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同事說她最近劇荒,想讓我給她推薦一部電視劇,我就把自己最喜歡的《父母愛情》推薦給了她,趁著中秋小長假她追完了這部已經是四五年前的電視劇,之後一直大呼過癮,說裡面的的故事太真實,感覺好像就是在演生活,因為這部劇她愛上了郭濤、梅婷,愛上了劉琳、任帥,還說原來劉奕君還可以演歐陽懿這樣的角色。
我們在一起討論了很長時間,其中同事說了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她說這部劇中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就是,演員根本不像演員,尤其是劉琳飾演的江德華,簡直就是角色本人。
是的!我們以前看武俠小說,經常能看到這樣的話,說一個劍客最高境界就是人劍合一,無劍勝於有劍,而且影視劇的時候,也經常聽到什麼「人車合一」之類的話,也就是說,如果在本行業,業務精通到一定境界,那麼一定是人跟業務的完美結合。
這樣的定律同樣適用於演藝界,作為一個演員最高的演繹境界恐怕就是角色和演員本身的完美契合,而劉琳給我們呈現的江德華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
劇中的江德華是男主江德福的妹妹,一直生活在農村老家,沒有什麼文化,說話直來直去不經過大腦,她本名叫做江德花,安傑因為嫌棄她名字太土,才給她慢慢改成了江德華,直到安傑和江德福生了孩子以後,江德華才算脫離農村生活環境,來到了城裡生活。
從一開始跟嫂子胡攪蠻纏到後來兩人建立起相愛相殺的深厚姑嫂情,每個階段的江德華的內心情感變化,劉琳都準確的詮釋了出來。
從一開始安傑說她「少教!」她霸氣回懟「你叫的少嗎?你也沒少叫」,弄得安傑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後來特殊時期,安傑被自己的自己孩子在飯桌上口頭圍攻,因為安傑的資本家出身,江德華出面維護了嫂子安傑,孩子們說她也是窮苦出身,怎麼能跟資本家出身的安傑穿一條褲子呢,江德華有些忐忑,但還是回了一句「我哪裡跟你媽穿一條褲子了,你媽的褲子我能穿的下去啊?」很樸實搞笑的一句話,但顯示出江德華對嫂子的維護。
儘管江德華這個角色直來直去,但是她善良樸實,勤勞,她對哥嫂一家的付出,還有對老丁一家的付出,感動了很多觀眾,大家都親切的叫她「中國好姑姑」「中國好後媽」。
劉琳在這部劇中給我們貢獻了沒有一絲表演痕跡的表演,所以說同事說她是一個最不象演員的演員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劉琳其實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畢業於北影的表演系,1993年出道,至今為止已經拍過很多影視劇,是觀眾都非常喜愛的一個老戲骨,類似《父母愛情》這類生活劇,才是最難演的,因為不僅牽扯到專業知識,還有自己對生活對角色的理解,還有語言生活習慣的模仿,稍微把握不准,就可能用力過猛或者深度不夠。
但劉琳詮釋的江德華做到了,我覺得她就是角色本人,雖然她是女二號,但這個角色的魅力一點不輸女主不是嗎?看過這部劇的朋友們,你們喜歡劉琳飾演的江德華姑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