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前一定要知道的事:妊娠期糖尿病

2023-05-15   丁香媽媽

原標題:懷孕前一定要知道的事:妊娠期糖尿病

在那些「懷孕前沒人告訴我的事」中,

妊娠期糖尿病

絕對算一個,且是相當重要的一個。

多數孕媽媽是直到懷孕六個月糖耐篩查沒過,才第一次聽說這個詞。當被醫生告知得了糖尿病時,很多人心裡是震驚的,沒想到自己能跟這三個字掛上鉤。

圖片來源:小紅書分享

自己原來好好的,生活也沒有很不健康,怎麼懷個孕就患上糖尿病了???

其實,這已經是個相當嚴峻的問題了。

我國 2014 年的數據顯示,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已經高達18.9%[1] 。

近十年過去了,這個數字仍不斷攀升。據部分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反饋,將近 30% 的孕媽媽都卡在了這一關。

一旦被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不僅意味著折返醫院的頻率和治療費用大大增加,未來也有很高的幾率發展為真正 2 型糖尿病,同時胎兒更容易出現發育異常、早產等各種不良情況。

當然,如果能控制得好,很多風險是可以避免的,只不過控制血糖也不是一件易事。

總之,妊娠期糖尿病會給孕媽媽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生活負擔、心理負擔。

如果早點知道、早點應對,大多數妊糖都是可以避免的。可惜,我們對懷孕後身體代謝的變化,普遍知道的太少,也太遲。

懷孕後,血糖代謝

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懷孕後血糖升高,其實不是孕媽媽做錯了什麼,這是懷孕本身就會帶來的。

更準確地說,是肚子裡的小傢伙乾的。

圖片來源:giphy

正常情況下,食物中的糖分吸收進入血液,運送到全身。接著,胰島素會把糖分從血液「搬運」到各器官、組織,為它們提供能量,血糖也隨之降下來。

懷孕後情況就不同了,胎兒發育需要糖分,而母親血糖變高,才能把更多養分通過臍帶運送給自己。

所以,胎盤會分泌一系列如胎盤生乳素、胎盤胰島素酶等釋放進入母體,製造出「胰島素抵抗」的狀態。 [2]

進入母體器官組織的糖變少了,血糖就會一直保持高高,通過臍帶輸送給胎兒。

尤其到了孕中晚期,有些孕媽媽的胰島素還會分泌不足,血糖更是無法無天。

在人類進化時,大多數時間都營養不足,所以, 能操縱母親血糖並輸送給自己的胎兒基因,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勝出,世代相傳。

可是到了物質極大豐富的現代,情況就不一樣了。母親懷孕後不僅不會缺營養,還會「大進補」。

這讓原本就升高的血糖雪上加霜。

現代生活方式

讓血糖更不穩定

由於激素影響,很多孕媽媽會胃口大開,之前不敢吃的高熱量食物統統都招呼上。

更別提還有來自長輩的關愛,紅燒豬蹄,冰糖燕窩、紅糖蓮子八寶粥、富含濃濃脂肪的白湯……都是無法拒絕的好意。

再加上孕期活動量大大減少,別說缺營養了,連胎兒都嫌能量過剩。

大量糖分湧入血液卻出不來、消耗不掉,最終超出身體血糖調節能力的限度,糖尿病就發生了。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懷孕前血糖功能就不太好了,自己卻不知道。

現代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使得「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前期」非常普遍。調查顯示 [3] ,中國「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已經到了 35%,而 18~29 歲的年輕人有約 20% 的人處於這個階段。

這意味著,五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血糖調節功能已經受損了。

即使考慮到性別,落到孕媽媽頭上的機率也真的不小。這種情況下懷孕,血糖更是容易「破防」。

為了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和後續生活質量,一定要早早開始做好充足的準備。

打贏妊糖這場仗

需要孕婦和家人共同努力

1. 平時體檢和首次孕檢,都要查血糖

新版的《妊娠期高血糖診治指南(2022)》中,推薦 「對所有首次產前檢查的孕婦進行空腹血糖篩查」。 [4]

注意,是首次。

這樣主要是為了發現在懷孕前血糖已經異常的情況,及時進行干預。

另外在懷孕前,也要重視每年的體檢,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更需要注意體檢項目中的空腹血糖,如果數值異常就要警惕,建議到內分泌科進一步排查,早發現、早控制。

2. 別怕運動,規律健身好處多多

《指南》中明確提到,運動可以顯著降低妊娠糖尿病發生率!

妊娠前和妊娠早期規律運動,可分別使妊娠糖尿病的風險下降 51% 和 48%。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4]

很多孕媽媽和家人擔心有風險,不僅不敢運動,連日常活動都小心翼翼的,其實並不利於孕婦和孩子的健康。

只要沒有運動禁忌證,孕媽媽可以每周選擇 5 天,進行 30 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

《指南》中推薦的運動形式包括步行、快走、游泳、固定式自行車運動、瑜伽、慢跑和力量訓練。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仰臥等引起低血壓體位的運動、易摔倒、受傷或碰撞類等高風險運動、高溫瑜伽等引起體溫過高的運動,則需要避免。

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在專業孕期運動教練的指導下進行。

3. 堅持健康飲食,別鬆懈

儘量避免高油、高糖、高能量的飲食,適當增加水果、蔬菜這些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保證穀物、奶製品、蛋豆的攝入。

尤其是別在懷孕後突然放鬆,對高糖高 GI 的食物「大開殺戒」,打血糖一個措手不及。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孕媽媽不僅自己要管住嘴,家人也要少投喂一些高熱量食物哦~

4. 孕前孕後,控制體重

孕期體重長太快可不是好事,孕期較健康的總體重增加和各階段體重增長目標,可以參考下圖: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4]

點擊看大圖

5. 已經妊糖了,要積極控制

如果孕期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就要對自己再「狠」一點:管得住嘴、邁得開腿、下得了手(認真測血糖)。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當有必要需要增加胰島素等藥物治療時,也應該配合治療。

同時,也要按照醫生要求的頻率做好產檢,隨訪孕媽媽的健康狀況和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有異常情況可以及時干預。

6. 產後也不能鬆懈,血糖控制掛心頭

產後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婦女會出現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受損,在遠期更有 15%~50% 的幾率會發展為 2 型糖尿病 [5] 。

因此,更應該把好產後大關,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大補特補。保持健康飲食,適當運動,母乳喂養也有利於血糖恢復,產後 6 周至半年複查糖耐。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說實話,想做到這些事並不容易,需要孕婦和家人乃至社會,一起努力。

生育會給身體、家庭帶來很多變化。我們只有了解更多,才能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2] 沈鏗,馬丁. 婦產科學(八年制)第三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3]Li Yongze, Teng Di, Shi Xiaoguang, Qin Guijun, Qin Yingfen, Quan Huibiao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recorded in China using 2018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tudy BMJ 2020; 369 :m997

[4]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 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妊娠合併糖尿病專業委員會. 妊娠期高血糖診治指南(2022)[第一部分] [J] . 中華婦產科雜誌, 2022, 57(1) : 3-12.

[5] Berger H.Guideline No.393-Diabetes in pregnancy[J].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Canada,2019,41( 12) : 1817-1823

本文專家

朱好

審核專家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產科 副主任醫師

策劃製作

策劃:Deanna

監製:大力

排版:阿童木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