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起手來劇組有多窮?導演請不起歌手自己唱,太君騎得是「假豬」

2023-11-07     旅行中的見聞

原標題:舉起手來劇組有多窮?導演請不起歌手自己唱,太君騎得是「假豬」

在我小的時候,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有下鄉放電影的,村裡隔壁村裡的人,大家聚集在一塊,熒幕用竹竿支撐起來。當時底下坐滿了人,甚至有身體好地爬到了樹上,在樹上一蹲看電影。

而我印象最深並且放得最多的電影是《舉起手來》,抗日題材的,通過普通網民的智慧取得一次勝利的事件。

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當時的劇組非常的窮,2003年拍攝的,因為當時非典的影響,很多地方拒絕當時導演兼製片的馮小寧進村取景的。該片擬定2003年9月初正式開機,但因為「非典」肆虐,北京郊區以及河北、山西農村壁壘森嚴,有關部門拒絕導演馮小寧進村選景,致使拍攝計劃一度擱淺 。

潘長江在拍攝時吃了大苦頭,拍攝場地40多攝氏度時還得穿著厚厚的軍裝 。潘長江表示為了角色的需要,他必須是羅圈腿,為了拍戲他硬是別了一個半月的腿,留下了一颳風下雨腿就隱隱作痛的後遺症 。每次的劇本差不多都要參與改動或是添加意見的郭達,在看了該片的劇本後他並沒有做任何改動就參與了該片的拍攝 。為協助拍好該片,芮城縣委、縣政府給予了協助。

你們知道嗎?當時劇組由於太窮就只有20多人,全是鬼子兵,鬼子兵死了再復活,沒事的時候在下面進行指導。

當時節約成本的導演馮小寧身兼數職,編劇是他,製片人是他,特技,美術是他,攝影是他剪輯還是他,最後乾脆連電影的主題曲《老少爺們》,馮小寧也一併給唱了而不是是找一個歌手來唱。嗯,說個難聽的,人家感覺給得太少,這片酬太低,一開始馮小寧是拒絕演唱的。

劇組說讓潘長江來唱,但導演一想《舉起手來》,讓以鬼子兵最後又唱中國人的歌,這也算怎麼回事呢?當即就給否了。

後來演員們又讓郭達唱,可惜他那首賣大米過於深入人心,魔性繞耳屬實不合適,誰也指望不上。

導演心想,反正要找個正宗農民來唱,自己不就是個農民嗎?硬著頭皮就上了這一唱,意外唱成了經典,也算是因禍得福。

馮小寧歷經萬難也要拍攝舉起手來,其實就是為了爭一口氣,當年他偶然間翻看影評,發現了這麼一句話,中國導演永遠拍不出《虎口脫險》這類經典電影,馮小寧當即就怒了閉門謝客,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構思出了舉起手來的劇本。

在最後結果也沒有讓他失望,收視率也創造了奇蹟,在當年沒有宣傳,主流院線又不支持的情況下,連續九年成為全國農村院線點映第一名,九年當中農村院線一共映了整場100萬場,讓我們看到了馮小寧在電影的追求上信仰的力量。

你們學的第一句日語是什麼?

扮演太君的胡曉光簡直就是舉起手來的搞笑擔當,本是北京電影學院講師的他來到劇組後就後悔了。

導演要求他騎豬,這還不得被學生笑死啊,沒辦法劇本,如此硬著頭皮也得上,不是胡曉光愁。劇組工作人員也崩潰了,原來劇組原先找了這是最安分的小豬,可只要導演喊開機鬆開豬繩,那豬就像是發了瘋似的,往前跑完全控制不住,最後實在沒辦法,只能讓太君坐在凳子上拍完了這經典的一幕。

胡曉光丟的是面子,郭達則差點把自己的幸福給斷了,潘長江邀請出演舉起手來,由於對好兄弟的信任,郭達連劇本都沒看就來了,到了之後才發現全是坑。

其實最後拿鍋蓋擋子彈的戲份郭達就慌了,趕緊問馮導怎麼回事?馮導便勸他安心,用的是道具,不是真子彈,鍋也是很結實的。

郭達便咬著牙上了,炸點一過來郭達就趕緊去擋,結果導演不樂意了。

怎麼回事郭達?你閉眼睛幹什麼?

我說我沒閉眼啊,太緊張的,郭達下意識地往下看,鏡頭捕捉的都是他閉眼的畫面,連續拍攝了好幾次都沒能通過。

好在旁邊的潘長江支了個招,不要往下看,往前看。由於每次鍋都是實打實的,扣在腿上,這導致他第二天早上差點沒起來,你以為這已經是最慘了。

不過潘長江的經歷,那才叫一個喪心病狂,活吞青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潘長江來告訴你,

他說,這段戲粉時原本打算用個道具,但潘長江卻認為太假了,堅持要用真的。

導演拗不過只好答應,安全的條件下,馮導給他安排了半支青蛙,其中滋味只怕也只有潘長江知道了。

論青蛙的戲份,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這件「超短褲」了,原本潘長江的褲子是完整的,潘長江卻又不樂意了,主動找到馮小寧小加點戲,思來想去最後決定在褲子上做點文章。

讓道具組把褲子做舊,結果道具組一個不小心把褲子給扯成了兩半,潘長江看了後表示:就是這個感覺。

在山巔上舉起手的情節,羅圈腿配上超短褲,成為了這部劇的名場面之一,這大概就是老生常談的,失誤造就經典吧,由於腿部羅圈了兩個月,從此潘長江走路還落下了病根。

風吹雨打還會有感覺,努力換來了回報。舉起手來成為我國傳看率最高的電影之一,伴隨著網絡的發達,評分也出現了兩分化,許多人認為這部電影把日軍描繪的呆傻愚笨,故事情節誇張失真,更有人表示,醜化敵人的同時就是在貶低自己。

大傢伙是不是忘了這篇就是來搞笑的呀?他是喜劇片導演,想用喜劇表演的手法表達中國勞動網民巧用智慧與侵華日軍鬥智斗勇的故事,所以這樣的喜劇片抗戰神劇的頭銜並不太適合它,而外國網友在看了這部电影後也紛紛表示:笑哭了。

國外網友說:我已經笑到抽筋。

那麼問題來了,你會給這部電影怎樣的評價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7051758b9eec72b7d243c1a0856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