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以「2023全球金融動盪與經濟展望」為主題在京召開。本屆論壇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主辦、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承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以 「2023:全球金融風險在上升」為題作主旨演講。
朱民認為,2023全球金融風險上升,銀行股動盪、瑞士信貸和矽谷銀行的破產需要引起高度關注。矽谷銀行的事件本身不是系統性風險,但是矽谷銀行的性質是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體現在整個銀行業出現了系統性資產負債表錯配,其主要是因為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大擴張。朱民指出,2020年全球央行「大擴張」,從4萬億擴張到了24萬億,增長了六倍。長期的寬鬆加上供給側的波動,總需求在寬鬆政策刺激下產生了通貨膨脹。朱民強調,最近一年,歐美央行不斷進行加息,短時間內金融機構難以及時調整資產負債表。美聯儲持續加息,不僅是銀行業,全球流動性都出現緊張,主權債、公司債和股票市場都出現了流動性緊張問題,2023年需密切關注流動性衝擊下整個金融系統的風險。
圖為朱民
2023:全球金融風險在上升
朱民
大家好,感謝會議的邀請,很高興來參加這個論壇就經濟金融的形勢和大家做溝通和交流。今天,把我對世界經濟金融的觀察給大家做一個簡要的彙報。
2023全球金融風險在上升,這是我們最近看到的,也是很需要關注和重視的現象。我們最近看到英美銀行股都在動盪,紅色的是瑞士信貸的股價,跌了85%。綠的是矽谷銀行,跌了100%。美國銀行指數下降了20%多,相比其他的。歐洲的銀行股也有一個很大的下跌,當然也有一些反彈。
銀行股的動盪和後面矽谷銀行、瑞士信貸,特別是最近第一共和銀行波動是有關的,所以這個還是需要我們大家引起高度的關注。
矽谷銀行的事件本身不是系統性風險,但是矽谷銀行的性質是系統性風險。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因為矽谷銀行的破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管理不善,監管不善,當然和它的資產負債表錯配有關。錯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持有了很多美國的債券,在利率很低的時候,隨著美聯儲迅速上升利率,整個資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把矽谷銀行放在全部來看的話,這是對全美銀行的分析,銀行持有的債券占整個銀行市場20%多,最近有所下降,25%左右。
這裡分為兩部分,大部分利率是帳面不反映,綠色的顏色是可以隨時出售,會隨時根據市場的估值來對資產進行變化。大家知道,矽谷銀行在第一天就面臨8億美元的估值虧損,產生了很大的問題,這個會直接衝擊資本金。大家可以看到AFS這個部分還是很大的,這是延期的損失,另外的是當期的損失,占了25%的銀行資產這個影響還是很大的。與此同時大家知道,現代科技特別是網上銀行提款,Tweet傳播銀行股價很大,這個很有趣。Tweet的傳播對矽谷銀行的負面和正面,提款都是手機電子化了,股價就不斷下跌。
在今天一個銀行問題的發生可以非常快,矽谷銀行三天就使一家銀行破產,表明現在科技和傳媒、傳播的影響下,銀行危機可以怎樣迅速蔓延,這都是需要吸取的教訓。
美聯儲的流動性風險急劇上升,借貸窗口超過了2008年,大批資金,中小銀行、區域銀行的存款,老百姓在這個影響下把錢取出來投入到貨幣基金。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而且銀行開始把貸款收緊,產生了市場的流動性和企業的資金周轉問題。
大家可以看到銀行往下走,這都是流動性收緊,這是在美國,比歐洲還緊得厲害。藍色的是預期,灰色的是資金來源的影響,黃色的是增加比較快的,關於風險預期的,這也一下子就產生了系統性的影響。
在這個情況下,美國的CDS利率一下飆升起來,這是2012年的水平,現在已經達到了這個水平。CDS的飆升表明了整個流動性的緊缺對市場產生了很大的壓力,所以這個是我們需要予以重視的,還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為什麼會產生這個情況?為什麼我在中國發展論壇強調這是系統性的風險呢?這是和今天整個金融業的資產負債結構是有關的,大的背景首先是全球的央行資產負債表大擴張。
2008年、2009年擴張從美聯儲來說是從一萬億美元的規模擴大到兩萬億,翻一番,全球也就是從2008年的四萬億左右漲到了六萬億多一點點。大家可以看到在今天這個情況下,2008年以後長期的寬鬆貨幣政策,2020年這一撥的寬鬆上升的幅度完全不是2008年的時候。這一波在這裡大家可以看到,所以一下子把央行資產負債表,全球十個主要大的央行提到了24萬億美元的規模,這是當時4萬億的6倍,簡直是很難想像的,就是因為財政擴張,財政擴張貨幣化,因為疫情的原因,持續地財政擴張和貨幣化,債券大量發行,所以金融機構持有的債券大幅增加。
大家可以看到這是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綠色的,藍色的是歐央行的資產負債表。這邊是日本的,日本持續的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張,央行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張,低利率。錢去哪裡了?如果說跟2008年比是6萬億,現在24萬億,如果是2020年疫情之前比,可以看到10萬億的資金去了哪裡?去了各種金融機構,特別成了銀行資產負債表。
因為長期的寬鬆加上供給側的波動,總需求在寬鬆政策刺激下產生的通貨膨脹,美聯儲在一年裡加息500基點,這是2016年的加息,1994年也就加了20多一點,最近加到了5到5.25。所以這個加息猛烈程度大家可以看到,在這個期間你要讓金融機構把它在過去那麼多年裡買進的,以零利率買進的國債資產結構調好,這是很難的事情。
歐央行也是這樣,加息非常迅猛,2011年負利率,2005年也就2左右,現在繼續加息。如此短的時間內金融機構要調整資產負債表,措手不及。你想保留比較多的靈活性,你就會面臨當期損失,這是對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來說一個特別大的挑戰和壓力。
如果把現有的中小銀行、區域銀行,整個資產大於5千億和1千億到5千億之間的來看,居民存款沒有保險的比例,矽谷銀行的破產不是沒有原因的,比例最高的是沒有保險的。與此同時,一破產,資本金11%的核心資本就一下損失,沒有了,當然就破產了。大家可以看到這是第一共和銀行,這些都是高風險的銀行,而且存款沒有得到保險,因為它要付這個費用,這是市場行為,這就迫使美國財政部和美國監管機構不得不對居民的存款進行擔保,居民存款保險制度給破了,這又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在存款保險不到50%這根線來看,這一塊機構如果發生問題的話,都會引起整個財政和系統流動性緊張和財政緊張,因為最終要政府買單,從現在來看。這不是一個小的數字,這又是一個系統風險,你要救助的話都要看你救助的成本,成本非常大,這是對銀行和對監管,對財政部壓力非常大的一個現有銀行的特徵。
與此同時哪怕是HTM沒有實現,對一級資本的衝擊也是很大的,統計對美國所有銀行的分析,美國最差的末位20%的銀行,會影響700個基點的資本損失。通常11個百分比,一半左右的資本就去掉了,這個影響還是很大的。歐洲一定要有個百分點,黃色的,藍色的是日本,新經濟也受到影響,因為大量美元寬鬆的時候,美元走向新型經濟國家,新型經濟國家持有大量美元債券。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錯配是系統性的普遍的問題,好一點的中間銀行在美國也會影響3個百分點的變化,在歐洲和新型經濟國家會好一點,系統性錯配影響是很大的。
像美聯儲的借貸在上升,全球流動性都在出現緊張的狀態,這個缺口是巨大的,因為是銀行性的資產負債表錯配。美國已經是第四個銀行了,逐漸延伸的話,政府救助的敞口是很大的,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在做的一個研究,這是傳統的做的金融風險流動性的圖。
主權債的流動性開始緊張,利差在上升,回報在急劇下跌,因為估值的變化。公司債的市場因為股權債的持有,產生公司經營情況的變化,使得公司債的市場也在變化,紅色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又引起了股票市場的變化,股票市場也開始出現紅顏色。最近紅顏色的現象,是2010年以來沒有這麼嚴重的流動性緊張的,我們觀察到第四家銀行(西太平洋銀行)的危機正在發生,根本上這是銀行市場資產負債表的錯配,所以很難在短期內迅速的得到修復,這個危機還會持續,對市場流動性的壓力會繼續加大,在多大程度上會形成一個金融危機?變成中小型銀行結構系統危機的蔓延,或者衝擊整個金融系統,這是2023年我們需要密切關注的。
我就這一點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彙報,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來源:清華五道口
編輯:丹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