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圖形詞彙與語法。

「東京紙」系列作品

「東京紙」是一個全新單版印刷系列,由馬滕斯在2019年至2020年間創作的41張單版印刷作品組成。2018年,馬滕斯收到了朋友皮埃爾·勒古永(Pierre Leguillon)在東京淘到的一疊20世紀60年代新井市一家煙草商店的銷售單據,這些單據在當時很常見亦很普通,薄薄的紙張後面夾著一層藍色的複寫紙,表格上面的信息有香煙品名、數量、單價、總價等。每一張表格的編號依次排列,裡面填寫著出售數量和價格,所有的單據都出自新井市煙草店中一位名為清水左次郎的店員之手。馬滕斯覺著這一疊單據十分有趣,他被這些單據表格使用的纖薄紙張以及背面的碳層的色塊所吸引。於是,從2019年初就開始在這些單據上印刷色彩鮮明的幾何圖形或簡單的平面設計圖案。起初他只是在背面的複寫紙上進行創作與印刷,但很快就發現套印對複寫紙碳層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就開始在單據的正面進行創作,這些創作延續了馬滕斯對廢棄紙張的再設計,原有的表格線條與馬滕斯創造的幾何圖形相映成趣,這些幾何圖形與表格一起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視覺遊戲,讓廢棄紙張煥發出了新的生命。

百味來(Barilla)義大利面限量包裝插圖

馬滕斯曾在採訪中表示,他喜歡將作品印到已有「過去」或正式排版的材料上,諸如使用過的信封、檔案卡等。通過這種方式,在「東京紙」的系列作品中,馬滕斯將現在與過去、荷蘭與東京聯繫了起來,解構了原有煙草銷售單據元素秩序的同時將歷史重現。此外,「東京紙」的最後一幅作品印著的是一張日本的快遞單,馬滕斯藉以喻指再次將記憶帶回東京。這種對材料的審視、思考和重新創作是馬滕斯一直貫穿在其設計中的。正如他在《紐約時報T雜誌》上所言,「這些原有卡片、單據等材料上的表格和文字就像是一首有秩序的詩歌,這激發了他在上面進行圖案的創作。」

神奇數列(Magical Square),舊報紙,1992

這些已有秩序的材料承載著自身的文化、歷史與空間敘事。與此同時,馬滕斯有意選擇了與原有材料內容無關的內容疊加創作,他並不想讓這些作品呈現出更多的說明性,而是希望其作品能夠「喚起意義而非廣義的陳述事實」。

卡爾·馬滕斯在過去六十年中所進行的材料、形式與色彩的設計實踐都是他對荷蘭現代平面設計的視覺研究,亦形成了一整套的知識與實踐體系。同時,馬滕斯亦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美麗的世界,一個理性與詩意共存的視覺世界,在那個美麗世界中我們熱愛生活,方圓之間互相交疊,過去與現在互相交疊,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間互相交疊。明亮的色彩在格子間傳達著喜悅。雖然遙不可及,但卻充滿想像與希望。

文 Article / 李萌 Molly Li

圖 Pictures / Karimoku Commons Tokyo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75b3b7df1a43bfcadd976f9a9f2d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