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在東亞的最後一塊屬地,竟保留著最完整的中國青樓建築群

2020-07-31     琰棱

原標題:歐洲國家在東亞的最後一塊屬地,竟保留著最完整的中國青樓建築群

前一段時間賭王何鴻燊去世,四房太太和兒女們爭奪家產鬧得沸沸揚揚。這位傳奇一般的人物,就連告別,都走得轟轟烈烈。

何鴻燊曾出身於香港四大家族之首,卻不幸家道中落,只得靠自己頑強的求生欲打拚出一片天地。在以難民身份逃往澳門之時,他一定想不到,日後的自己,竟一躍成為了「澳門賭王」。

有人說,澳門的現代化正是從何鴻燊拿下賭牌開始的。博彩業,是何鴻燊的歸屬,也是他大展宏圖的王國。

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另一個幫助了何鴻燊的重要因素——澳門這塊地方本身。

在這座開放的城市,東西方文化完美交融,另有一種別致的美。

當你真正踏在澳門的土地上,用心去感受它,你會發現隨處可見的優雅葡式建築、悠久傳統的中國文化,這才是澳門的氣質、澳門的姿態。

而之所以澳門會表現得如此包容、如此特別,是因為它的歷史。若你們對近代史感興趣,便會知道,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

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分陸地與中國大陸連接;而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成為了路氹城。

在澳門的街頭隨意走一走,每一秒,你都會感覺到驚喜。

今天,我就給你們推薦幾處絕不能錯過的好風景。

崗頂劇院

崗頂劇院,又稱伯多祿五世劇院,位於澳門崗頂前地。這座古老劇院被認定為中國第一所西式劇院。

時間到跳到1860年,一群葡萄牙人為了紀念葡萄牙國王伯多祿五世,集資興建了一所劇院。興建之初,建築只有主體部分。1873年,入口正面才被加建了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義的三角楣。

彼時,很多中國人還不知道電影是什麼,而崗頂劇院的興建,令中國的土地上從此有了放映電影的場地。

遠遠看去,綠色的建築充滿了歐式風情。相比周圍的樹木,建築的綠柔軟、淺淡,但你又絕不會輕易忽視它的存在。想像一下,那時的國人,透過劇院內的熒幕,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這是一件多麼讓人心潮澎湃的事情啊。

民政總署大樓

由崗頂前地一側的街道下坡,就能到達民政總署大樓。

在沒有這座大樓之前,原址上是一座中式亭樓建築的議事亭,是明朝政府宣讀政府命令和中葡官員會面的場所。

1784年,葡萄牙人購買了地皮,並興建了具有鮮明葡萄牙風格的議事大樓,作為市政廳大樓,此後這裡一直是澳門的行政中心。

目前的規模是1874年重修時形成的,有著鮮明的南歐建築特色。

再到2002年1月1日,澳門民政總署成立,取代了澳門的市政機構,大樓名稱也改為「民政總署大樓」。

整個建築分為兩層,地下還有展覽廳。

走入樓內,可以看到牆上自牆腳到腰部都貼有藍白色的瓷磚,花紋十分繁複,據說這是典型的葡式裝飾手法。沿著台階走上去,一路都是賞心悅目。

如果是晚間,大樓外立面亮起了燈光。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民政總署大樓靜靜矗立,無聲地見證著澳門的變遷。

議事亭前地

民政總署大樓旁,是議事亭前地,因其地處議事亭(澳門市政廳前身)而命名。

當地人俗稱為「噴水池」,是澳門的一個廣場,位於澳門半島中區,面積3700平方米。同時,這裡也是澳門的四大廣場之一。

因為議事亭前地位於澳門的中心區域,許多節日慶祝活動都在此舉行。歷來上任的澳門總督,也會在此舉行儀式。

2005年,議事亭前地還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可千萬別小看,議事亭前地周圍一帶的建築物極富有歐洲特色,不少都被評為紀念物,或具有建築藝術價值。門面都不許改動,只可以改動室內架構。

當你走在廣場上,真的會有種自己正在歐洲街頭的感覺。

尤其是晚上,燈光亮起,照在黑白相間的地磚上,留下長長的痕跡。廣場中央的水池,伴著不同色彩的燈光,噴著各式花樣的水。

你可以坐在水池邊上,吹吹晚風,靜靜地感受澳門的夜。

看這裡的廊柱,一直延伸下去,好像永遠沒有盡頭似的。

福隆新街

福隆新街是澳門半島中區的一條古老街道,歷史約有幾百年。街上的建築群,是迄今保存得最完整的中國青樓建築群,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對,你沒有看錯,就是青樓。

福隆新街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由當時的澳葡總督規劃,經過辟街、興建,這裡成為了著名的「花街」,也是澳門最高級的「耍樂」之地。最鼎盛時,街上有六十幾家青樓。紙醉金迷、夜夜笙歌。

這裡也曾經是澳門博彩業的發祥地之一。

一直到1940年,澳門才先後禁娼及毒,花街也消散在歷史之中。

而今,澳門政府實行了「改善市容計劃」,「福隆新街」已是澳門最整潔的街道之一。行走其間,兩層高的晚清建築保存良好,只是有些外牆剝落了,露出了最裡層的構造。

木門、花窗被刷上鮮亮的紅色油漆,在白色牆面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跳脫,仿佛一瞬間就把人帶回來那個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

西灣大橋

最後是西灣大橋,這座大橋是澳門境內連接澳門半島與氹仔島的跨海通道,位於前山水道入海口上,也是澳門南部通道的組成部分。

白日裡,或許你只能注意到它串聯交通的作用;到了晚上,璀璨的燈火亮起,你才能將西灣大橋的美麗盡收眼底。

它像一道飛虹,橫跨在水面上。

西灣大橋的主塔採用「M」型造型,既是世界首創,同時也別具匠心。「M」是Macau,即澳門的第一個字母;「M」的造型與地標「大三巴」相像,寓意澳門的三個島緊密相連。

一道道燈火裝飾了大橋,又被平靜的水面倒映出來,整個場景金碧輝煌、如夢似幻。

澳門真的是一座很特別的城市,雖然小,但足夠精彩。賭王之於澳門,澳門之於賭王,都是互相成就。那麼,歡迎你們親自來感受。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百家榜創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知名旅遊博主、優質旅遊領域創作者、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6wro3MBURTf-Dn5-_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